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红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降解黄曲霉毒素B<Sub>1</Sub>和/或玉米赤霉烯酮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黄曲霉毒素B<Sub>1</Sub>和/或玉米赤霉烯酮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构建了一种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含有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和漆酶,所述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 邓诣群李扬吴骏汪玲玲文继开李艳红吴婉莹陈超
- 冬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应用研究
- 冬瓜(Benincasa hispida)是盛夏季节深受欢迎的蔬菜,集蔬菜与保健于一体的特点使它成为近年来蔬菜消费与种植的热点。现有耕作制度、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问题制约着冬瓜大面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冬瓜病虫害高效...
- 李艳红
- 关键词:拮抗细菌病虫害防治种子包衣剂
- 文献传递
- 栽培稻S5座位的分化及S5n基因在克服胚囊不育性中的效应
- 亚洲栽培稻具有2个亚种,即籼亚种和粳亚种,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组配的杂种F1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但由于籼粳杂种F1普遍表现育性偏低,产量优势难以发挥。所以克服籼粳杂种F1的不育性成为利用其优势关键。胚囊部分不育是导致籼粳杂...
- 李艳红
- 关键词:栽培稻
- 水稻S5^n基因的分子进化及功能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S5n基因是克服水稻亚种间杂种胚囊不育性最主要因子之一,了解其序列特征对于揭示其起源或进化以及在分子育种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48份携带有S5n的栽培稻品种和野生稻为材料,通过对其S5n的全序列进行测定,并选择在编码区序列差异较大的品种(系)与籼粳测验种进行测交组配F1,研究不同序列S5n在克服水稻亚种间杂种胚囊不育性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48份材料的DNA全序列与对照02428完全一致的有15份,其他33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位点,包括颠换、转换和缺失等,共有24个.编码区的变异主要发生在外显子2,其中变异最大的8份材料在1710~1719bp处缺失了10个碱基,包括尼瓦拉野稻IRW501和栽培稻品种粤泰B等.S5n序列变异没有偏向性,说明S5n是中性进化基因.通过构建S5n全序列及其编码区编码氨基酸系统NJ树,将48份材料归为4类,其中大部分的栽培稻聚成一类,普通野生稻聚成一类,8份缺失10个碱基的材料聚为一类,其他的材料聚成一类.利用WE-CLSM(whole-mount eosin B-staining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对测交F1的胚囊育性观察表明,不同S5n序列材料组配测交F1的胚囊育性均比对照明显增加,彼此间没有显著差异,显示它们都能克服亚种间的胚囊不育性,也间接证明S5n是功能缺失基因.
- 仝静飞李艳红杨有新陈志雄王兰李金泉MUHAMMAD Qasim Shahid刘向东卢永根
- 关键词:杂种不育性S5N
- 一种降解黄曲霉毒素B<Sub>1</Sub>和/或玉米赤霉烯酮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黄曲霉毒素B<Sub>1</Sub>和/或玉米赤霉烯酮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构建了一种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含有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和漆酶,所述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 邓诣群李扬吴骏汪玲玲文继开李艳红吴婉莹陈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