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冬
-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品管圈活动在心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在心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为心脏外科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品管圈工作小组,确定“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为活动主题。将2013年1月至6月在我科住院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至5月在我科住院的3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对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详细解答,满足患者基本需求。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的管理模式对存在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等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明显升高(P<0.05),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略高于实施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对住院病房、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患者(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技术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住院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团体凝聚力、责任心、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沟通能力等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心脏外科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提高护士综合能力水平。
- 冯亚宇杨瑞冬程月英
-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心脏外科护理服务
- 自动化智能微量泵在血管活性药物续泵更换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自动化智能微量泵在血管活性药物续泵更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就诊的心脏术后应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或盐酸肾上腺素)的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采用自动化智能微量泵对药物续泵更换,对照组采用传统双泵法进行药物更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更换药物前后血压波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更换前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更换后30 s传统双泵组患者平均血压高于智能微量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内比较发现,更换药物后30 s和1 min传统双泵组患者血压波动大于智能微量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化智能微量泵在药物续泵更换过程中维持患者血压稳定方面具有较好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徐文红高玲冯锦茶杨瑞冬
- 关键词:自动化血管活性药物
- 经胸骨上段小切口David术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总结经胸骨上段小切口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David手术)在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中的应用,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0年本科收治的7例TAAD患者行经胸骨上段小切口David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85.7%),女性1例,年龄(27~55)岁。术前超声测定主动脉瓣中度返流2例,重度5例。术式包括:均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完成手术,其中急诊David+升主、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6例,二次开胸David+升主、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1例。结果 全部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无30天内死亡。术中体外循环时间(268.0±43.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09.1±23.8)min,低温停循环时间(36.0±8.7)min。术中最低膀胱温(27.2±2.0)℃。术后患者主动脉瓣无返流5例,轻度返流2例。术后随访(34.7±14.4)月,随访期间无患者需再次手术。结论 对TAAD合并主动脉瓣返流的年轻患者,可采用经胸骨上段小切口David手术处理主动脉根部,其近中期主动脉瓣膜功能良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董兆芮李东陈磊吴扬任崇雷汪成陈婷婷周琪杨瑞冬肖苍松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青年冠心病患者患病原因分析与护理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青年人患冠心病的原因,为早期冠心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行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437例,其中青年组(年龄〈45岁)患者51例,老年组(年龄≥65岁)患者3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家族史、血脂、血压、心功能、术后感染、肝肾功能、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青年组中阳性家族史、吸烟、肥胖、血脂紊乱、心功能、心绞痛分级、术后血糖、并发症等与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中急性心肌梗死占33.3%,陈旧性心肌梗死占7.8%,老年组分别占18.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5,2.16;P〈0.05)。结论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主要为男性、有家族史、吸烟、体重超重、高血压,术后比老年患者恢复更快;早期行手术治疗,对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及延缓病情进展有利。
- 杨瑞冬冯亚宇张赤铭于亚群
- 关键词:冠心病青年护理
-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引流的对比分析及护理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引流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7月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96例,其中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0例。两组患者分别记录心包及纵隔引流量,两组间进行比较;术前及术后返回监护室即刻抽血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凝血功能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术后总引流量多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增高,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更为明显(P<0.01);两组术后FB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引流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比较多,密切注意两种手术术后引流及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给予针对性监护,可保证病人顺利度过术后危险期。
- 杨瑞冬于亚群冯亚宇
-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术后引流体外循环护理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先心病患儿心理弹性水平,探讨不同心理弹性水平在保护性因素上的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HKRA)、儿童应对方式量表(CODI)调查患儿的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先心病患儿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均处于较低水平;患儿心理弹性中教师关爱、家人关爱、家庭自主性等9项因子与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P<0.01),且家庭自主性、同伴关系对应对方式预测力最佳。结论应对方式根据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弹性水平不同而变化,应充分调动家庭及同伴关系的力量,针对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患儿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
- 冯亚宇杨瑞冬于亚群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理弹性
- 浅谈医护合作体验式仿真实训情景模拟演练在心外ICU低年资护士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 目的:了解和探讨低年资护士在进行医护合作体验式仿真实训情景模拟培训中的真实感受,为提高护理质量,培养实用型心外ICU 专科护士。方法:对2013-2015 年36 名低年资护士进行我科常见病情医护合作抢救的情景演练,并录...
- 杨瑞冬徐文红高玲
- 全机器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2
- 2013年
-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21世纪外科学领域的发展方向是微创技术,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是目前微创心脏外科学的最前沿技术,它极大程度地依赖于术者丰富的心血管外科知识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此项技术无需正中开胸,仅通过数个胸壁的小孔即可完成心脏直视手术,且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充分暴露、操作精细等优点,这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术后创伤小、痛苦轻、失血少、恢复快。我科拥有世界上最新型号的IntuitiveSurgical公司最新的四臂DaVinciS机器人系统,
- 杨瑞冬张赤铭于亚群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心脏外科学心脏直视手术微创技术心血管外科
- 一种手术台上固定管子的夹子
- 一种手术台上固定管子的夹子,属于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托垫的一面连接卡罩,卡罩为半圆弧挡板,2个半圆弧挡板中有缝隙,被夹持的物件从缝隙中塞进,2个半圆弧挡板抱住被夹持的物件,被夹持的物件被固定在个半圆弧挡板中。半圆弧挡板对称...
- 成楠王嵘杨明吴远斌申华杨瑞冬贺田田
- 文献传递
- 心脏手术背景下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基本要素研究现状
- 2024年
-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综述对ERAS理念核心要素在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应用的主要措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分类阐述,同时总结ERAS在微创心脏手术的应用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结局指标以及未来研究展望等,旨在对心脏手术围术期ERAS实施提供指导。
- 邢文惠柏青李松张悦李昱谷岩梅杨瑞冬
- 关键词:心脏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