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有钿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红茶
  • 2篇绿茶
  • 2篇名优茶
  • 2篇保鲜
  • 1篇多酚
  • 1篇日用化工
  • 1篇碎茶
  • 1篇农村
  • 1篇品质劣变
  • 1篇祁门红茶
  • 1篇清凉
  • 1篇主因
  • 1篇贮藏
  • 1篇贮藏过程
  • 1篇鲜叶
  • 1篇香气
  • 1篇香气成分
  • 1篇良种
  • 1篇劣变
  • 1篇绿茶品质

机构

  • 12篇安徽省农业科...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汪有钿
  • 4篇高成
  • 4篇陈长庚
  • 4篇赵和涛
  • 4篇周坚
  • 3篇童宗寿
  • 2篇舒庆龄
  • 1篇张必桦
  • 1篇王烨军
  • 1篇袁自春
  • 1篇王泽农
  • 1篇程兆慈
  • 1篇丁勇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茶叶加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蚕桑茶叶通讯
  • 1篇茶叶科学技术
  • 1篇广西热作科技
  • 1篇氨基酸杂志

年份

  • 2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的主因及其防范措施被引量:5
1991年
红茶是主销茶美,产销量约占80%以上,关于红茶贮藏保鲜问题一直是各国研究重点,本文依据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就红茶贮藏品质中劣变机理及防范措施进行了综论。
汪有钿
关键词:红茶贮藏品质劣变
四种包装保鲜法对红、绿茶中氨基酸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1991年
茶叶中的氨基酸(Netnyi-Y-L-glu-tamine)不仅是茶树体内合成与代谢产物的先质,同时也被视为茶叶色、香、味的重要生化成份。据研究,高档绿茶中氨基酸含量较高,它与绿茶滋味的相关系数达0.787~0.876;在红茶中它能与茶红素或茶黄素复合,是红茶汤色的重要呈色成份,并证实它有抑制茶咖啡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作用。关于栽培及加工中氨基酸的变化及作用报导颇多。本文主要就茶叶贮藏中的变化作一简述。
汪有钿
关键词:红茶绿茶氨基酸保鲜
茶叶在日用化工上应用研究
王泽农舒庆龄叶运青黄建琴汪有钿
利用茶多酚有吸收紫外线及杀菌消炎消臭防止皮肤衰老等功能特点,研制防晒、护肤等霜制品,取得较佳效果,为茶多酚开发利用开辟了新路。研制成的茶多酚添加的TP防晒霜、TP护肤霜、TP清凉浴露三个产品,配方合理,经检测,符合化妆品...
关键词:
关键词:茶多酚防晒霜护肤霜
“红香螺”等名优茶的研制被引量:6
1999年
采用以优良茶树品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相结合和精细采摘与严格加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用“安徽1号”或“祁门种”研制出“红香螺”,“安徽3号”或“祁门种”研制出“绿香兰”,无锡“大毫”研制出“黄山白雪”3个全国名优茶。其加工工艺流程分别为:复式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初烘→足烘;杀青→理条→初烘→足烘;杀青→做形→初烘→足烘。
高成周坚童宗寿黄建琴汪有钿陈长庚
充氮包装在红茶保鲜中优势的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本试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红茶保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抽氧充氮法保鲜红茶效果最好.家庭常用的铁听包装茶叶,短期内也有一定效果.
汪有钿赵和涛
关键词:红茶保鲜技术
祁门红茶初制加工过程香气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1
1989年
祁门红茶是我国著名的工夫红茶。它以优异而独特的浓郁玫瑰香型的高香特色闻名于国内外市场。关于红茶的香气成分,国外学者分析,初步已知有300多种。竹尾博士分析包括祁门红茶在内的我国几种红茶的20多种香气成分组成,证实了祁门红茶的香叶醇(牻牛儿醇)含量最高,因而祁红具有浓郁的“玫瑰花香”。国内对祁门红茶香气分析,以往未能开展。近年来,我所与有关单位合作,初步揭示了祁门红茶不同产地香气成分的异同,同时对初制加工过程香气成分变化也初步进行了研究。本文就此作一报道。
舒庆龄赵和涛汪有钿
关键词:红茶香气成分祁门红茶
不同保鲜方式对绿茶品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绿茶的特点是“三绿”,即外形翠绿,汤色绿亮,叶底绿匀,否则就失去了其品质价值。
汪有钿赵和涛
关键词:绿茶
“绿香兰”茶的研制报告
1998年
我国的名优茶研究与开发大都始于70年代中期。目前,全国省级以上名优茶约有600多种。名优茶因其色香味形独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本研究于1996、1997年春,以采用本所的优良茶树品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的具有天然兰花香气和鲜爽滋味的“绿香兰”茶。现将研制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供试茶树品种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安徽3号”、“安徽7号”和“祁门种”。“安徽3号”长椭圆形,水平着生,芽叶淡黄绿色,适制红、绿茶。“安徽7号”半椭圆形,半直立状着生,芽叶深绿色,适制绿茶。“祁门种”适制红、绿茶。 二、采摘标准:清明至谷雨前,晴天上午露水干后,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不带鱼叶。
高成周坚童宗寿黄建琴汪有钿陈长庚
关键词:名优茶
关于农村茶叶初制厂生产经营的几个问题
1989年
茶叶初制厂的宗旨是,提高制茶品质,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与其相适应的是良好的初制技术,合理的厂房布局,机械安装配套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水平。兹就农村茶叶初制厂的生产经营问题谈点体会。
汪有钿
祁红香螺等名优茶创制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高成周坚黄建琴丁勇张必桦陈长庚汪有钿王烨军袁自春
该项目采用茶树良种与独特加工工艺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创制出祁红香螺、黄山白雪、绿香兰三个名优茶。此外,在祁红传统加工工艺基础上,采用复式萎凋、供氧发酵、控温做形等技术,研制出祁红香螺茶;采用高温杀青、理条做形加工出的黄山白...
关键词:
关键词:茶树良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