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磊
-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醇改性负载钛催化剂机理的光谱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用紫外光谱表征了醇改性负载钛催化剂,分析了改性机理,并用改性催化剂合成聚丁二烯(PB)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加以证实。结果表明:醇改性催化剂的过程中生成了钛酸酯,且钛酸酯含量不随醇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种类的醇改性负载钛催化剂的机理基本相同,其对聚合物的结构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用醇改性负载钛催化剂合成的PBD为混合物,其甲苯可溶物以1,2-结构及顺式-1,4-结构为主,反式-1,4-结构含量低于甲苯不溶物中的该结构。
- 张合霞毕磊毕福勇王涛姚薇黄宝琛
- 关键词:负载钛催化剂聚丁二烯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钛酸酯
- 反式聚异戊二烯聚合催化剂及合成胶的考评
- 2007年
- 介绍了反式聚异戊二烯(TPI)聚合催化剂及合成TPI产品的考评方法。对载体水含量、催化剂载钛量、催化效率、催化剂表观密度以及合成TPI产品的反式含量、结晶度、分子量及分布、物理力学性能、灰分等参数的测定做了详细研究。通过提出的考评方法对催化剂及合成胶产品进行质量控制,为优化生产工艺打下基础。
- 毕磊张合霞刘付永王涛姚薇黄宝琛
- 关键词:负载钛催化剂反式聚异戊二烯考评方法
- 杯芳烃超分子体系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简述杯芳烃超分子体系的结构特点,并对其在功能高分子材料、催化烯烃聚合、高分子改性及分子序列结构选择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 毕磊
- 关键词:杯芳烃高分子超分子
- 自制反式-1,4-聚异戊二烯与国外同类产品结构和性能的比较被引量:1
- 2009年
- 对自制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的反式结构含量、结晶度、相对分子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比较,并对国外TPI生胶的灰分进行了元素分析,推测并计算了国外产品的催化体系。结果表明,与国外TPI相比,自制产品的反式结构含量较高,结晶度略高,门尼黏度较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略窄,力学性能更好;二者使用的催化体系相似。
- 张合霞毕磊邵华锋黄宝琛赵志超
- 关键词:反式-1,4-聚异戊二烯微观结构结晶度相对分子质量力学性能灰分
- 改性负载钛催化剂合成丁二烯的聚合动力学被引量:1
- 2006年
- 研究了以n(C8H17OH)/n(Ti)=35的醇改性负载钛催化剂聚合丁二烯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转化率低于40%时聚合反应呈稳态特征;n(Al)/n(Ti)为40~80范围内,体系的稳态聚合反应速率方程式为Rp=kp[Ti]0[Bd]。改性的负载钛催化剂合成丁二烯,反应体系表观活化能为30.28kJ·mol^-1,指前因子A=4.3×10^3h^-1。
- 毕磊高榕姚薇黄宝琛李国栋冷林松
- 关键词:负载钛催化剂聚丁二烯动力学
- 掺镧钛酸铋薄膜制备过程的光谱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采用金属有机物分解法(MOD)制备了掺La钛酸铋铁电薄膜并对其膜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红外、拉曼光谱研究,为高性能铁电薄膜的制备做出前期准备。研究表明,膜的形成经历了有机物分解和晶相转变过程,相变从600℃开始至700℃基本结束。结晶过程中掺入的La3+取代了晶格中Bi3+的位置,降低了钛酸铋的晶相转变温度,导致了晶格中TiO6构成的正八面体畸变,从而影响了晶体的结构及性能。
- 毕磊刘伟良王秀峰许静魏玉玲
- 关键词:铁电IRRAMAN钛酸铋掺杂
- Ti(OC_4H_9)_xCl_(4-x)/MgCl_2催化体系引发异戊二烯聚合被引量:1
- 2006年
- 以Ti(OC4H9)xCl4-x/MgCl2催化体系对异戊二烯进行聚合,研究了含丁氧基值不同的催化剂以及n(Ti)/n(IP)、n(Al)/n(Ti)及不同温度对异戊二烯聚合转化率的影响。通过红外谱图、核磁共振谱图表征了聚合产物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聚合体系的催化效率随催化剂含丁氧基量的增大而降低,最佳聚合条件随催化剂含丁氧基值的不同而不同,转化率随n(Ti)/n(IP)的增加而增加,最佳聚合转化率的n(Al)/n(Ti)随丁氧基值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最佳聚合温度范围为30~40℃;在负载Ti(OC4H9)3Cl催化剂得到的聚合物样品中,1,4-结构、3,4-结构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7%、4.3%。
- 毕磊姚薇黄宝琛赵永仙邵华锋
- 关键词:负载钛催化剂聚异戊二烯
- 负载钛催化剂的制备改性及对二烯烃聚合的研究
- 本文首先研究了负载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载体水含量、载钛量、催化效率、表观密度的检测提出了测定方法。对合成TP1产品的反式含量、结晶度、分子量及分布、物理力学性能、灰分等参数的测定进行了研究,提出相应的考评力法以便...
- 毕磊
- 关键词:负载钛催化剂聚异戊二烯改性处理聚合活性
- 文献传递
- 辛醇改性负载钛催化体系合成高乙烯基聚丁二烯被引量:1
- 2006年
- 采用C8H17OH改性负载钛催化体系合成了聚丁二烯,考察了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加入辛醇比例对催化剂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改性时间为2h、温度为80℃时具有最佳催化效率。所得聚合产物以反式聚丁二烯及无规1,2-聚丁二烯为主,其结晶度较纯反式聚丁二烯相比下降较大。增高C8H17OH比例,聚合产物中乙烯基含量增大,C8H17OH/Ti(摩尔比)高于25时,改性催化剂可制得高乙烯基聚丁二烯。
- 毕磊高榕姚薇黄宝琛
- 关键词:负载钛催化剂聚丁二烯辛醇
- 氯化镁处理方式对负载钛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研磨方式制备了氯化镁负载钛催化剂,比较了氯化镁处理方式及球磨方式和球磨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镁结晶水的存在降低了催化剂活性,在制备过程中应避免氯化镁潮解形成结晶水。高温及使用异丁基铝预处理氯化镁均不利于提高催化活性,振动球磨较滚动球磨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高活性催化剂的制备时间应大于15h。
- 毕磊任海涛李磊姚薇黄宝琛
- 关键词:负载钛催化剂氯化镁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