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峰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Mutator转座子介导的玉米胚大小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 2013年
- 玉米胚大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本研究以Mutator(Mu)转座子诱变的M5和BC2F2群体为材料,采用数码成像和Photoshop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胚大小,计算胚面积与籽粒面积;以胚面积和籽粒面积的比值(SST)作为胚性状评价标准,对M5和BC2F2诱变材料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世代的诱变群体中共获得了8个胚大小突变体;用MuTail-PCR方法分析突变体材料Mu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获得了Mu因子真实性插入的2个靶位点;经Blastn功能分析,该2个靶位点可能与编码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和一种泛素连接酶有关。这些突变体为进一步克隆控制胚大小的基因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 王荣纳李映辉杨伟峰陶勇生
- 关键词:突变体
- Mutator转座子介导的玉米叶色突变体侧翼序列的克隆及遗传分析
- 玉米基因组测序完成为玉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篇章,也为玉米种质资源创制和分子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突变体是反向遗传学研究进行基因分离、克隆和功能解析的最理想、最有效的材料。Mutator(Mu)转座子是玉米的内源转座...
- 杨伟峰
- 关键词:玉米
- 文献传递
- Mutator转座子介导的PPR插入位点分离与遗传分析
- 2013年
- 利用Mutator(Mu)诱变群体,进行Mu因子插入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s,PPR)位点的分离,及其插入真实性验证。以含活性Mu转座子为父本和玉米自交系综31(Z31)杂交,经与Z31多代回交和自交获得BC3F2为材料,利用Mu-AFLP方法分离Mu插入侧翼序列的PPR位点,且验证插入真实性。采用Mu-AFLP方法获得Mu因子插入侧翼序列14条,去除冗余序列2条和重复序列8条,其余4条为Mu因子插入的基因序列,经基因型遗传分析验证了2条侧翼序列为真实插入。经功能分析,其中1个为PPR突变位点,且Mu因子插入于该基因5’UTR区第121bp和第122bp碱基之间。经基因组定位和功能分析,显示Mu插入位点定位在第6染色体上,为PPR基因家族,能够编码PPR蛋白,推测可能与玉米叶色变化有关。
- 杨伟峰王荣纳曹晓良张祖新陶勇生陈景堂郑用琏
- 关键词: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