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军
-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xcimer laser epithelialkeratomile...
- 胡琦李雪吴琼李庆军
- 文献传递
- PRK矫治近视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评价PRK治疗近视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行PRK术患者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haze及干眼等情况。结果:共有168例(322眼)患者,平均年龄28±3.6岁,平均随访时间30.3...
- 李雪胡琦李庆军
- 文献传递
-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临床评价
-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7例(554眼)近视眼患者施行LASEK术,并观察术后裸眼视力及各种并发症...
- 李雪康杨李庆军
- 文献传递
- 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与眼压测量值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和眼压测量值的变化及角膜生物力学变化与眼压的相关性。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12月LASIK手术患者81例(162眼)。方法应用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er,NCT)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测量眼压。同时应用眼反应分析仪(ocular response analyzer,ORA)测量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模拟Goldmann眼压(Goldmann intraocular pressure,IOPg)和角膜补偿眼压(corneal-compens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cc)。比较手术前后各参数的变化并分析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变化与眼压测量值的相关性。主要指标手术前后NCT、IOPcc、IOPg、CH、CRF。结果 LASIK术后3个月CH、CRF、IOPcc、IOPg、NCT测量值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术后IOPcc与IOPg和NCT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CRF与△IOPcc、△IOPcc-IOPg和△IOPcc-△NCT均成负相关,△CH、△CRF与△IOPg和△NCT均成正相关(P<0.05);CH和CRF的减少量与眼压测量值下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和眼压测量值均较术前显著降低,眼压测量值下降与CH和CRF的减少量具有相关性,说明眼压下降的程度可能受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 隋丹丹胡琦吴琼李雪李庆军杨帆康杨杜春宇
- 关键词:眼压测量角膜生物力学眼反应分析仪
- 结膜囊联合瓣下冲洗预防LASIK早期角膜并发症
- 目的:探讨减少LASIK术后早期角膜并发症的冲洗法方法。方法:将LASIK术中,采用结膜囊联合角膜瓣下冲洗的365例(714眼),与采用常规冲洗法的463例(919眼)做比较,观察两组病例术中及术后角膜层间异物残
- 李雪吴琼李庆军
- 文献传递
- 近视眼患者诱导屈光参差对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屈光参差对40岁以上近视眼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探讨老视患者的屈光手术治疗。方法对40岁以上近视患者48例用综合验光仪完全矫正其屈光不正后,在单眼前加不同度数正球镜,诱导单纯近视性(+0.5D、+1.0D、+1.5D、+2.0D、+2.5D和+3.0D)屈光参差。测定诱导屈光参差后的远视力、双眼同时视、融像功能、立体视情况。结果诱导的屈光参差超过+1.5D时,欠矫眼的远视力、立体视、融像功能和同时视随着屈光参差度数的增加逐渐下降。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可引起中年近视患者双眼视功能异常,当屈光参差超过+1.5D时可引起双眼视功能急剧下降。大于40岁近视患者行屈光手术可留有小于+1.5D的近视性屈光参差,利于视近,且对高级视功能的影响不明显。
- 胡琦俞佳伟李雪李庆军
- 关键词:屈光参差视功能近视眼
- 两种激光疗法对高度近视视力恢复及角膜上皮修复的比较
- 2005年
- 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是一种新的屈光手术方法,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高度近视治疗视力恢复及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方法:2003-06/2004-09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视光中心分别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140例(272眼)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患者120例(229眼)进行6~12个月的术后观察。结果: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后36例(30%)出现疼痛、流泪、异物感等刺激症状,重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245眼(90.1%)裸眼视力在4.7以上,224眼(82.4%)在4.9以上。266眼(97.8%)矫正视力在4.7以上,249眼(91.5%)矫正视力达5.0。267眼(98.2%)达到术前预测视力,其中24眼(8.8%)超出了术前最好矫正视力。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197眼(86.0%)裸眼视力在4.7以上,170眼(74.2%)在4.9以上。220眼(96.1%)矫正视力在4.7以上,211眼(92.1%)矫正视力达5.0。225眼(98.3%)达到术前预测视力,其中36眼(15.7%)超出了术前最好矫正视力。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患者134眼(58.4%)角膜上皮术后3d完全修复,4眼(1.7%)角膜上皮术后7d完全修复。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1个月10眼(4.4%)出现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I级,8眼(3.5%)出现HazeⅡ级,其余患者无Haze出现。结论: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避免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缺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视眼治疗方法。
- 李雪胡琦杨晨霞李庆军
- 关键词:近视
- PAX6基因IVS10+1G》A新突变导致中国东北地区一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人类配对盒基因(paired-box gene 6,PAX6)基因编码一个转录因子,其异常会导致眼部虹膜组织发育异常,产生罕见的家族性先天性无虹膜疾病.通过分子遗传学分析,确定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先天性无虹膜家系PAX6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 对一个先天性无虹膜家系所有成员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采集该家系的2例患者和5名健康成员和100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AX6基因的第4至13外显子,直接测序法确定致病的基因突变,用单链构像多态性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并对对照者进行筛选.结果 该家系为位于PAX6基因第10外显子和第10内含子交界处的杂合突变(IVS10+1G>A),致使DNA剪接异常,使得PAX6基因的单倍剂量不足.结论 该家系先天性无虹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AX6基因是中国东北地区先天性无虹膜的致病基因,PAX6基因在眼部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发现了PAX6基因一个新的突变位点.
- 康杨原慧萍李雪李庆军吴琼胡琦
- 关键词:PAX6基因先天性无虹膜
- 屈光不正对视网膜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 目的:视网膜对比敏感度主要是测量视网膜到大脑视觉通路的视觉功能。本文是探讨屈光不正对视网膜对比敏感度检测的影响。
- 宫剑英周文艳李庆军
- 文献传递
- 两种激光疗法对高度近视视力恢复及角膜上皮修复的比较
- 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是一种新的屈光手术方法,观察LASE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
- 李雪胡琦李庆军
- 关键词:角膜切除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