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丹
- 作品数:254 被引量:65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原位XRD对Fe催化剂上甲烷裂解反应的研究
- <正>甲烷裂解反应可一步获得适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需要的高纯氢同时生产高附加值的纳米碳,因而近年来受到十分关注。但是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对其反应机理等一些基本命题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使用原位XRD技术对催化剂的还原和...
- 李斗星李永丹
- 关键词:甲烷裂解碳化物
- 文献传递
- 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Pd基贵金属催化剂上烯烃与芳烃加氢反应被引量:3
- 2009年
- 以环己烯、苯和苯乙烯为探针物,采用原位FT-IR技术对贵金属催化剂上(活性组分呈壳层分布)吸附烃类的原位加氢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对烯烃和芳烃中C=C键有活化作用,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形成化学吸附;Pd基催化剂对烯烃有高的加氢活性,且双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优于单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表面有吸附氢的存在,但吸附氢是有一定限度的。烯烃的C=C双键加氢和芳烃的苯环加氢在贵金属Pd基催化剂上发生在相同的活性中心上,存在有竞争吸附作用,彼此间有较强的相互影响。
- 南军于海斌薛群山李永丹
- 关键词:贵金属催化剂芳烃
- 载体的酸性对贵金属加氢活性的影响
- <正>近年来,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能源效率也更加重视。降低油品中的芳烃含量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对柴油馏分芳烃饱和反应,酸性载体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表现了较高的活性和耐硫性。本文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以4,6-二甲基二苯并...
- 刘会茹张海娟李永丹
- 关键词:贵金属催化剂
- 文献传递
- Ni/SiO2催化剂制备方法对甲烷裂解制氢的影响
- 2004年
- 采用反向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分别制备了90%的Ni/SiO2催化剂,用XRD和TPR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热天平和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催化剂上甲烷裂解活性.反向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组分间作用弱、活性低、生成碳纳米纤维的生长形态为章鱼状.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组分间作用强烈、甲烷裂解活性高,生成鱼骨状结构的碳纳米纤维.
- 柳泉润李永丹王刚
- 关键词:甲烷裂解镍催化剂碳纳米纤维
- 柴油车排放的碳颗粒物微结构和化学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利用XPS,XRD,TG和DSC技术,对收集到的几种柴油车排气管内沉积的碳颗粒固体物进行了微结构与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化学构成上,柴油车排放的碳颗粒物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杂体系;在物理结构上,柴油车排放的碳颗粒物具有复杂多相的物理结构,不具有明显的晶型结构,属于具有严重结构缺陷的乱层石墨结构碳,是一种不稳定的结构。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的热分析表明,完全能够采用化学催化手段大幅减少柴油车排放颗粒物的数量。
- 豆立新沈健李永丹程魁玉王务林刘伯谭
- 关键词:柴油车碳颗粒物微结构
- 非晶态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和其在电催化氧还原合成H<Sub>2</Sub>O<Sub>2</Sub>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态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和其在电催化氧还原合成H<Sub>2</Sub>O<Sub>2</Sub>中的应用,所述非晶态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包括多孔碳PC和负载于所述多孔碳上的非晶态的金属氧化物MO<...
- 张翠娟吴泽坤李永丹
- 硫存在下Beta沸石负载钯催化剂上的芳烃加氢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采用浸渍和离子交换方法,制备了一系列H Beta沸石负载钯催化剂,并用XRD,N2吸附和氨程序升温脱附进行了表征。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在总压4MPa,270℃,液体空速为16h-1和硫的质量分数为100×10-6的条件下进行了四氢萘的加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钯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载体的硅铝比有关系。对Pd Beta25(25是硅铝比,下同)来说,离子交换(IE)催化剂的加氢活性高于对应的初湿浸渍(IWI)样品。对于所有离子交换催化剂,Pd Beta80(IE)在整个反应期间催化活性及抗硫性最好。Pd Beta25(IE)四氢萘的初始转化率高达77%,失活最快,8h降到10%;Pd Beta60(IE)初始转化率为60%,8h后为16%;Beta80负载催化剂最稳定,起始和8h后转化率分别为75%和55%。离子交换的Beta80负载Pd催化剂的优良催化活性可以归结为催化剂中有较高比例的中强和强酸性位的存在,尤其中强酸比例较高,同时较多中孔的存在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少量Al2O3的添加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活性。
- 刘大鹏卞俊杰李永丹
- 关键词:BETA沸石钯抗硫性
- 升温还原中高温变换催化剂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1990年
- 分析了高温变换催化剂在反应器中的操作过程,认为升温还原阶段是决定催化剂机械强度及其可靠性的关键阶段。采用Dn-饱和最优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升温还原中有关因素对催化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样的强度均值与主要操作条件存在简单的二次型关系,各主要操作条件均对强度有显著的影响,还原样的强度和磁化率呈明显的正相关,故可认为还原样强度及可靠性与还原深度有关。结果还表明,还原时期的操作条件对催化剂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因而还原的优化操作需同时考虑强度和活性的要求。
- 李永丹张鎏张继炎李玉敏王日杰
- 关键词:高温变换合成氨
- 一种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按照质量百分比由20-28%的氧化铜、0.5-15%的氧化镁和65-75%的铜锰氧化物组成,也可以由20-28%的氧化铜、2-8%的氧化镁、2-10%的氧化铝和65-...
- 李永丹陈鸿薛定
- 文献传递
- 非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对催化和反应工程的挑战
- 作为新型能量转换装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污染少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研究 [1].SOFC 除使用氢气作为燃料外,还可使用碳或碳氢化合物等非氢燃料,从而避免了氢气难以储存、成本高、安全性差等...
- 李永丹
-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直接碳燃料电池复合电解质碳材料碳氢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