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承道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大麦
  • 5篇杂种
  • 5篇杂种优势
  • 4篇育种
  • 4篇二棱大麦
  • 3篇三系配套
  • 2篇选育
  • 2篇三系选育
  • 2篇品种更替
  • 2篇抗病
  • 2篇花叶
  • 2篇花叶病
  • 2篇黄花叶病
  • 2篇基因
  • 1篇性状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性
  • 1篇选择育种
  • 1篇异交
  • 1篇异交结实

机构

  • 12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浙江农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3篇李承道
  • 6篇马俊虎
  • 6篇黄培忠
  • 6篇杜永芹
  • 5篇陈如梅
  • 4篇陈恭
  • 4篇秦国卫
  • 4篇刘玉芳
  • 3篇丁守仁
  • 2篇张国荣
  • 1篇陈昌斌

传媒

  • 6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世界农业
  • 1篇大麦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浙江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简报)被引量:2
1993年
雄性不育系在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其花粉败育过程有利于了解败育机理。
李承道杜永芹秦国卫陈恭陈昌斌张孝琪
关键词:大麦三系配套花粉败育细胞学
长江下游地区二棱大麦理想株型育种的分析被引量:5
1991年
以长江下游地区五十年代以来种植的15个二棱大麦代表品种为材料,研究理想株型育种的进展。结果表明,品种更替中,株高结构渐趋合理,株高构成指数(I_L)接近黄金分割值(0.618);较高的I_L值可作为大麦高产育种的选择指标;最后三叶变短、变小,单株叶面积下降,叶面积重心上移。近期高产品种叶片氮浓度、叶绿素a/b值较高,但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效率和最大叶面积指数均无显著改善。即品种的干物质生产能力没有提高。最后讨论了理想株型育种的选择指标。
李承道丁守仁叶选廉黄若平
关键词:大麦株型育种光合作用二棱大麦
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杂种优势研究初报
1991年
作物的杂种优势是普遍存在的,但杂种必须具有足够高的产量优势才能在生产中获得应用。自从Immer(1941)首次报道杂种大麦的产量优势为27%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Hagberg(1953)报道17个杂种大麦的产量优势为O,而Fejer(1976)报道冬性与春性大麦杂交的杂种优势超过100%。但大多数报道认为杂种大麦的产量优势为20—50%。然而,这些数据大多是在稀播单行种植条件下获得的。
李承道刘玉芳马俊虎秦国卫陈恭杜永芹
关键词:大麦杂种优势
大麦抗黄花叶病(BYMV)性在杂交后代中的稳定性初探被引量:1
1993年
1982年利用六棱抗大麦黄花叶病(Barley Yellow Mosaic Virus)品种鹿岛麦、嵊县无芒六棱、二棱耐病品种77-130,81-66,如东早3选盐选③作亲本杂交,选得F_5耐抗BYMV二棱品系1、2、3。分别混合繁殖增代,分世代室内保存。1988年F_(7~15)9个世代、1991年F_(8~19)12个世代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病圃进行抗病性鉴定。二年结果表明,感病对照品种株发病率均为100%,黄化分别为2级和3级;品系1各世代发病率为0.48%~2.68%;品系2为0%~1.75%,发病单株均未黄化;品系3未发病。耐、抗BYMV的品系抗病性不因世代增加而下降,耐、抗病性稳定。说明大麦抗BYMV育种是有效的。二年试验中,品系1、2的株发病率、感病对照品种的黄化程度不一致,前者由于1987年11月下旬气温偏高,降雨量较多,后者由于翌年1月上旬气温偏低;另外可能是因不同病圃病毒株系不同所造成。培育高抗品种选用适宜的抗源亲本是重要的。各世代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0.168,0.170,0.300)不显著。
秦国卫刘玉芳马俊虎陈恭杜永芹陈如梅李承道黄培忠
关键词:大麦黄花叶病抗病性杂交
大麦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和基因定位被引量:5
1993年
用大麦7条染色体标记性状的材料作父本,与自然突变雄性不育株90-0713和90-0732配置14个杂交组合。通过F_1和F_2代的性状表现研究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和基因定位。各组合的F_1代均可育,F_2代的可育株和不育株的分离符合3:1的比例,表明雄性不育性受隐性单基因控制。90-0713的雄性不育基因位于第1条染色体上与红茎基因(Rs)连锁遗传,其交换率为14.46±1.88%,而90-0732的雄性不育基因则位于第3条染色体上与黄条纹叶基因(yst)连锁遗传,其交换率为30.58±4.19%。
李承道黄培忠陈如梅马俊虎刘玉芳杜永芹陈恭秦国卫
关键词:大麦雄性不育基因
花药培养技术在杂交大麦三系选育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6年
以瑞典引进的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系为试材,与当地大麦品种(系)杂交,并于F1代进行花药培养。由花药培养再生的植株经加倍后,筛选出4个具开颖、抗大麦黄花叶病(BaYMV)的保持系93H2592、93H2593、93H2573、93H2574;培育出不育率在97.20%~98.48%的930753-1、930753-2、930753-3及930754-1四个不育系和恢复结实率大于95.00%的94H4771B2、94H0822B4二个恢复系。
杜永芹陈如梅张国荣黄培忠马俊虎李承道
关键词:大麦花药培养三系配套选择育种
长江中下游地区二棱大麦品种更替中产量及氮代谢特性的演变
1993年
自5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二棱大麦品种更替中,品种的产量平均每10年提高9.2%,但生物产量并没有增加,籽粒产量的增加主要是收获指数从0.31~0.35提高到0.44的结果。品种更替中,品种的有效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增加,氮素吸收能力增强,并能更有效地运转到籽粒中去。但每穗实粒数和单穗粒重下降。早期品种对氮肥反应敏感,利用氮素较经济;近期品种的耐肥性较强。品种对氮肥的反应与其硝酸还原酶的活力有关。最后讨论了该地区今后大麦高产育种的努力方向。
李承道丁守仁
关键词:大麦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进展被引量:6
1992年
本文综述了大麦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的杂种优势表现;异交结实性及其遗传变异和改良;雄性不育系的类型、特点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价值;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进展和问题。
李承道黄培忠
关键词:大麦杂种优势异交结实制种
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系选育被引量:1
1995年
本研究以引自瑞典的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为材料,用我国不同品种(系)与其测交,回文转育,结果筛选出932573、932574二个具开颖、抗大麦黄花叶病的保持系。育成了930753、930754二个自交不育率分别为98.17%和97.83%的不育系及948739、948718、948679、948720等4个恢复系。恢复结实率均在97%以上。
马俊虎黄培忠李承道杜永芹陈如梅张国荣
关键词:大麦杂种优势黄花叶病三系配套抗病育种
大麦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及基因效应分析被引量:4
1993年
用4×5双列杂交研究大麦各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及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各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均存在较大的变异,但以倒二、三、四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较强,而倒一和五节间的杂种优势较弱。节间长度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但加性效应更重要。平均显性度与杂种优势表现一致。控制倒一、二节间长度的有较多显性基因,而控制基部节间长度的隐性基因较多。除倒一节间长度与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外,其它各节间长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杂种亲本选配时,应注意控制中部节间的长度。
李承道黄培忠刘玉芳马俊虎陈如梅
关键词:大麦节间长度杂种优势基因效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