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探讨被引量:29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 194例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血糖、尿素氮、肌酐等。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 13 2例计算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采用SAS软件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正常对照组则明显低于冠心病组 ;而心绞痛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无显著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 (r =0 .76,P <0 0 0 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剔除了其它常见影响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有显著性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促使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因素 ;随着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罹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 李秀昌胡燕燕张运李继福李华傅善基陈玉国
- 关键词:高半胱氨酸冠状动脉疾病高压液相色谱法冠心病
-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基因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与意义
- 2006年
-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基因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半定量检测MCM5mRNA和MCM5蛋白在正常卵巢、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CM5mRNA和蛋白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趋势是一致的,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和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5mRNA和蛋白在不同年龄组、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M5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随组织学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在低分化(G3)上皮性癌中的表达高于高分化(G1)和中分化(G2)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M5的表达可能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可能做为新的卵巢肿瘤增生标志物。
- 钟艳慧杨兴升曲迅李华刘洁崔保霞
- 关键词: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卵巢肿瘤基因表达
- CYP1A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基因MspI位点和Ile-Val位点多态性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技术检测84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和66例对照者CYP1A1基因MspI位点和Ile-Val位点的多态性。结果Ile-Val三种多态基因型在对照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分布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Ile/Val和Val/Val基因型在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Ile/Ile基因型相比,Ile/Val基因型个体发生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对危险度(OR)是2.6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spI位点的多态性在对照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A1基因第7外显子的Ile/Val基因型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有关,可以作为子宫内膜腺癌易感人群筛查的重要指标,MspI位点多态性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无相关性。
- 李华杨兴升曲迅钟艳慧刘洁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细胞色素P4501A1多态性
- 雌激素代谢基因CYP17和COMT单核苷酸多态与子宫内膜腺癌风险的关系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参与雌激素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c17(CYP17)和雌激素代谢解毒的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检测80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和84例对照者的CYP17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34 bp处的T/C多态及COMT基因第四外显子第158位密码子Val/Met多态。结果:A1/A1、A1/A2、A2/A2三种多态基因型在对照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1/A1和A1/A2基因型在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腺癌组A1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2/A2基因型相比,A1/A1基因型个体和A1/A2基因型个体发生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是3.152和2.69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MT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7基因MspAI1位点的A1/A1和A1/A2基因型及A1等位基因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子宫内膜腺癌易感人群筛查的重要指标,而COM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腺癌风险无相关性。
- 刘洁杨兴升曲迅李华钟艳慧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病变组织中CD146的表达及意义
- 2006年
-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包括完全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病变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CD146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80例完全性葡萄胎、37例侵蚀性葡萄胎、39例绒毛膜癌患者病变组织中CD146的表达,与30例正常胎盘绒毛中CD146的表达作比较。结果完全性葡萄胎恶变者CD146的表达较正常胎盘绒毛和完全性葡萄胎未恶变者显著增强(P均<0.01);CD146预测完全性葡萄胎恶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1.05%和78.57%。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组织中CD146的表达较完全性葡萄胎显著增强(P均<0.01)。CD146在滋养细胞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晚期的表达显著强于早期(P<0.01),且预后高危者CD146表达显著强于低危者(P<0.01)。结论CD146对完全性葡萄胎恶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表达与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
- 蒋雪梅杨兴升张珂申爱方李华
-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绒毛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