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标

作品数:26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冶金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电解
  • 9篇铜电解
  • 6篇冶炼
  • 6篇熔炼
  • 6篇闪速熔炼
  • 6篇铜闪速熔炼
  • 5篇转炉
  • 5篇转炉吹炼
  • 5篇吹炼
  • 4篇冶炼终点
  • 4篇铜转炉
  • 4篇图像
  • 4篇
  • 4篇FLUENT
  • 3篇电积
  • 3篇数值模拟
  • 3篇铜电解液
  • 3篇值模拟
  • 2篇电解精炼
  • 2篇原位生成

机构

  • 19篇金隆铜业有限...
  • 14篇江西理工大学
  • 4篇铜陵有色金属...

作者

  • 26篇李俊标
  • 11篇黄金堤
  • 10篇李明周
  • 9篇童长仁
  • 3篇汪金良
  • 3篇李敬忠
  • 3篇苏峰
  • 2篇徐志峰
  • 2篇沙德春
  • 2篇周忠
  • 2篇王凤阳
  • 1篇张文海

传媒

  • 6篇有色金属(冶...
  • 3篇铜业工程
  • 1篇世界有色金属
  • 1篇山西冶金
  • 1篇能源研究与管...
  • 1篇有色金属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极板转运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阴极板转运装置,第一排输送线路的下游端设有抓取转位机构和支架,抓取转位机构衔接列输送线路,抓取转位机构的底部设有在竖直方向移动的抓取单元,抓取单元勾住第一排输送线路上的阴极板的导电杆,通过水平、竖直位移将...
李俊标 谢中建 郑雄 崔平 杨其明
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铜转炉吹炼造渣期终点智能判断与校验方法
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铜转炉吹炼造渣期终点智能判断与校验方法,首先对获取的吹炼渣图像、炉口火焰图像进行预处理,再利用VGG16网络构建迁移学习模型以预测出转炉吹炼渣后期图像;而后提取转炉吹炼渣后期图像特征信息作为支持向量机预...
李明周张冉黄金堤童长仁刘付朋钟立桦何发友李俊标
粗硫酸镍提取工艺及生产实践被引量:5
2014年
介绍金隆公司真空蒸发浓缩结晶法生产粗硫酸镍在铜电解液净化过程中的应用,着重论述了该工艺的原理、控制方法、操作参数的确定、工艺流程、基本设备配置以及生产运行情况等,同时对该工艺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苏峰李敬忠李俊标周忠
基于模式识别的铜转炉吹炼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方法及系统
基于模式识别的铜转炉吹炼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方法,首先对获取的粗铜图像进行预处理,再利用VGG16网络构建造铜期吹炼状态识别模型以预测出转炉吹炼后期粗铜图像;而后提取转炉吹炼后期粗铜图像特征信息作为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的输入...
李明周张冉黄金堤童长仁刘付朋钟立桦何发友李俊标
萃取法回收铜电解液中锑铋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2017年
以铜电解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相组成(N1923+磺化煤油+异辛醇)的萃取体系,物质A酸性络合反萃体系对铜电解液中锑铋回收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工艺参数,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结果表明,锑铋萃取率分别达84.1%和98.1%,锑铋反萃率分别达95.7%和90.6%,且不造成铜损失,对电解工艺无不良影响。
李俊标李敬忠苏峰周忠沙德春
关键词:铜电解液N1923
基于模式识别的铜转炉吹炼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方法
基于模式识别的铜转炉吹炼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方法,首先对获取的粗铜图像进行预处理,再利用VGG16网络构建造铜期吹炼状态识别模型以预测出转炉吹炼后期粗铜图像;而后提取转炉吹炼后期粗铜图像特征信息作为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的输入...
李明周张冉黄金堤童长仁刘付朋钟立桦何发友李俊标
文献传递
一种从铜电解液除去砷、锑、铋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铜电解液除去砷、锑、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热碱活化的方式将钛或锆化合物转变为不溶于水且具有活性的钛酸盐或锆酸盐作为活性除杂剂,再利用其在铜电解液中与酸作用原位生成水合氧化物,同时将砷、锑、铋等杂质共沉淀脱...
徐志峰李俊标曹才放杨利群杨亮苏峰王放周忠
文献传递
氧化矿添加下铜闪速熔炼过程热力学仿真分析
2025年
针对氧化矿添加下铜闪速熔炼过程特性变化不明的难题,采用构建的铜闪速熔炼过程多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及计算系统,考察氧化铜精矿添加率和组分含量对主要技术指标、产物组分含量以及过程热量控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氧化铜精矿可有效提升铜锍品位,减少高熔点炉渣生成,但过量添加会导致能耗增加和炉况恶化。综合分析后,建议控制添加率在8%左右,同时入炉添加氧化铜精矿组分含量控制在合适范围,如Cu品位高于25%,FeO含量大于5%,S含量小于0.9%,SiO2含量低于30%,从而确保良好产品质量和主要技术指标。
冯雨辰李明周道永琪黄金堤谢剑才李俊标
关键词:氧化矿铜闪速熔炼
电积槽盖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积槽盖,包括整体为槽型的槽盖本体,所述槽盖本体槽口为长方形且大小与单个电积槽槽口大小相适应,槽盖本体外壁上对称设有至少两个抓握部供人手抓握。采用上述方案,每个电积槽都单独制作一个槽盖...
李俊标陈世晖邹贤占康乐周忠吴俊魏贤勇
基于Rand-MQC耦合算法的高强度铜闪速熔炼多相平衡热力学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最小自由能原理和修正准化学溶液理论,采用Rand-MQC耦合算法,建立了高强度铜闪速熔炼多相平衡热力学分析数学模型,依此模型对某典型高强度生产工况进行了实例计算,并考察了吨矿氧和熔剂率对平衡产物组元活度及其含量的影响。实例计算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铜锍和炉渣相组成模型计算误差均在2%以下,接近生产测量值;为获得高铜锍品位且能较好控制渣含铜和渣中铁硅比,建议吨矿氧和熔剂率分别控制在215m3/t和11%左右。
李明周童长仁汪金良黄金堤李俊标
关键词:闪速熔炼热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