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琳

作品数:12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饮食
  • 2篇吞咽
  • 2篇吞咽障碍
  • 2篇吞咽障碍患者
  • 2篇卒中
  • 2篇腺炎
  • 2篇护理工作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滴管
  • 1篇多巴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破裂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参数

机构

  • 7篇重庆市涪陵中...
  • 4篇汉中市人民医...
  • 1篇三原县医院

作者

  • 11篇李雪琳
  • 4篇王莉
  • 2篇龚小青
  • 2篇柳俊杰
  • 1篇王小宇
  • 1篇周廷芬
  • 1篇舒宏伟
  • 1篇张文军
  • 1篇曾加礼
  • 1篇庞小红
  • 1篇李军
  • 1篇宁华
  • 1篇蒋国会
  • 1篇梅立峰

传媒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09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的护理对策被引量:2
2009年
龚小青蒋国会王莉李雪琳
关键词:帕金森病左旋多巴护理对策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脑卒中偏瘫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61.7岁,既往有脑出血9例,脑梗死5例,脑血管疾病病程最短11个月,最长4年,伴肢体偏瘫14例,全部患者伤前可独步或扶拐行走。手术原因是摔倒致股骨颈骨折1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例。结果术后2年1例患者死亡,其余复查随访平均时间2年6个月,总满意率为79.6%,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关节脱位2例,髋痛1例,假体松动1例。结论在完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脑卒中患者偏瘫侧发生股骨颈骨折后,患者可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偏瘫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且患肢肌力在4级以上时,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可靠的治疗措施。
曾加礼李军宁华舒宏伟王小宇李雪琳
关键词:脑卒中股骨颈骨折偏瘫髋关节置换
应用饮食改进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评价基于食品分级标准的饮食改进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2月—7月便利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前3个月入院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后3个月入院的39例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予以施行基于食品分级标准的饮食改进,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比较两组患者连续3天每日三餐进食过程中吞咽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症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呛咳、音质改变、血氧饱和度下降≥3%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窒息发生;实验组口腔和咽部食物残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唇部闭合不全、分次吞咽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食品分级标准的饮食改进可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安全性和有效性。
吕孟菊柳俊杰李雪琳任敏阚玉稳
关键词: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患者饮食管理方案的构建被引量:18
2022年
目的参照国际吞咽障碍食物标准行动委员会的食品分级标准,基于吞咽功能分级构建吞咽障碍患者饮食管理方案。方法2021年1月—3月,系统检索吞咽障碍患者饮食营养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手册、专家共识、证据总结和系统评价后进行证据提取整合,经研究小组讨论制订吞咽障碍患者饮食管理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针对专家意见,小组讨论后进行修改。结果共15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0,第2轮专家意见重要性及可操作性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96和0.412。形成的吞咽障碍患者饮食管理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未通过、4级、3级、2级、1级),41个二级指标。结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好,权威性高。形成的吞咽障碍患者饮食管理方案科学可行,可为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管理提供借鉴。
吕孟菊柳俊杰李雪琳
关键词:吞咽障碍饮食管理
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ALI/ARDS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氧合指数(PaO_(2)/FiO_(2))、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汉中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ALI/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低分子肝素治疗,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氧合指数(PaO_(2)/FiO_(2))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牙龈出血发生率、皮下瘀斑发生率以及治疗21 d的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CRP水平、PaO_(2)/FiO_(2)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CRP水平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TNF-α、IL-1β、CRP水平分别为(23.75±2.13)ng/L、(28.46±2.72)ng/L、(82.41±4.38)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6±2.37)ng/L、(35.39±2.23)ng/L、(93.56±4.63)mg/L,PaO_(2)/FiO_(2)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患者PaO_(2)/FiO_(2)为(342.78±34.76)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5.69±28.4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牙龈出血发生率、皮下瘀斑发生率和21 d死亡率分别为5.00%、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20.00%、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LI/ARDS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氧合指数,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同时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李雪琳梅立峰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分子肝素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所致,此病为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或减少复发、缓解血管痉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我科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李雪琳王莉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脑实质出血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减少复发
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2009年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就医和住院时,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和自我维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满而引起的纠纷呈上升趋势,纠纷内容由单纯的护理质量扩展到管理、收费、设施等,在护理纠纷中出现的这种新特点已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王莉李雪琳
关键词:护患纠纷法制观念文化素质医疗护理自我保护护理工作
有氧运动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出院康复指导,于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采取有氧运动指导。观察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最大摄氧量(VO2max)、血红蛋白(Hb)水平、癌因性疲乏程度(RPFS)、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结果 干预前、干预后两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VO2max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情感、感觉、认知及情绪、行为及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有氧运动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可提高组织摄氧能力,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王莉李雪琳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有氧运动
B超下腹腔穿刺引流术结合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HMGB1、ICAM-1、TLR9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B超下腹腔穿刺引流术结合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Toll样受体9(TLR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8例,B超下腹腔穿刺引流术+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和对照组(48例,乌司他丁+生长抑素)。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HMGB1、ICAM-1、TLR9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血液淀粉酶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MGB1、ICAM-1、TLR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超下腹腔穿刺引流术结合乌司他丁、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症状及体征,调节HMGB1、ICAM-1、TLR9水平。
李雪琳董霞
关键词:乌司他丁生长抑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后血栓风险与术前超声血流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后血栓风险与术前超声血流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以2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为对象,收集患者术前超声血流指标及凝血相关指标,分析其与患者术后并发DVT的关系。结果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后26例(32.50%)患者发生DVT,其中22例(84.62%)DVT发生于门静脉主干,4例(15.38%)发生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与非DVT组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血尿素氮(BUN)、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血流速度(OR=0.567)、Fbg(OR=2.734)、D-D(OR=1.214)为影响患者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检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门静脉血流速度及D-D水平,利于术后及早发现DVT的发生。
张文军李雪琳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凝血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