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蓉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荧光
  • 3篇生物芯片
  • 3篇光栅
  • 3篇达曼光栅
  • 2篇荧光检测
  • 2篇杂散光
  • 2篇微加工
  • 2篇滤光片
  • 2篇光强
  • 1篇全分析
  • 1篇子系统
  • 1篇微光学
  • 1篇微全分析系统
  • 1篇位势
  • 1篇稳定性
  • 1篇相互作用
  • 1篇粒子系统
  • 1篇库伦
  • 1篇混沌
  • 1篇基因

机构

  • 7篇清华大学

作者

  • 7篇杨蓉
  • 3篇邬敏贤
  • 3篇金国藩
  • 3篇何庆声
  • 2篇严瑛白
  • 1篇李志明
  • 1篇王国青
  • 1篇陈德朴
  • 1篇程京
  • 1篇董赫
  • 1篇谢文章
  • 1篇朱小山
  • 1篇余成武
  • 1篇张亮
  • 1篇陈恳

传媒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第五届全国微...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8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达曼光栅的并行共焦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达曼光栅的并行共焦检测装置,结构包括光源、针孔滤波器,其特征还包括聚光透镜、达曼光栅、二向色镜、成像透镜组、滤光片、共焦针孔阵列板和二维光电探测器;被测样品置于二向色镜的下方。该装置中由于达曼光栅的性质...
邬敏贤杨蓉何庆声严瑛白金国藩
文献传递
生物芯片研究进展被引量:31
1999年
生物芯片是便携式生物化学分析器的核心技术。通过对微加工获得的微米结构作生物化学处理能使成千上万个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块厘米见方的芯片上。采用生物芯片可进行生命科学和医学中所涉及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对基因、抗原和活体细胞等进行测试分析的目的。生物芯片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将从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到检测的整个生化分析过程集成化以获得所谓的微型全分析系统(micrototalanalyticalsys-tem)或称缩微芯片实验室(laboratoryonachip)。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将会给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和环境卫生监督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本文阐述了生物芯片技术在加工制备、功能和应用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
杨蓉谢文章张亮朱小山王国青董赫李志明陈恳陈德朴程京
关键词:生物芯片疾病诊断基因表达
基于达曼光栅的并行共焦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达曼光栅的并行共焦检测装置,结构包括光源、针孔滤波器,其特征还包括聚光透镜、达曼光栅、二向色镜、成像透镜组、滤光片、共焦针孔阵列板和二维光电探测器;被测样品置于二向色镜的下方。该装置中由于达曼光栅的性质...
邬敏贤杨蓉何庆声严瑛白金国藩
文献传递
用于生物芯片的微光学集成探测器
作为便携式生物化学分析器的核心技术,生物芯片在近十年中发展非常迅猛.它通过微加工和生化处理等技术,将成千上万的生命信息集成在很小的芯片上,在芯片上进行一系列生化反应,并通过检测结果获得相关信息.生物芯片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将...
杨蓉何庆声余成武邬敏贤金国藩
关键词:微光学荧光生物芯片微全分析系统DNA序列测定
文献传递
ISO传输层第4类的研究与实现
杨蓉
关于牛顿和库伦相互作用的布朗粒子系统的混沌传播
本文研究空间Rd(d≥2)中具有牛顿和库伦相互作用的布朗粒子系统的混沌传播间题,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考虑具有牛顿相互吸引作用的随机N-粒子系统。假设N个粒子的初始状态独立同分布,其共同的分布密度函数为po∈L∞...
杨蓉
文献传递
用于生物芯片的并行共焦荧光探测系统的研究
生物芯片技术的问世和迅猛发展给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新药开发、司法鉴定、食品和环境卫生监督等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生物芯片的探测机理与方法已成为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并行探测、小型化是生物芯片探测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杨蓉
关键词:达曼光栅生物芯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