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胜英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话剧
  • 2篇演出
  • 1篇心怀
  • 1篇演出市场
  • 1篇制作人
  • 1篇中国话剧
  • 1篇日报
  • 1篇区委
  • 1篇解放日报
  • 1篇剧团
  • 1篇话剧百年
  • 1篇话剧艺术
  • 1篇纪念演出
  • 1篇红星照耀中国
  • 1篇把脉
  • 1篇《红星照耀中...
  • 1篇出品

机构

  • 3篇上海话剧艺术...
  • 1篇上海戏剧学院

作者

  • 3篇李胜英
  • 1篇李世涛
  • 1篇丁罗男
  • 1篇戴平
  • 1篇郭晨子
  • 1篇石俊
  • 1篇荣广润

传媒

  • 1篇上海戏剧
  • 1篇广东艺术
  • 1篇文化市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07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向往延安 心怀信仰 专家学者为话剧《向延安》提点把脉
2024年
6月13日下午,海派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召开专家研讨会。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媒体代表济济一堂,从专业角度对这部5月27日上海解放75周年纪念日首演的新作提点把脉。话剧《向延安》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出品,解放日报社联合出品。话剧《向延安》出品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雯表示,出品方将认真梳理和采纳专家的意见建议,加快打磨提升,为《向延安》下半年的巡演做好充分准备。
戴平胡晓军荣广润沈伟民丁罗男方家骏赵建中吴孝明李胜英郦国义李世涛郭晨子石俊
关键词:解放日报话剧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如何面对市场挑战?
2002年
在目前的演出市场里,国家专业剧团仍然是演出市场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力军,坚持“双百”、“两为”方针,改革自身的经营体制,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依靠自身的优势,以演出为中心,狠抓创作。开拓市场,是各个专业剧团所必须要去做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上海话剧中心在成立七年来积极面对市场挑战,使话剧艺术生产真正走向市场,形成产业,进入良性循环。在经营管理上,逐步改变以前的“不计成本,不计回收。单纯完成场次”的状况,下属的两个话剧制作实体不断调整思路,转变观念,加强成本核算。努力加大回收,回收率正从以前的百分之几。逐步增加到20%、30%、50%、60%,直至去年实现当年成本全部回收,并有赢利。有积累。今年形势同样看好,不会输于去年。他们的—些市场动作手法值得业内人士参考。
李胜英
关键词:话剧艺术剧团演出市场
我的十年话剧梦--纪念中国话剧百年
2007年
2007年.是一个有着特别多节日.特别多纪念的年头。而对于一个话剧工作者来说,与他休戚相关的最大的节日莫过于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这个纪念日了。能在有生之年遇上话剧百年这样一个盛大节庆,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一种上天的恩典。尤其是当你瞻仰这一百年的历史恢弘长卷,在浩瀚的星光中发现有几颗是你亲手敬奉上去的时候,你的心更会为之怦然。此刻,当我听到由我担任制作人的话剧《红星照耀中国》和《秀才与刽子手》双双入选.将要于四月去北京参加“中国话剧百年纪念演出”的消息时,不由百感交集.十年前的那一幕恍若眼前。
李胜英
关键词:中国话剧纪念演出《红星照耀中国》制作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