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剑
- 作品数:114 被引量:51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东盟国家水牛营养研究概况被引量:2
- 2018年
- 水牛在东盟国家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水牛进行科学的饲料管理来改善水牛的生产性能也显得格外重要。研究主要从东盟国家水牛营养需要量、粗饲料的利用、瘤胃消化代谢和营养对乳肉品质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便为东盟国家制定水牛饲养标准和提高水牛生产性能等提供参考依据。
- 郭艳霞杨承剑梁辛李孟伟唐振华彭开屏
- 关键词:东盟国家水牛营养需要瘤胃微生物
- 甘蔗梢自然青贮过程中的营养成分及细菌多样性变化规律被引量:13
- 2019年
- 为研究甘蔗梢在自然青贮条件下营养成分及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在甘蔗梢自然青贮条件下的第1、15、30、45、60、90天分别采集甘蔗梢青贮样品,分析其常规营养成分、pH、乳酸、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与青贮第1天相比,自然青贮条件下的甘蔗梢干物质含量在15 d时最低,显著低于第1天(P<0.05),30 d以后趋于稳定,蛋白质含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15 d以后均显著低于第1天(P<0.05),其中以60 d时最低,总磷含量随着天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pH随着青贮天数的延长而逐渐降低,15 d时pH即达到4.0以下且趋于稳定;乳酸含量在15 d时即显著高于第1天(P<0.05),第30天时达到最高值(207.17 mmol/kg);乙酸含量随着青贮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5),但丙酸和丁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在青贮的第1天甘蔗梢中的微生物在目水平上主要以Lactobacillales、Rhizobiales、Bacillales、Micrococcales、Sphingomonadales为主,在第15天时,Lactobacillales迅速占据优势地位,其次是Enterobacteriales,30 d时几乎全为Lactobacillales;在属水平上,第1天时以Lactobacillus、Staphylococcus、Sphingomonas、Methylobacteriu、Rhizobium为主。15 d时以Lactobacillus占据绝对优势,30 d时Lactobacillus趋于稳定。由此可得出,甘蔗梢在自然青贮条件下青贮30 d即可达到良好的青贮效果,Lactobacillales目中的Lactobacillus属细菌在甘蔗梢自然青贮中具有重要作用。
- 梁辛唐庆凤郭艳霞李孟伟唐振华谢芳彭开屏杨承剑
- 关键词:甘蔗梢营养成分多样性
- 布氏乳杆菌、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两菌组合对木薯渣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试验旨在研究布氏乳杆菌(LAB)、黑曲霉(AN)、热带假丝酵母(CT)、枯草芽孢杆菌(BS)与植物乳杆菌(LAP)两两组合对木薯渣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木薯渣为发酵原料,对LAB、AN、CT、BS与LAP进行不同菌种的菌液以1∶1(体积/体积)组合,共设4个不同组合,分别为组合1(LAB+LAP)、组合2(AN+LAP)、组合3(CT+LAP)和组合4(BS+LAP);各组合分别添加1.0%尿素或1.0%尿素+0.6%红糖,空白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对照组Ⅰ添加1.0%尿素,对照组Ⅱ添加1.0%尿素+0.6%红糖,各组均用氯化钠注射液调制含水量为65.0%左右,于聚乙烯薄膜袋中真空发酵10 d。结果表明:LAB+LAP+尿素+红糖提高木薯渣乙酸和丙酸含量效果最好,乙酸和丙酸含量均为最高,乙酸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和对照组(P<0.05),其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空白组、对照组和试验组Ⅰ均未检出丙酸;AN+LAP+尿素+红糖降解木薯渣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效果最好,其NDF和ADF含量均为最低,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和对照组(P<0.05);CT+LAP+尿素+红糖提高木薯渣粗蛋白(CP)含量效果最好,其CP含量最高,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和对照组(P<0.05)。添加相应的菌种+尿素+红糖发酵木薯渣有利于产生丙酸;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尿素,能显著提高木薯渣蛋白含量。综上所述,LAB+LAP+尿素+红糖、AN+LAP+尿素+红糖或CT+LAP+尿素+红糖固态发酵木薯渣后,均可有效改善木薯渣品质。
- 彭开屏韦升菊邹彩霞唐庆凤梁辛李丽莉杨炳壮梁贤威黄锋林波杨承剑
- 关键词:木薯渣混合菌种固态发酵
- 饲粮中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32头健康泌乳水牛(平均年龄为6.0岁,平均体重为620 kg),按产奶量(9 kg/d以上)、泌乳期(处于泌乳中期)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2周,正试期4周。基础饲料由精料和粗料组成。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在试验组的精料中分别添加4%的葵花籽油(葵花籽油组)、4%的茶油(茶油组)、2%的葵花籽油+2%的茶油(混合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产奶量均显著下降(P<0.05),乳脂率均显著提高(P<0.05),乳脂产量、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则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葵花籽油组、茶油组和混合组的乳总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5.22%、7.95%和6.17%,其中茶油组和混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葵花籽油组乳脂中cis9,trans11-C18∶2[共轭亚油酸(CLA)]的含量提高了44.54%(P<0.05),混合组乳脂中trans11-C18∶1的含量提高了22.68%(P<0.05)。葵花籽油组、混合组乳脂中C18∶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葵花籽油组、茶油组和混合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均比对照组提高,且葵花籽油组和混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混合组的PUFA/SFA最高。各组水牛的血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总蛋白、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泌乳水牛饲粮中添加精料饲喂量4%的葵花籽油、4%的茶油或2%的葵花籽油+2%的茶油合均可提高乳脂率和乳脂中CLA的含量,但会导致产奶量降低;优化乳脂脂肪酸组成上,以葵花籽油和茶油的混合添加效果较好。
- 梁贤威张双双韦升菊梁辛杨承剑邹彩霞杨炳壮梁明振
- 关键词:泌乳水牛茶油葵花籽油脂肪酸组成
- 不同处理象草与精料配合方式对青年奶水牛生长性能、肉用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象草与精料配合方式对青年奶水牛生长性能、肉用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头体重相近(224.9±19.7)kg的12月龄奶水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牛,分别为Ⅰ组(象草和精料混合青贮)、Ⅱ组(象草青贮+精料)、Ⅲ组(象草+精料),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进行对比试验,饲养试验时间为120 d。结果表明:Ⅱ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Ⅱ组>Ⅲ组>Ⅰ组,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含量以及大理石花纹评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血液总蛋白、球蛋白和三酰甘油显著高于Ⅱ组(P<0.05)。饲喂象草青贮和精料能有效提高青年奶水牛能量及纤维的消化率,具有良好的饲喂效果。
- 梁辛唐振华谢华德郑威钟华配李孟伟彭丽娟杨承剑
- 关键词:象草奶水牛养分表观消化率肉用性能
- 饲喂花生油对水牛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为了考察花生油对水牛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健康泌乳水牛,每组2头,共4组,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对照组、花生油1组(花生油添加量占精料1%)、花生油2组(花生油添加量占精料2%)和花生油3组(花生油添加量占精料3%)4个处理组,一共4个试验期,每一试验期共21 d,前7 d为适应期,后14 d为正式试验期,正式试验期的每周最后2 d采集奶样进行分析,并记录产奶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花生油对水牛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喂花生油时间的延长,正式试验期第1周会降低泌乳水牛牛乳乳脂率,动物适应后正式试验期第二周会升高泌乳水牛牛奶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形物、乳糖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脂长链脂肪酸特别是CLA相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2组(花生油添加量占精料2%)提高乳脂CLA含量效果最显著(P<0.05)。因此,日粮中添喂适量花生油不影响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同时提高了水牛奶中CLA的含量,提高水牛奶营养水平。
- 杨炳壮卢雪芬韦升菊沈向真梁贤威杨承剑邹彩霞
- 关键词:泌乳水牛花生油乳脂共轭亚油酸
- 水牛营养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水牛在中国南方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部分水牛都属于沼泽型水牛,长期以来作为役用家畜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水牛在农村扮演劳役的角色逐渐发生了改变,水牛将由单一的役用向乳用和乳肉兼用方向发展。文章从水牛营养需要、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水牛瘤胃微生物与瘤胃发酵、水牛营养与繁殖,以及水牛乳、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等方面对近20年来水牛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杨承剑杨炳壮梁辛梁贤威
- 关键词:水牛营养需要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繁殖
- 碱性过氧化氢处理稻秸纤维对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评估一种碱性过氧化氢处理稻秸纤维的体外瘤胃降解率及其对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普通稻秸为对照,将碱氧处理获得的稻秸纤维体外发酵72 h,并分别在4、8、12、18、24、36、48和72 h时测定产气量;在0.5、4、12、24、48和72 h时,每组取6个发酵瓶采集发酵液,用于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态氮(NH_(3)-N)和菌体蛋白(MCP)含量,收集剩余底物,用于纤维降解率的测定;收集72 h发酵底物于-80℃保存,用于后续DNA提取和高通量分析。结果表明:1)在发酵72 h时,稻秸纤维的干物质降解率是稻秸的1.64倍(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均显著高于稻秸(P<0.05)。稻秸纤维干物质开始降解时间短于稻秸,稻秸纤维在发酵4 h时出现降解而稻秸在发酵12 h时出现降解。2)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与稻秸相比,稻秸纤维结构更加松散,微生物黏附数量更多,发酵72 h消化更完全。3)稻秸纤维的发酵总产气量、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丙酸和异戊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稻秸(P<0.01),甲烷产量/总产气量比例和丁酸、异丁酸和戊酸含量以及乙酸/丙酸比例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稻秸(P<0.05或P<0.01)。在发酵72 h时,稻秸纤维的细菌总数和MCP含量极显著高于稻秸(P<0.01),NH_(3)-N含量极显著低于稻秸(P<0.01)。4)α多样性结果表明,稻秸纤维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稻秸(P<0.05)。在门水平上,微生物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稻秸纤维和稻秸中相对丰度大于1%的菌门无显著差异(P>0.05);在属水平上,稻秸纤维中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产乙酸糖发酵菌属(Saccharofermentans)和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等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稻秸(P<0.05),未培养的毛螺菌科(unculured_Lachnospiraceae)、Probable_genus_10、拟杆菌目F082(Bacteroidales_F082)和毛螺菌科UCG-009(Lachnospiraceae_UCG-009)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
- 郭孟娇高健孙展英杨承剑成艳芬
- 关键词:纤维降解瘤胃发酵微生物多样性
- 乳酸菌和啤酒糟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1年
-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乳酸菌和啤酒糟(WBG)对小规模发酵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C组无添加、L组添加LAB、LW1组添加LAB+10%WBG、LW2组添加LAB+20%WBG、LW3组添加LAB+30%WBG (按鲜重比添加)。室温避光发酵1、7、15、30、45 d。结果显示,发酵15、30、45 d,LW1、LW2及LW3组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和L组(P<0.05)。发酵45 d,L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和LW3组(P<0.05)。发酵1、7、15、30、45 d,LW2及LW3组的干物质含量均分别显著低于C组和L组(P<0.05)。发酵7、15、30、45 d,LW2及LW3组的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L组和LW1组(P<0.05)。发酵30 d,LW2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发酵30 d,LW1和LW2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试验表明,添加LAB可以改善象草发酵品质,提高象草青贮料的营养价值。
- 谢华德谢芳梁辛李孟伟彭丽娟彭开屏郭艳霞杨承剑
- 关键词:象草啤酒糟乳酸菌青贮品质
- 体外继代培养研究山羊瘤胃延胡索酸利用菌的变化规律
- 延胡索酸还原菌对延胡索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被还原生成琥珀酸并进一步生成丙酸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以4头装有永久瘘管的本地杂交阉公羊的瘤胃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山羊瘤胃延胡索酸利用菌在体外传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体外...
- 杨承剑毛胜勇朱伟云
- 关键词:继代培养瘤胃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