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伟 作品数:45 被引量:100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文化科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1-(2-苯并噻唑基)-5-(2-苯基-1,2,3-三唑基)-3-芳基-2-吡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2019年 以2-苯基-1,2,3-三唑基-4-甲醛为原料,与苯乙酮或取代苯乙酮发生羟醛缩合生成相应的查尔酮;再与2-肼基苯并噻唑反应,合成了5个含1,2,3-三唑基、苯并噻唑基的新型吡唑啉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其最大发射波长在427~444nm,荧光强度大小与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有关。 冯书晓 汪小伟 王俊岭 谷广娜 马军营关键词:吡唑啉 苯并噻唑 1,2,3-三唑 荧光性能 大学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2年 当今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的意义重大,而大学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学科,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在大学化学和学科之间起到枢纽传送的作用。就大学化学课程的特点而言,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丰富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知识、培养能力和价值导向的统一融合。 谷广娜 罗洁 郑英丽 汪小伟 李平SiO_(2)-ESB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改进环氧树脂(EP)由于自身固化后形成交联网状结构而呈脆性断裂的特性,对其进行填充改性,使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与纳米二氧化硅(SiO_(2))复合填充,以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相转移催化法对SBS进行环氧化处理,得到环氧化程度为29.8%的环氧化SBS(ESBS),然后复合纳米SiO_(2)对EP进行协同填充。通过核磁氢谱仪、红外光谱仪确定SBS的环氧化程度,然后使用热重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主要研究了不同填料添加量及不同填充方式对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ESBS环氧化程度高低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一定影响,环氧化程度过低时,增韧效果不明显;过高时,会导致分散不均匀材料韧性反而降低。单一填充纳米SiO_(2)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当ESBS添加量为0.5%、SiO_(2)添加量为0.4%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19.52%,断裂伸长率提高19.73%,复合材料由脆性断裂转为韧性断裂,增韧效果明显。 袁智慧 牛永平 汪小伟 杜三明 杨璐璐 张永振关键词: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增韧 改性 新型含1,2,3-三唑基的α-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2019年 在微波无溶剂无催化条件下,以2-苯基-1,2,3-三唑-4-甲醛、芳胺和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了4个新型含1,2,3-三唑基的α-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O,O′-二乙基-α-(4-硝基苯基)氨基-α-(2-苯基-1,2,3-三唑)-4-基甲基膦酸酯(化合物2b)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02 85(7)nm,b=1.305 03(8)nm,c=1.535 45(9)nm,α=76.575(5)°,β=65.737(5)°,γ=68.206(5)°,V=2.200 1(3)nm3,Dc=1.302g/cm3,μ=0.164mm-1,F(000)=904,Z=4,R1=0.061 6,wR2=0.135 5. 王俊岭 冯书晓 汪小伟 谷广娜 马军营关键词:三唑 氨基膦酸酯 晶体结构 一种分离小麦秸秆生物质原料的绿色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小麦秸秆生物质原料的绿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小麦秸秆粉碎后加入水中,搅拌得到混合浆料;2)将混合浆料高压水解;3)水解后高温静置分离;3-a)上层清液结晶分离后得到半纤维素;3-b)下层固料加入到... 许爱荣 王键吉 徐航 汪小伟 张益波文献传递 环氧树脂增韧机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19年 介绍了几类常见的环氧树脂增韧方法与增韧机理,综述了采用无机纳米粒子、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热致晶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柔性链段固化剂、互穿网络聚合物等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并对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袁智慧 牛永平 汪小伟 杜三明关键词:环氧树脂 增韧 复合材料 一种柳木生物质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柳木生物质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柳木干燥后粉碎,得到柳木粉末;(2)、取柳木粉末溶于胆碱丙酸盐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柳木溶液;(3)、将柳木溶液转移至模具中,置于-20℃到-100... 许爱荣 徐航 汪小伟 时清亮文献传递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和6K碳纤维混合填充对聚酰胺66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以6K碳纤维作为主要增强材料,加入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制备聚酰胺66增强增韧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对比相容剂加入前后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体积以及摩擦界面温度来研究POE-g-MAH的加入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POE-g-MAH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对比15%碳纤维情况下):未添加时材料的拉伸强度为47.88MPa,缺口冲击强度为7.47kJ/m2。添加后材料拉伸强度为94.80MPa,其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9.56kJ/m2。其拉伸强度提高了98%,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28%。 牛永平 刘任晖 杜三明 汪小伟关键词:碳纤维 自润滑自修复双功能微胶囊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2024年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聚脲甲醛(PUF)为壁材,亚麻油(LO)和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为芯材的双芯微胶囊,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形成过程,研究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含量、搅拌速度、芯壁比对微胶囊形貌和包覆率的影响,并确定了合成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聚乙烯醇为乳化剂,其用量为芯材含量的5%(质量分数),搅拌速度为600r/min,芯壁比为1∶1时制备的微胶囊外貌呈球型,表面无缺陷和孔洞,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0.29μm,壁厚为950nm且包覆率达到75.61%。 杨康 牛永平 栗洋 汪小伟 杜三明 张永振关键词:微胶囊 聚脲甲醛 原位聚合 硼砂作稳定剂时胶体Sb_2O_5制备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2003年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preparation of colloid Sb 2O 5 by oxidation of Sb 2O 3 with hydrogen peroxide using borax as a stabiliz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selected by orthogonal factorization method as follows m (H 2 O)∶ m (Sb 2 O 3 )=7 5∶1, n (H 2 O 2 )∶ n (Sb 2 O 3 )=3∶1, m (Na 2 B 4 O 7 ·10H 2 O)∶ m (Sb 2 O 3 )=1∶10, 95 ℃, 1 5 h. The conversion of Sb 2 O 3 >95%, light transmittance of colloid >85% and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Sb 2 O 5 particles was 50 nm. The colloid Sb 2 O 5 prepared was storage stable without coagulation for more than one year. 王海棠 时清亮 汪小伟 张新义 张渭渊关键词:硼砂 稳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