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德 作品数:45 被引量:164 H指数:7 供职机构: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新生儿肺炎患儿胃液解脲脲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8年 目的检测新生儿肺炎患儿胃液解脲脲原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5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和113例正常新生儿的胃液UU-DNA,比较胃液UU-DNA的阳性发生率,并分析其与早产儿新生儿肺炎的相关性。结果正常新生儿胃液UU-DNA的阳性检出率13.3%,新生儿肺炎胃液UU-DNA的阳性检出率36.0%,新生儿肺炎的胃液UU-DN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P<0.05);新生儿肺炎中,剖宫产患儿胃液UU-DNA阳性率为42.9%,阴道娩出患儿为31.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肺炎中,足月患儿胃液UU-DNA阳性率为31.4%,早产患儿则为4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肺炎UU阳性组与阴性组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胃液UU-DNA对诊治新生儿肺炎具有指导意义,且UU感染与早产儿新生儿肺炎密切相关。 陈雄毅 岑丽莲 梁文静 帅虎 李成德 谭振华关键词:新生儿肺炎 胃液 解脲脲原体 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B7-H3与IL-2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B7-H3与IL-21在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BV相关肝病121例,其中原发性肝癌50例作为肝癌组,良性组71例包括急性肝炎12例、慢性中至重度肝炎21例,肝硬化代偿期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18例;同期2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正常组。B7-H3和IL-21采用ELISA法检测,HBV-DNA定量运用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肝癌患者血清B7-H3和IL-21含量分别为(207.60±57.16)ng/ml和(2 357.28±805.01)pg/ml,均高于正常组(P<0.001)。相对正常对照而言,良性组中不同临床类型患者二者含量均升高明显(P<0.001)。在HBV相关肝病患者血清中,B7-H3与IL-21呈正相关;B7-H3与HBV DNA无相关性,而IL-21与HBV DNA是否复制有关,但与其复制水平高低无关。结论:B7-H3、IL-21在HBV相关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高。机体B7-H3、IL-21持续地高表达可能与患者疾病的发展、预后有关。 李成德 全毅 蔡健梅 吴小文 申学基 阮德斌 张琳 李海珠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IL-21 三种核酸提取方法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三种核酸提取方法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中的效果,为优化2019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20年2~3月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咽拭子共50份,作为研究对象。并选阳性标本一例,进行1:2、1:4、1:8、1:16、1:32、1:64、1:128、1:256比例稀释,获得不同浓度的新冠病毒标本。分别以柱提法、磁珠法和浓缩法三种方法提取病毒核酸(包括ORF1ab基因和N基因),并进行荧光RT-PCR扩增,根据扩增结果对三种方法的核酸提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用三种核酸提取方法对新冠病毒核酸ORF1ab基因的提取检出率和对实验室确认阳性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磁珠法最佳(P<0.05),对新冠病毒核酸N基因的提取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稀释倍数为1:64的阳性标本,三种提取方法提取到的ORF1ab基因Ct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提取到的N基因Ct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稀释倍数为1:128时,浓缩法提取不到ORF1ab基因和N基因,而柱提法和磁珠法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稀释倍数为1:256时,磁珠法仍可以提取到N基因。结论:磁珠法是快捷有效的核酸提取方法,即使在高倍稀释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较高的核酸提取率,并能实现自动化,避免了手工提取的误差,能为临床诊治提供一个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能适应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的筛查需求。 陈雄毅 周怡兴 陈世准 陈平 李成德 岑丽莲关键词:磁珠法 RT-PCR 肇庆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调查肇庆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状况及分布特点,分析其红细胞参数及血红蛋白电泳的特点,为更好的筛查和预防地贫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跨越断裂点多聚酶法链反应(gap-PCR)和PCR-膜反向点杂交(PCR-RDB)技术对经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的样本进行基因诊断。结果该人群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率35.4%(2523/7120),638例被确诊为地贫,其中α-地贫占59.9%(382/638),β-地贫占34.8%(222/638),αβ复合型地贫占5.3%(34/638)。结论肇庆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较高,但对地中海贫血的认知不高;复合型地贫多见,因此,应加强地贫宣教工作,重视该人群婚前和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和确诊。 黄晓佳 李成德 梅敏 申学基 冼光宇关键词:地中海贫血 携带率 基因诊断 红细胞参数 非小细胞肺癌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段、恶性肿瘤相关物质和癌胚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段(SGF)、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及癌胚抗原(CEA)三种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凝集法、生化显色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血清SGF、TSGF及CEA水平,比较不同的检测组合方式在NSCL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NSCLC Ⅰ~Ⅱ期与Ⅲ期间及Ⅲ期与Ⅳ期间S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F、TS.GF及CEA单项与SGF和TSGF组合检测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F和TSGF组合与SGF、TS—GF及CEA组合间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肿瘤标志物在NSCLC患者血清中均有较高表达,不同的组合检测中SGF与TSGF组合对NSCLC诊断优于其他组合。 李成德 李南洋 申学基 李海珠 梁莉红关键词: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 癌胚抗原 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07年7月~2008年6月ICU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使用MicroScan auto Scan-4型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脉冲凝胶电泳分析(pulse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PFGE)研究上述细菌的同源性。结果从47位患者中共分离出135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多重耐药有29株,分布在25位患者中(占比53.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好的敏感率67.7%。PFGE指纹图谱分成5个型(A-E型)。以A型、B型和C型为主,3名患者检出多个亚型。结论 ICU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存在多克隆株的交叉感染。PFGE是分子流行病学较好的基因分型方法,为流行感染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李南洋 陈捷 李成德 黄玉环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同源性 脉冲凝胶电泳 单克隆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初步评价单克隆抗体免疫比浊法(MAITA)检测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试剂盒,探讨Ang-2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LSI EP10-A2实验方案初步评价MAITA检测血清Ang-2的精密度、偏差、线性漂移、交叉污染等性能;测定153例健康者血清Ang-2水平建立参考值范围;测定156例(包括68例肺癌)患者的血清Ang-2和硫酸粘多糖片段(SGF)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Ang-2在肺癌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 三个异值样本的总不精密度和偏差中,低值拒绝,中、高值均可接受;截距、斜率和非线性差异均有显著性.Ang-2的参考值范围:(17.29±5.05)U/ml;肺癌的最佳诊断界限值为37.50 U/ml.肺癌患者血清Ang-2(48.34±15.29)U/ml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组[分别为(24.67±5.53)U/ml和(19.93±5.92)U/ml,P〈0.01].Ang-2与SGF联合检测肺癌患者的阳性率达95.59%.结论 MAITA检测血清Ang-2试剂盒符合CLSI EP10-A2文件要求,Ang-2在各期肺癌患者血清中有较高表达,与SGF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对肺癌的诊断. 李成德 李南洋 汤军宏 梁莉红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免疫比浊 血管生成素-2 肺癌 甲型流感患者感染初期血常规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了解甲型流感患者感染初期血常规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至今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感染初期的血常规指标。甲流感染组,其中H1N1 46例,H7N9 3例,H5N6 1例;细菌感染组36例;一般病毒感染组33例;30名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组。分析各组血常规指标。结果甲流感染组淋巴细胞比例(LY%)明显下降(P<0.05),血小板(PLT)数目显著减少(P<0.05);细菌感染组白细胞数目(WBC)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没显著变化;一般病毒感染组白细胞数目相对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结论甲型流感患者初期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血小板数目显著减少,可以与细菌感染组和一般病毒感染组相鉴别,有利于感染初期的鉴别诊断。 申学基 李成德 刘健 李海珠 吴小文 莫燕芳胃液潜血单克隆抗体法假阴性实例试验初探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针对胃液潜血单克隆抗体法假阴性实例进行初探试验。方法采用联苯胺和单克隆抗体两种方法,对1例经不同方法处理的胃液标本同步进行潜血试验。结果联苯胺法: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的各组标本,测得结果均呈强阳性至阳性。单克隆抗体法:原胃液标本测得阴性,稀释后的A1~3组均测得阴性,加入血红蛋白液后的B1~3组测得结果均为阳性,孵育12h后的C1~3组结果为弱阳性至阳性,孵育24h后的D1~3组结果为阴性至弱阳性,单纯血红蛋白组结果为阳性。结论该例胃液标本中存在内源或外源性物质,致使患者血红蛋白免疫原活性降低或丧失,导致临检胃液潜血单克隆抗体法多次呈假阴性结果。提示,临床检验中应注意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对可疑标本采用其他化学法复检,以求其真。 陈享 李成德关键词:胃液 潜血 单克隆 联苯胺 假阴性 肇庆地区人群中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肇庆地区人群中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及分布频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结合反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 239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包括209例杂合子占87.44%,21例双重杂合子占8.79%,9例纯合子占3.77%。其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CD 41-42,-TTCT;占50.96%。其余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位点有,-28,A-G;IVS-2nt 654,C→T;CD17,A-T和CD 71-72,+A;βECD26(G-A);CD27-28,+C;分别占14.56%、11.15%、6.51%、6.13%、4.21%和4.21%。结论肇庆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最常见的突变类型为CD41-42,-TTCT;双重杂合子及纯合子β-地中海贫血较多见。做好婚前、产前检查和遗传咨询,对预防β-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极有必要。 梁莉红 李成德 蔡健梅 梁结玲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 基因 突变 基因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