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博钰
-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3
- 2019年
-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ADH)或类样物质分泌增加或活性增强,从而引起尿钠排泄增多,尿渗透压明显升高,产生稀释性低钠血症的临床病理状态。本文报道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SIADH的临床病例,拓宽了难以纠正的低钠血症的治疗思路。
- 娄妍余旭孙心怡朱博钰查敏叶丽芳
-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低钠血症托伐普坦病例报告
- 测定血清外泌体中基因表达水平的试剂盒及其在制备糖尿病肾病疾病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测定血清外泌体中基因表达水平的试剂盒及其在制备糖尿病肾病疾病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外泌体中基因,为hsa‑miR‑296‑5p或mmu‑miR‑296‑5p;本发明试剂盒通过测定hsa‑miR‑296‑5p...
- 刘苏余江毅刘敬顺陈轼朱博钰徐巍龙
- 文献传递
- 刘海燕主任中医师应用当归六黄汤治疗汗证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当归六黄汤加减方治疗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收集刘海燕主任中医师471例门诊汗证(自汗、盗汗、自盗汗)辨证以阴虚火旺证为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AS 9.4.1建立和管理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71例患者经过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21%,治疗后汗症评分平均降低3.47分,经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起效时间最短1 d,平均9.28 d。自汗、盗汗、自盗汗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汗证阴虚火旺证疗效确切,辨证是关键,不仅限于阴虚盗汗之证。
- 朱博钰刘海燕
- 关键词:当归六黄汤汗证阴虚火旺证
- “芪葵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1例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芪葵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尿白蛋白及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加用芪葵颗粒口服,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肌酐比值(u MCP-1/C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CR、UAER、u MCP-1/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芪葵颗粒可显著降低早期DN脾肾亏虚、湿瘀阻络证患者尿白蛋白水平,其机制可能为通过降低MCP-1,改善肾小球炎症状态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 黄莉吉余江毅朱博钰王丽娟曹雯胡咏新谢绍锋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健脾益肾
- 芪葵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及人系膜细胞MCP-1表达的影响
- 目的:观察芪葵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及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以及芪葵颗粒对高糖培养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芪葵颗粒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内试验:通过...
- 朱博钰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大鼠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
- 文献传递
- 运用益气养阴、解毒散结法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被引量:8
- 2021年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学将其多归属为"息贲""肺壅""息积""肺积""癖结""肺疽"等范畴。认为气阴亏耗、痰瘀互结、癌毒阻肺是肺癌致病的主要病机,因而确立益气养阴扶正、解毒散结祛邪的治则,治疗上提倡"扶阳化气消阴积"的治疗方法,并形成多法并举、证机互参、整体调治、兼顾变证的诊疗思路,及善用虫药、巧用对药、多用经方、平补缓图、顺应四时的用药特色。
- 郁文越王谦朱博钰季娟娟朱佳
- 关键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益气养阴解毒散结
- 测定血清外泌体中基因表达水平的试剂盒及其在制备糖尿病肾病疾病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测定血清外泌体中基因表达水平的试剂盒及其在制备糖尿病肾病疾病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外泌体中基因,为hsa‑miR‑296‑5p或mmu‑miR‑296‑5p;本发明试剂盒通过测定hsa‑miR‑296‑5p...
- 刘苏余江毅刘敬顺陈轼朱博钰徐巍龙
- 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DN目前已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控制和延缓DN的发展是关系到ESRD防治的重要问题,也是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重视的问题。目前西医的治疗仍然局限于降糖、降压、降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应用等,临床研究发现中药能较好的保护DM的肾脏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 朱博钰黄莉吉余江毅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药
-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是糖尿病肾病(DN)发生与持续进展的关键因素,而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是炎症细胞相互作用及募集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DN发病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证据、可能的机制及干预措施,为进一步延缓或逆转DN的进展提供新的方向。
- 朱博钰黄莉吉余江毅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趋化因子受体细胞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证据DN
- 芪葵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中药芪葵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蛋白尿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符合2型DN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基础的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加用芪葵颗粒口服。患者每4周复诊1次,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共纳入研究病例72例,最终完成有效病例对照组32例,中药组31例。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UACR、UAER均显著降低(P<0.01);且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中药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和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C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中药芪葵颗粒可显著降低2型DN患者尿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改善肾小球炎症状态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 谢绍锋曹雯胡咏新褚晓秋朱博钰余江毅黄莉吉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