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海南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发病动态及流行特征,评价2008年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在海南省使用的甲肝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预防接种实施和控制提供策略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以来不同时期海南省甲肝疫情、人口统计和接种资料及2010—2014年甲肝疫苗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资料,从甲肝发病率、疫苗保护率、异常反应发生率、临床类型等流行病学指标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海南省2005—2014年甲肝发病率为1.04/10万~11.35/10万,年均发病率为4.20/10万;2005—2007年甲肝疫苗未纳入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时期,共报告甲肝2 173例,总报告发病率8.69/10万;2008—2010年甲肝减毒活疫苗分地区纳入EPI过渡时期,共报告甲肝893例,总报告发病率为3.38/10万;2011—2014年甲肝减毒活疫苗完全纳入EPI期,共报告甲肝538例,总报告发病率为1.48/10万;2010—2014年甲肝疫苗年均接种率为99.67%,年均保护率为99.97%;2008—2014年海南省5岁以下儿童甲肝发病率与甲肝疫苗接种率呈高度负相关(r=-0.862)。接种甲肝疫苗后报告AEFI病例179例,其中减毒活疫苗169例,总发生率为2.65/万;灭活疫苗10例,总发生率为1.52/万;两者以一般反应(发热/红肿/硬结),绝大多数反应均为一过性;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皮疹,严重异常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紫癜发生率等发生率均为0.03/万~0.06/万。结论海南省将甲肝减毒活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推广应用效果显著,两种工艺甲肝疫苗安全性均较高,可继续推广应用。
目的分析海南省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以下简称AEFI)监测和与处置情况,为今后大型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或应急免疫活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全省建立疑似病例救治绿色通道,所有疑似病例通过全省AEFI监测系统上报,同时送定点医院免费救治,及时进行调查诊断,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EFI个案数据,评价处置效果。结果本次强化免疫共监测报告AEFI 573例,报告发生率为7.41/万;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4.70/万,异常反应为1.42/万,偶合症为1.09/万;76.79%AEFI在接种后24h内发生,就诊后24h内报告率达94.07%,报告后48h内调查率达99.65%。86.4%异常反应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皮疹,发生率为1.07/万;其它较严重反应为过敏性紫癜、脓疱疹、热性惊厥、血管性水肿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率分别为0.03/万、0.03/万、0.02/万、0.01/万和0.01/万。15例严重的AEFI中,异常反应9例,占60%,偶合症4例,不明原因2例;除一例偶合病毒性心肌炎死亡外,其它均治愈或好转。结论强化免疫活动建立敏感的AEFI监测系统、医疗机构绿色救治通道、及时处置AEFI病例非常关键,针对不明原因的、偶合症的病例需进一步实验室诊断准备,才能保证强化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