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尧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细胞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4篇小鼠
  • 3篇炎症
  • 3篇炎症性
  • 3篇炎症性肠病
  • 3篇预后
  • 3篇肿瘤
  • 3篇老年
  • 3篇肠病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结石
  • 2篇胆总管
  • 2篇蛋白
  • 2篇引流
  • 2篇女性
  • 2篇腺肿瘤
  • 2篇淋巴

机构

  • 14篇北京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北京大学第五...

作者

  • 15篇李尧
  • 5篇缪刚
  • 5篇华彬
  • 4篇韦军民
  • 4篇宋京海
  • 3篇牛小娟
  • 3篇阎凯
  • 2篇李波
  • 2篇肖文政
  • 2篇陈剑
  • 2篇叶晓华
  • 2篇贺修文
  • 2篇陆旭
  • 2篇陈敏
  • 2篇安琦
  • 1篇王建业
  • 1篇安琦
  • 1篇许静涌
  • 1篇李强
  • 1篇赵艳阳

传媒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第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泌体递呈非编码RNA在乳腺癌耐药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而耐药性是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泌体是机体各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它们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在调节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外泌体与乳腺癌耐药的相关性成为研究热点,外泌体递呈的非编码RNA,如微小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环状RNA(circle RNA,circRNA)等,通过各种作用通路调控乳腺癌耐药。有望通过控制外泌体相关作用通路找到克服乳腺癌耐药的新靶点和新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外泌体非编码RNA与乳腺癌耐药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为乳腺癌耐药的干预靶标提供有益信息。
范蕾李尧华彬
关键词:外泌体非编码RNA乳腺癌耐药性
微切开取石治疗胆管结石的优越性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胆管微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优越性,进一步明确胆管取石后放置T管的适应范围。方法针对85例实施胆管微切开手术的患者,运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AdvantageWorkstationAW4.2~0.7sdc软件、术中胆管镜成像系统、图画等方法,对胆管微切开取石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系统性讨论。结果研究提示,绝大多数胆管结石患者的胆总管宽度在8mm以上,而胆管的宽度可能与结石的大小和多少相关。胆管宽度≥11mm(n=16)的MRCP结石影像面积较胆管宽度〈11mm(n=14)的MRCP结石影像面积显著性增大[(148-467)mm^2比(47±31)mm^2,P%0.05]。对于胆总管下段非游离、多发、结构致密结石,由于一次性彻底取石困难,需留置T管引流以备二次胆管镜检查。结论胆管微切开取石技术可避免大多数不必要的术后T管处理,尤其适合于早期诊断的胆管结石。T管引流多仅限于一次性彻底取石困难、病情复杂的患者。
缪刚李尧陈剑贺修文叶晓华陈敏韦军民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引流术
BARD1剪切变异体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中表达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黏液癌(以M表述)及浸润性导管癌(符合基底细胞样癌分子分型诊断标准:以D-B表述)标本中乳腺癌阻抑蛋白1关联RING蛋白1(BRCA1-associated RING domain,BARD1)剪切变异体表达水平的差异,结合术后随访结果,探讨BARD1基因在乳腺癌中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乳腺中心标本库储存的43例M标本及39例D-B标本提取的目的基因进行RT-PCR,对相应病例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患者术后每半年随访1次,记录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析BARD1基因的临床意义。结果在所有标本中共发现4种BARD1基因的转录产物:全长BARD1基因(full lenth,Fl),剪切变异体γ、δ和ε,其中Fl在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剪切变异体δ和ε在M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D-B(P〈0.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在D-B中BARD1蛋白阳性细胞比率显著高于M(P〈0.005),两种癌组织中蛋白均异位表达于细胞质中;BARD1剪切变异体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差的因素有关(P〈0.05)。研究病例术后随访36~70个月,单因素分析发现,剪切变异体ε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术后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缩短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 BARD1剪切变异体在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与正常组织细胞相比,BARD1剪切变异体异位表达在肿瘤细胞质中;剪切变异体δ和ε与乳腺癌预后差的因素相关,并且剪切变异体ε阳性表达的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显著缩短。因此BARD1剪切变异体的异常表达或许影响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进而影响乳腺癌的预后。
华彬李尧肖文政陆旭李波
关键词:乳腺癌黏液癌浸润性导管癌预后
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相关分子1在炎症性肠病小鼠不同部位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相关分子(TIM)1在炎症性肠病小鼠不同部位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20只雄性BALB/C小鼠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只.观察组饮用4%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10 d诱发急性结肠炎,对照组小鼠以蒸馏水饲喂10 d.记录2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提取外周血、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及肠黏膜固有层的淋巴细胞,并予计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的亚群比例及不同部位淋巴细胞中TIM-1表达情况.结果 第10天时,观察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84.8±9.1)%比(114.6±9.3)%],观察组小鼠的DAI、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脾脏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1.2±0.8)分比(0.0±0.0)分、(8.8±0.8)分比(0.0±0.0)分、(93.6±21.9)×106个比(53.3 ±11.9) ×106个;(5.6±1.2)×106个比(2.1±0.5)×106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肠系膜淋巴结中和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计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脾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IM-1+/CD4+和TIM-1 +/CD8+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TIM-1 +/B220+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233±0.005)%比(60.164 ±0.109)%,P<0.05].结论 在DS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模型中,急性期脾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升高,TIM-1在急性期阶段外周血中B细胞上表达明显升高.
安琦牛小娟阎凯李尧汪欣宋京海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辅助性T淋巴细胞
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2023年
目的以年龄分组方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医院甲状腺外科的652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90例)、中年组(40~59岁,359例)和青年组(<40岁,203例),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组年龄患者的临床特点、超声特征及侵袭性相关因素。结果与中、青年组相比,PTC老年患者中微小癌比例更高(75.6%,75.2%,61.4%,χ^(2)=13.054,P=0.001),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更少(24.4%,34.3%,58.1%,χ^(2)=41.650,P<0.001),转移淋巴结的比例更低(0.08,0.14,0.24,χ^(2)=40.618,P<0.001),不同年龄组肿瘤位置及腺外侵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56%,36.2%,38.4%,χ^(2)=0.959,P=0.545)。结论与中、青年组相比,PTC在老年人群中呈现侵袭性低的特点。在积极手术治疗的同时,对于具有低风险临床特点的老年患者,经综合评估后是否可选择谨慎观察或姑息性治疗的诊疗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煦慧子蔚田王飞亮窦赟喆李建坤王冬冬闫安李尧缪刚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老年与非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因素的差异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与非老年患者对比,分析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1975—2015年共8606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信息,将65岁及以上的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以下的患者分为非老年组。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总生存(OS)和乳腺癌特异性生存(BCSS)曲线,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OS和BCSS的因素。结果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乳腺癌患者中白种人、丧偶、居住在非大都市的人口更多,家庭中位年收入更低,组织学分级更低,临床分期更早,雌激素(ER)和孕激素(PR)受体阳性占比更高,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比例更低,选择标准治疗的人更少(均P<0.001)。相较非老年组,老年组患者的预后更差,全因死亡风险和乳腺癌特异死亡风险更高(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接受标准治疗对老年患者OS和BCSS均为保护因素。结论本组老年乳腺癌患者具有临床分期早,组织学分级低,ER、PR阳性比例高,HER2阳性比例低的特点。OS和BCSS均显著差于非老年组患者,分析显示治疗不及时不标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需临床医生给予关注。
范蕾黄纪程李尧华彬
关键词:SEER预后
肿瘤恶病质的肌肉线粒体改变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肿瘤恶病质是一种继发于恶性肿瘤的以营养消耗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肌肉线粒体改变在肿瘤恶病质导致的骨骼肌萎缩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线粒体结构改变、生物发生改变、动力学改变、线粒体自噬改变以及线粒体代谢功能改变等。以线粒体改变为切入点干预肿瘤恶病质的发生与发展,有望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成为该领域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新方向。
胡宜福李尧许静涌
关键词:肿瘤恶病质肌肉线粒体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BALB/c小鼠肠炎模型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利用BALB/c小鼠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肠炎模型,分析其免疫特点。方法对BALB/c小鼠连续应用4%DSS9d,建立肠炎急性期模型。恢复饮用水7d,建立肠炎恢复期模型。定期称重,观察病理标本,测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外周血和结肠固有层淋巴细胞的数目、亚群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DSS引起脾脏[(90.1±15.2)×10^6个比(49.8±17.1)×10^6个,P〈0.01]和肠系膜淋巴结[MLN,(15.9±3.0)×10^6个比(5.5±2.2)×10^6个,P〈0.05]淋巴细胞数目下降,脾脏(1.7±0.2比2.8±0.7,P〈0.01)和MLN(2.5±0.5比4.0±0.5,P〈0.01)中CD4^±/CD8^±比例上升,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IL)-2[脾脏:(3.9±0.7)ng/ml比(1.3±0.2)ng/ml,P〈0.01;肠黏膜固有层(CLP):(41.7±8.3)ng/ml比(2.0±0.2)ng/ml,P〈0.01]和干扰素(IFN)-γ[脾脏:(12.7±1.7)ng/ml比(6.8±0.8)ng/ml,P〈0.01,CLP:(47.9±6.2)ng/ml比(17.2±3.3)ng/ml,P〈0.01]分泌减少,而对IL4和IL-10细胞因子分泌没有显著影响。DSS可抑制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促进MLN淋巴细胞凋亡。结论DSS能够引起BALB/c小鼠Th1/Th2失衡,改变肠道和全身的免疫状态。
阎凯宋京海牛小娟安琦李尧石文征王建业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葡聚糖硫酸钠
细胞外基质通过调节α3整合素的表达促进小鼠胰岛存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确定重组基底膜提取物(BME)作为细胞外基质促进体外胰岛存活的分子通路。方法分离提纯小鼠胰岛并植入BME凝胶体外培养。蛋白印迹法检测Caspase-3,α1、α5整合素,胰岛功能相关蛋白PDX-1,信号传导相关蛋白Akt、FAK、Erk等的表达。结果研究显示BME可预防胰岛凋亡的发生。和未处理胰岛相比,胰岛植入BME后的Caspase-3表达水平下降和磷酸化Akt表达增加。此外,α3整合素的表达、FAK蛋白水平、磷酸化FAK的表达也显著提高。PDX-1和磷酸化Erk在培养48h时间点的表达显著增加,显示了BME对体外胰岛保存起到了正性调节的作用。结论胰岛体外BME包埋培养可以上调α3整合素及其下游信号转导,以提高其生存能力和胰岛细胞的功能。
缪刚赵艳阳李尧蔡建平黎健韦军民
关键词:胰岛细胞外基质
结直肠癌CD133^+细胞定量评估的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CD133+结直肠癌干细胞与肿瘤增殖、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取得术后新鲜的结直肠癌组织后,立刻进行清洗、消化、培养等过程,得到了具有活性的原代结直肠癌单细胞。特异性抗体CD133标记后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癌干细胞分布比例。癌组织同时进行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确定增殖蛋白Ki-67、抑制肿瘤转移相关蛋白e-cadherin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原代细胞分离、纯化和检测技术简明可行,所得数据客观准确。研究病例按照CD133+癌干细胞比例≥3%和<3%分成两组。结果显示CD133+癌干细胞≥3%组在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有增大和增多趋势;肿瘤增殖特异性蛋白Ki-67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抑制肿瘤转移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降低。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套可行性高的结直肠癌CD133+干细胞准确定量评估系统。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准确定量检测可以作为评估患者预后和化疗敏感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技术也为进一步提纯结直肠癌干细胞,并且最终研究对此靶点的攻击提供了平台。
缪刚李尧赵艳阳黄美雄韦军民
关键词:结直肠癌CD133肝癌干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