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学庆
- 作品数:62 被引量:3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术后一期背阔肌皮瓣移植乳房重建被引量:5
- 2014年
- 本研究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行背阔肌皮瓣移植乳房重建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13例进行经验总结.
- 钟源江学庆吴志勇张家铭杨浚沨
- 关键词:乳腺肿瘤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
- 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解剖显露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RLN)的解剖特点及探查方法,以减少神经损伤。
方法:回顾性分析327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常规显露RLN242例(293条),不显露RLN 85例,并对RLN解剖特点、损伤情况...
- 李海江学庆江明钟源杨永刚吴志勇胡波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损伤显微解剖
- 文献传递
- 32例腔镜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腔镜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46例同期临床分期类似而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传统组)资料比较。结果两组均为Ⅰ~Ⅱ期乳腺癌。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大出血、皮下气肿、脂肪栓塞等并发症。腔镜组淋巴结数目(15.5枚)、平均手术时间(80min)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缩短了引流时间(3~5d)、减少了出血量(380ml)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1例)。结论在选择性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能够达到传统腋窝淋巴清扫治疗效果,可在保证腋窝淋巴结清扫质量的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生理、心理的微创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可行的。
- 江明江学庆尹美容钟源杨永刚吴志勇
-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乳腔镜
- 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解剖显露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RLN)的解剖特点及探查方法,以减少神经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327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常规显露RLN242例(293条),不显露RLN85例,并对RLN解剖特点、损伤情况和预防进行分析。结果显露RLN者暂时性损伤率为1.65%(4/242),无永久性损伤;未显露者暂时性损伤率为8.23%(7/85),永久性损损伤率为2.35%(2/85),两组暂时性损伤率之间和永久性损伤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7.23%(197/293)的RLN在入喉前分为前后两支,61.09%(179/293)的RLN位于甲状腺下动脉的深面,31.39%(92/293)位于动脉的浅面,4.09%(12/293)穿行于动脉的分叉处,4.13%(10/293)与动脉无关,“非返性喉下神经”的发生率为0.68%(2/293)。结论RLN的行程过程中解剖关系较为复杂,甲状腺手术中有计划地显露RLN可以预防其损伤。
- 李海江学庆江明钟源杨永刚吴志勇胡波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甲状腺肿瘤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术前诊断价值被引量:30
- 2014年
-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G FNA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2012年在我院完成的甲状腺结节US-G FNAC 360个。使用Bethesda系统标准对结节穿刺结果进行分类判读。手术结节197个,对照US-G FNAC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结果,ROC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价US-G FNAC诊断准确性,并对照各类结节的预测恶性风险(引述Bethesda报告系统)与实际统计恶性风险(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结果:①360个甲状腺结节中197个手术,术前US-G FNAC结果:72个良性(BEN)(36.55%),7个意义不明的细胞非典型病变(AUS)(3.55%),65个可疑滤泡性肿瘤(SFN)(32.99%),7个可疑恶性肿瘤(SFM)(3.55%),33个乳头状癌(16.75%),2个髓样癌(1.02%),2个其他未分化(1.02%),9个标本无法诊断或不满意(INS)(4.57%)。术后组织病理结果:124个BEN(62.94%),21个腺瘤(10.65%),2个滤泡癌(1.02%),46个乳头癌(23.35%),2个髓样癌(1.02%),2个其他(1.02%)。US-G FNAC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对照显示US-G FNAC的诊断效能AUC=0.903,诊断准确性高,有统计学意义。②各类结节的恶性预测风险(引述Bethesda报告系统)与实际恶性风险(术后组织病理)基本一致。结论:术前US-G FNAC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按照TBS报告系统判读US-G FNAC结果能对结节恶性风险适当分层。
- 吴亮杨顺实江学庆袁静萍李海吴志勇田青青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 浅述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分期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临床诊疗实践中,绝大多数乳腺癌病例由外科切除肿块后,经病理诊断作出,并即时予以相应手术。由于乳腺癌具有好发血行转移的生物特性,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手术切除虽能减轻肿瘤负荷,但对全身状况的干预效果有限。将外科学早期诊断、手术切除的诊疗手段和中医学重视全身诊治的优势特点相结合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其中,对乳腺癌证型划分与临床分期研究是提高诊治效果的重要内容。
- 江明江学庆钟源杨桦吴志勇
- 关键词:乳腺肿瘤辨证分型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应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神经监测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RLN)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武汉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手术1087例,其中277例(研究组)行术中RLN肉眼识别+神经监测,810例(对照组)行术中单纯RLN肉眼识别。结果对照组90.49%(733/810)顺利识别RLN,另77例寻找困难,未识别RLN;研究组100%(277/277)顺利识别RLN。术后暂时性RLN损伤28例,其中对照组26例,研究组2例。术后2周内分别恢复18例和2例,其余均在术后2个月内全部恢复。研究组RLN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风险手术患者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患者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神经监测能提高术中RLN的识别率,显著降低其损伤的发生率,在高风险手术中,术中神经监测能明显降低RLN损伤的发生。
- 胡波杨桦扬帆江学庆
- 关键词: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
- 甲状腺再手术并发症的预防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手术的技术要点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重点讨论再手术入路,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甲状腺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肿瘤再手术68例,良性疾病再手术115例,探讨各种手术入路,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4.37%(8/183),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为0.55%(1/183),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92%(9/183),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64%(3/183),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0.55%(1/183)。结论甲状腺再手术难度大,其成功的关键在熟悉解剖、掌握术中操作技巧、小心谨慎及灵活机动。
- 江学庆江明钟源吴志勇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再次手术
- 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对照研究2013-01-2013-12期间我院178例术中应用纳米碳和201例未应用纳米碳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比较二者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0d、甲状旁腺自体移植上的差别。结果:纳米碳组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比例(10.10%)、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0d比例(1.69%)、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比例(0.56%)上均低于对照组(23.40%、6.47%、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对照组有1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结论:纳米碳使"甲状腺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甲状旁腺的损伤概率明显下降,更重要的是使严重甲状旁腺的损伤显著减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杨浚沨李海胡波吴志勇杨永刚钟源江明江学庆
- 关键词:纳米碳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
- 上皮型钙依赖性黏附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观察上皮型钙依赖性黏附蛋白(E-Cadherin)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方法研究11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E-Cadherin表达,同时回顾性分析E-Cadherin的表达特点与原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 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相关,E-Cadherin在<35岁的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35岁乳腺癌患者(42.9%比64.6%,χ2=4.736,P<0.05).E-Cadherin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的组织学分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呈负相关(rs=-0.279,P< 0.05;(rs=-0.311,P<0.05),同时E-Cadherin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显著低于E-Cadherin阴性者(75.6%比35.4%,χ2=17.187,P<0.05),E-Cadherin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E-Cadherin阴性患者(76.9%比40.0%,P<0.05).结论 检测E-Cadherin表达有助于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预后.
- 杨永刚江学庆袁静萍江明王瑞
- 关键词: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