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可

作品数:20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教育
  • 4篇媒介
  • 4篇教师
  • 3篇德育
  • 3篇青少年
  • 3篇联合国教科文...
  • 3篇教科文组织
  • 3篇国教
  • 2篇异化
  • 2篇知识
  • 2篇少年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契约
  • 2篇师道
  • 2篇师道尊严
  • 2篇师生
  • 2篇师生关系
  • 2篇视频
  • 2篇素养教育
  • 2篇情感

机构

  • 20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一零一中...

作者

  • 20篇林可
  • 3篇王默
  • 1篇刘丹妮
  • 1篇程丽

传媒

  • 3篇少年儿童研究
  • 2篇班主任
  • 2篇开放教育研究
  • 2篇中国德育
  • 2篇中国教师
  • 1篇教学研究
  • 1篇语文建设
  • 1篇人民教育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师资建设
  • 1篇中国青年社会...
  • 1篇教育传媒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融合型媒介素养教育应对技术焦虑
2024年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环境,教育领域存在一定的技术焦虑,主要表现为技术匮乏、技术依赖、技术替代和技术异化等四类焦虑。为应对技术焦虑、提升教育实效、促进教育创新,本文提出“融合型媒介素养教育”的构想。建议在理念层面以媒介论替代技术论,用素养论替代功能论;在实践层面使学习者和教育者具备新媒介适应、跨媒介理解、去媒介化反思和泛媒介化发展等综合素养,从而主动建构一种顺应教育目的与规律、符合教育伦理价值的教育媒介新生态。
林可
关键词:媒介融合媒介素养教育
青少年网络公民参与的德育启示被引量:1
2015年
探讨德育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需要先了解我们的德育对象——即被称之为"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先分析他们如何通过互联网习得道德品质、政治素养和价值观念等。文章从青少年网络公民参与的原因、议题、方式及其影响这四个维度展开,以期为研究我国情境中的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林可
关键词:德育公民教育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006年
刘丹妮林可程丽胡群娅周松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文体知识个性化阅读想象力
新媒介时代粉丝文化的徳育审视--基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考察
2021年
当今时代,新媒介已经全方位地融合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1],以其数字化、网络化、融合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质[2],打破了人们关于外部世界的想象边界,构成了新的时代背景。伴随着资本逻辑和市场运作的助推,形形色色的偶像层出不穷,掀起了一场以青少年为参与主体。
唐静芸林可
关键词:新媒介人际传播偶像崇拜即时性青少年
教育何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契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述评被引量:1
2022年
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全球发布了有关“教育的未来”的重磅报告,名为《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这份报告集调研、评估、畅想、倡议于一体,旨在回应全球教育变革面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
林可王默杨亚雯
关键词:社会契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变革
青少年饭圈文化中的审美异化与美德重塑--“德育美学观”视角下的现象解析与教育建议
2021年
一、饭圈文化乱象遭遇“清朗”专项行动“饭圈”取自“粉圈”的谐音,系“粉丝圈”的简称,是粉丝对自己所属的追星群体的统称。“粉丝”一词源于英文单词“fans”,是“疯狂”(fanatic)的缩写,最初有狂热、迷信、狂欢等含义。19世纪末新闻行业兴起之后,“粉丝”一词被广泛用于描述体育活动或商业娱乐的忠实追随者。111有学者认为,汉语中“迷”一词适合形容粉丝对偶像的情感状态,中文学界也曾将粉丝文化译作“迷文化”(fan culture)[2]。
孙文翔林可
关键词:粉丝文化英文单词情感状态
教育何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契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述评被引量:35
202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11月面向全球发布了《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本研究以报告英文版为主要分析文本,结合霍布斯、洛克、卢梭、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关于社会契约的经典理论,解读其副标题“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之意蕴,聚焦“教育需要何种新的社会契约”“新教育社会契约如何实现”以及“我国新教育社会契约的本土话语与实践”三个核心议题。本研究通过厘清社会契约的“旧传统”和“新注解”,发现该报告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法学、经济学、政治学领域的社会契约概念,而是从教育学领域切入,探讨教育如何成为、如何建构、如何引领一种新的社会契约;强调从人类视角、生态视角和技术视角解读新教育社会契约的内涵及实现路径;择要分析教育学、课程、教学、教师、学校、学术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国家与非国家机构等教育要素与主体的变革方向;思考新教育社会契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林可王默杨亚雯
关键词:社会契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与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儿童网络教育的经验——中国与新加坡的实践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和新加坡触爱社会服务社通过形成教育共同体和协会共同体开展网络保护与教育工作。透过比较研究,发现两个社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都注重凝聚社会环境中的多方面力量,以形成教育和保护合力。在政策互动和工作思路方面的差异体现在,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工作的主旋律是宣传政策,引领思想意识;新加坡触爱社会服务社的工作以响应政策、帮助目标群体预防和解决问题为主。
杨亚雯林可
关键词:社会组织网络保护
从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审视中国“80后”独生子女的关怀品质
2009年
作为首先走向社会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群体,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争议和诘难。从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来审视,"80后"独生子女在人最关键的品质——关怀上出现了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根源不是别的,是社会大环境,特别是教育;具体看,"遭遇缺乏关心的时代"、"关怀教育被悬置"是造成"80后"独生子女不会接受关心和不会给予关心的主要原因。因此,学会关心应当成为独生子女的应然目标。
林可
关键词:关怀教育
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环境支持被引量:3
2006年
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前沿课题。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还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本文从解释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入手,分别从历史沿革、现实分析和未来构想三个角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环境支持”问题展开论述,力求阐明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对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环境模式的建构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林可
关键词:教师环境支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