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渊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涂料
  • 2篇聚氨酯
  • 2篇环氧
  • 2篇环氧粉末
  • 2篇环氧粉末涂料
  • 2篇粉末涂料
  • 1篇有机硅
  • 1篇有机硅改性
  • 1篇三聚氰胺
  • 1篇双氰胺
  • 1篇水性
  • 1篇水性UV
  • 1篇水性聚氨酯
  • 1篇塑料
  • 1篇泡沫塑料
  • 1篇氰胺
  • 1篇紫外光固化
  • 1篇阻燃
  • 1篇咪唑
  • 1篇无卤阻燃

机构

  • 4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曹有名
  • 4篇李文渊
  • 1篇周晓涛
  • 1篇周心其
  • 1篇刘桦

传媒

  • 1篇涂料工业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化学工程与技...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双氰胺/环氧粉末涂料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E-12环氧树脂为基础树脂、双氰胺(Dicy)为固化剂、2-甲基咪唑(2-MI)为促进剂,并配以其他助剂,经熔融共混制备出双氰胺/环氧粉末涂料。考察双氰胺、2-甲基咪唑用量对固化反应、涂膜附着力及耐冲击性的影响,并确定了两者的较佳用量。利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环氧/双氰胺/2-甲基咪唑体系的固化反应,并通过动力学分析得出了理论固化温度等固化动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得到了较好的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另外,根据Kissinger和Crane方程拟合了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涂膜附着力及耐冲击性随着双氰胺及2-甲基咪唑用量增加先提高后减小。双氰胺、2-甲基咪唑用量分别为环氧树脂用量的4.00%、0.40%时,体系固化温度较低,130.00°C下固化30 min所得涂膜综合性能最好。
李文渊曹有名
关键词:环氧双氰胺2-甲基咪唑粉末涂料
无卤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多元醇、二异氰酸酯、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A)等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得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研究了不同阻燃剂的用量对聚氨酯泡沫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拉伸强度随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和在500℃时的分解残留量均随复合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APP/MA复合阻燃剂的效果好于单组分APP。
刘桦曹有名周晓涛李文渊
关键词:聚氨酯泡沫阻燃聚磷酸铵三聚氰胺
有机硅改性水性UV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1000(PEG1000)、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等为原料,制备出UV固化的水性聚氨酯涂料(UV-WPU),同时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改性;研究了DMPA用量、有机硅用量、中和度等对乳液黏度和涂膜吸水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对聚氨酯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产物具有预期结果;随着羧酸根(–COOH)含量增加,乳液黏度增加,涂膜吸水率提高;有机硅改性提高了水性聚氨酯(WPU)体系交联密度,使得乳液黏度增加,涂膜吸水率下降,耐水性能提高。
李文渊曹有名周心其
关键词: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改性有机硅
低温固化环氧粉末涂料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用环氧树脂E12为基体,配合酚类固化剂及其他助剂,经熔融共混制备出低温固化环氧粉末涂料。考察了固化剂、促进剂用量等对体系固化性能、附着力及耐冲击性的影响,并通过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及红外光谱研究了酚羟基/环氧体系的固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用量增加,涂膜耐冲击性能先提高后减小;随着促进剂用量的增加,体系固化温度降低,附着力和耐冲击性提高。固化剂、促进剂最佳用量分别为环氧树脂E-12用量的20%和2.0%。
李文渊曹有名
关键词:环氧粉末涂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