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明
- 作品数:18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Proteus环境下的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测试实验被引量:1
- 2015年
- 介绍了一种在Proteus环境下进行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测试实验的方法,在建立LRC二阶系统的基础上得到了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和阶跃响应曲线,给出了频域动态性能指标和时域动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以及频率响应曲线的验证方法。
- 杨永明冉启豪
- 关键词:PROTEUS软件二阶系统
- SiN-SiC纳米薄膜自旋相关的塞贝克效应研究
- 2018年
- 热自旋电子学结合了自旋电子学和热电子学各自优势,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iN-SiC纳米薄膜的新型热自旋电子学器件。发现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施加温度场,可以获得方向相反、大小几乎相同的具有自旋极化取向的电流,即为自旋相关塞贝克效应。而且,在热电荷流中还存在着热负微分电阻效应。这些发现为设计基于SiN-SiC纳米薄膜的高效率热自旋电子学器件提供了理论指导。
- 李强杨贝贝左安友杨永明
- 基于Proteus的信号分析平台搭建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Proteus软件的模拟元件、虚拟仪器、运算模块、图形模块等搭建了信号分析平台.介绍了信号分析平台的搭建方法,以典型信号的频谱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和系统的阶跃响应为例介绍了信号分析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对平台在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证明该平台直观、高效,能满足大部优发信息分析场合.
- 杨永明马远佳
- 关键词:PROTEUS信号分析
- Proteus环境下的信号分析实验方法
- 2015年
- 介绍了在Proteus环境下进行信号分析实验的方法。利用Proteus的虚拟示波器、频谱分析模块、拉普拉斯组件等搭建信号分析的基本框架。在对Proteus环境下进行信号分析实验的总体方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以周期信号波形的合成与分解、典型信号的频谱和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为例介绍了信号分析实验的具体步骤。从实验项目满足课程需求、实验的直观性、实验的高效性三个方面对这种实验方法在高校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 杨永明李强
- 关键词:PROTEUS信号分析
- 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的研究综述
- 2013年
- 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是一种磁性液体的新型应用器件.介绍了近年来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的发展,根据传感器磁芯类型对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进行了分类,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的研究状况.
- 李强杨永明袁作彬
- 关键词: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
- Cu、N空位对Cu_3N的电子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立方相Cu_3N晶体中含Cu、N空位体系的稳定性、电学、光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含Cu空位和N空位体系的结构比较稳定,Cu空位和N空位降低了体系的导电性,但增加了体系的透射率;含Cu空位和N空位体系的禁带宽度均大于Cu_3N体系,说明实验中制备的Cu_3N有时表现为绝缘体的可能原因为体系中存在Cu空位或N空位.
- 李强谭兴毅杨永明任达华李兴鳌
- 关键词:电子结构电学性质光学性质
- 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润滑油微量水分测量的改进被引量:2
- 2013年
- 针对润滑油中微量水分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变介电常数电容传感器。根据差分的思想改进了润滑油微量水分测量的方法,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多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传感器和测量方法能提高传感器对含水率的关联度,显著降低温度和磨粒的交叉灵敏度,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真实水分含量。
- 马远佳杨永明
- 关键词:润滑油介电常数灰色关联分析含水率
-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开办以来,我们在目标定位、教学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取舍、实践基地建设、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促进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转型发展,并对本校及其它地方民族院校向应用型专业转型发展有借鉴意义。
- 袁作彬杨永明李舟李强
- 关键词:民族院校
- 基于查表法的点阵LCD菜单编程
- 2012年
- 介绍了一种点阵LCD菜单的编程方法,将菜单项的有关显示信息存储在程序ROM区,在进行显示时,通过查表获取显示信息,并送入LCD进行菜单项的显示。
- 杨永明
- 关键词:查表法
- 基于STC12C5A32AD的商用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2012年
- 介绍了一种商用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采用高集成度控制器STC12C5A32AD简化了系统结构,采用点阵LCD显示及菜单操作方便了系统的使用,采用防溢探头和小功率加热解决了溢出和焦化问题,制浆的各个过程的参数可以单独设置,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
- 杨永明
- 关键词:豆浆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