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阳

作品数:55 被引量:431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美国福特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经济管理
  • 25篇社会学
  • 7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7篇人类学
  • 8篇法律
  • 7篇法律人
  • 7篇法律人类学
  • 7篇本体论
  • 6篇地势
  • 5篇民族志
  • 5篇本体论转向
  • 4篇滇池
  • 4篇语言
  • 4篇语言视角
  • 4篇政治
  • 4篇进路
  • 4篇城市
  • 3篇社会人类学
  • 3篇贫困
  • 3篇主义
  • 3篇自治
  • 3篇乡村
  • 3篇乡绅

机构

  • 52篇北京大学
  • 6篇云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天津财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哥本哈根大学

作者

  • 52篇朱晓阳
  • 2篇谭颖
  • 2篇孙超
  • 1篇卢晖临
  • 1篇杨宇振
  • 1篇鲁安东
  • 1篇孙静
  • 1篇江湄
  • 1篇向伟
  • 1篇杨辰
  • 1篇渠敬东
  • 1篇王铭铭
  • 1篇张晓春
  • 1篇邓小南
  • 1篇佟新
  • 1篇张志强
  • 1篇杨圣敏
  • 1篇孙东波
  • 1篇尤陈俊
  • 1篇谭刚毅

传媒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法律和社会科...
  • 4篇开放时代
  • 4篇原生态民族文...
  • 3篇社会学研究
  • 3篇金融博览
  • 3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民族艺术
  • 2篇文化纵横
  • 1篇新视野
  • 1篇社会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民族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思想战线
  • 1篇滇池
  • 1篇建筑创作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作为社会学∕人类学概念的“家园”被引量:17
2015年
文章讨论了国内社会学与人类学界新近引入的"家园"概念,对其学科定义、整体性视角、地方性外延、与物质生存资源的紧密关系,以及家园边界与认同等学术内涵进行了一一剖析。指出了"家园"概念的三方面理论意义——中国人世界观体系的本土化表达、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和主体性表达、对家园变迁所致社会问题的解释。文章最后对"家园"概念与近似的"社区"概念进行了辨析。
李晓非朱晓阳
关键词:家园
地势、民族志和“本体论转向”的人类学被引量:51
2015年
在中国,两种城市化现象凸显出"地势"与城市化中的政治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强调,可延伸至地势学与人类学中"本体论转向"关系之探讨,并从"非认识论相对主义"的视角来理解地势学。以与地势相关的"地势政治学",尤其是"势力"概念为基础,引入"栖居"和"彻底解释",可作为理解地势学的方法论路径。由此,当地势学成为有本体意义的概念时,人类学民族志不再仅是一种"方法"或工具,而是一种集实践、理论和写作表达为一体的综合知识。
朱晓阳
关键词:地势本体论转向栖居
施惠原则、垒大户与猫鼠共识被引量:12
2004年
本文以反贫困的小额信贷活动中经常遭遇的"垒大户"现象为切入点,对穷人的"责任感"问题进行解释,认为不同理解的背后暗含着与跨范式沟通相关的障碍。从这一点出发,本文引用戴维森的"施惠原则"。作者提出,中国的反贫困操作者(主要指NGO们)在试图沟通农户和外国捐助机构之间的理解鸿沟时,扮演的角色是在猫、鼠之间来回变换。在充当尴尬的猫鼠双身动物之时,反贫困领域的NGO们缺乏的是对一些基本问题的基于整体信念和相应规范的重新解释。
朱晓阳
关键词:反贫困小额信贷沟通穷人责任感
“误读”法律与秩序建成:国有企业改制的案例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材料,对国有企业改制期间的职工代表大会职能及其在集体性行动中的意义进行文化解释,发现在这一过程中行动者和地方政府依据地方尺度“集体误读”国家的法律规范。本文以解释人类学的近经验/远经验并置讨论方法,解释与地方性规范建构有关的集体行动者动机类型符号,指出以误读法律为外貌的互动过程,体现出深入人心的价值和信念决定着人们读解和选择使用法律规范。这种“误读”导致企业治理结构的多样性,并有助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地方社会秩序的维护。
朱晓阳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解释人类学文化解释动机类型集体性
中国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及本体政治指向被引量:38
2021年
本文以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为背景和对话对象,讨论与此现象有关的中国人类学及其实践指向。本文对本体论进路的选择性梳理体现出中国人类学在这一多源思潮中的特别视角。本文认为,本体论转向是由多来源的实践活动引发的运动,本体政治以及当下的积极行动人类学或直接行动是其在现实层面的回响。本文最后讨论中国人类学的本体论视野,强调中国的本体论人类学研究具有自己的知识来源和实践动力。文章以日常语言视角下的地势研究为例,讨论这一论说与金岳霖日常语言实在论的契合及其与当代日常语言哲学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对当下的人类学学者来说,更重要的是以本体感知去看见传统人类学的"事情"。
朱晓阳
关键词:本体论转向
乡绅、“废墟”和自治被引量:11
2016年
从人类学的"政治"着眼,滇池东岸小村案例中有三种现象值得讨论:其一,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侵入农民社区,与此同时,"传统"通过国家势力延承并复兴;其二,国家将基层社会空间纳入囊中时,非国家势力却有相当的机会在其中经营出类同"无人区"的地盘;其三,依凭"地势",利用国家和"传统"资源,"士绅"得以涌现。本文将分别描述这些现象,并将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小村最近一些年的"地势"相联系。
朱晓阳
关键词:乡绅自治地势废墟
昆明尚义街6号 遥远年代的傲慢与孤独
2015年
一、爱文学就是朋友:来我家玩嘛 张庆国(以下简称张):这个谈话栏目我做了将近10年,反响一直很好,但昆明尚义街老友还没有访谈过,我想做,又犹豫,比如于坚,你想想于坚跟我几十年的老朋友太熟了,又都在昆明,我来向他提问,感觉太假了,不行。我的谈话对象要是陌生人才好做,比如前两个月我在北京做的严歌苓访谈,就效果很好。那天在于坚的昆明高黎贡奖会场见到你,我忽然觉得可以跟你吹一下。你从年轻时就东跑西跑,后来出国好久,回来在北京大学教书,我俩很熟,但毕竞不常见面,吹一下会有感觉的。这样吧,我们先从你跟于坚的友谊开始聊,当年我们昆明这帮尚义街6号老友中,你和于坚应该是最早的朋友,你们两个大学前就认识了?
朱晓阳张庆国
关键词:孤独傲慢谈话栏目谈话对象
对话朱晓阳:法学遇上人类学被引量:1
2016年
一、法律研究与人类学方法侯猛:朱老师好.今天我们几个来和您对话,主要是想谈谈法律人类学的研究现状。考虑到我们的对话,将来整理后是给《法律和社会科学》的读者。他们可能还不熟悉您。所以,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您。朱老师的人生经历丰富,早年下乡插队做过知青,大学时代热爱诗歌办过油印诗刊,后来去新疆支教,然后辗转在电视台。
侯猛朱晓阳孙超杨锦程尤陈俊
关键词:法律人类学支教民族志大学时代应用人类学
林权与地志:云南新村个案被引量:9
2009年
文章讨论的内容属于森林"产权"的范围。但是这里将不从国家法的产权定义开始。相反,从一个村庄的生活世界之地志特征(topographic features)出发。基于民族志调查的材料,文章表明:一方面"村规民约"支配着地方的林权制度模式,另一方面也影响基层对国家政策规范的读解。在描述了这些与历史和社会空间相联系的地方"法"的生成以后,文章提出研究必须以直面传统与现代性相互"共度"的主动思路来理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国家治理,以及建构社会理论。
朱晓阳
关键词:林权法律人类学
乡村建设的滇池东岸之路——社会人类学本体政治进路的案例
2023年
以滇池东岸宏仁村的社区建设为分析对象,讨论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中的社区动力和研究者“介入”的撬动点,以此呼唤乡土建设中的“社区力量”。从宏仁村进行的“保新村”“修复村庙”“拆迁直播”活动中,发现具有地势意义的场所是研究者介入活动的中心;自然村组作为研究者介入的单位体现了这个单位的“社区”价值。
李伟华朱晓阳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