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修补术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疝修补
  • 3篇疝修补术
  • 3篇无张力
  • 3篇腺癌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腹股沟
  • 3篇腹股沟疝
  • 2篇胆囊
  • 2篇张力疝修补术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前哨
  • 2篇前哨淋巴结
  • 2篇前哨淋巴结活...
  • 2篇无张力疝
  • 2篇无张力疝修补

机构

  • 10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吉安县妇幼保...

作者

  • 10篇朱健
  • 2篇吴萍
  • 2篇杨勇
  • 1篇杜隽铭
  • 1篇顾钧
  • 1篇骆明德
  • 1篇翁志毅
  • 1篇王建军
  • 1篇陈权海
  • 1篇欧敬民
  • 1篇姜宏华
  • 1篇吴增斌

传媒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宁波医学

年份

  • 4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朱健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发症ALND肩部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比较被引量:73
2005年
目的 研究比较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2~ 2 0 0 4年采用传统方法修复腹股沟疝 43 7例 ,2 0 0 0年后另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 15 0例及腹腔镜疝修补术 40例。结果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 65±2 5 )min ,无张力修补组为 ( 4 5± 2 0 )min ,腹腔镜疝修补术组为 ( 5 0± 2 5 )min。术后随访 1~ 4年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组为 5 .72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组为 2 .92 % ;腹腔镜疝修补术组为 2 .5 %。结论 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 ,无张力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复发率低的特点 ,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区疼痛更轻 。
朱健顾钧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腹腔镜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98例疗效观察
2000年
朱恢先朱健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手术方法
减少乳房癌术后皮瓣坏死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5年
朱健
关键词:乳房癌术后皮瓣坏死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外文
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提高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12例胆石性肠梗阻的资料。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8例 ,所有患者均有腹痛 ,均先经非手术治疗 ,手术均采用对系膜缘肠壁切开取石。结果  12例均痊愈出院 ,切口感染 4例 ,肺部感染 2例 ,并发心功能衰竭 1例。结论 重视病史询问 ,仔细分析有关检查有助术前诊断 ,手术解除梗阻是唯一的治疗手段。
朱健骆明德吴增斌
关键词:肠梗阻胆囊结石
原发性胆囊癌46例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原发性胆囊癌46例。结果: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有轻度胆瘘2例,余均顺利出院。随访28例,Ⅰ期5例存活至今;Ⅱ期16例中10例存活,5例发生远处转移;1例因其它疾病死亡;Ⅲ期6例中2例至今存活,4例死亡;Ⅳ期1例已死亡。结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B超、CT及M R I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根治性手术是胆囊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朱健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肝功能衰竭MRI检查根治性手术远处转移疾病死亡
剧毒蛇咬伤急救处理二例被引量:1
2003年
朱健陈权海
关键词:急救
前哨淋巴结示踪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以^(99m)Tc-硫胶体和亚甲蓝为示踪剂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评价两种方法在发现前哨淋巴结中的可行性。方法 42例乳腺癌患者,原发肿瘤最大直径均≤5cm,体检腋窝淋巴结阴性。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20例,以^(99m)Tc-硫胶体为示踪剂,用γ-探测仪定位前哨淋巴结,其中6例应用术前乳腺淋巴闪烁显像;第二组22例,用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两组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均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 共发现29例存在前哨淋巴结(69.05%)。以^(99m)Tc-硫胶体为示踪剂组,前哨淋巴结发现率为75%;以亚甲蓝为示踪剂组,前哨淋巴结发现率为63.64%,且与年龄明显相关(P<0.01)。结论 以^(99m)Tc-硫胶体和亚甲蓝为示踪剂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是可行的。所采用的定位技术和掌握技术的熟练程度等是影响前哨淋巴结发现率的因素。
吴萍杨勇欧敬民姜宏华杜隽铭朱健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初步体会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初步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 )检测的可行性 ,SLN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可靠性。 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收治的 15例T1~ 2 期、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的乳腺癌病人 ,使用99mTc右旋糖酐或99mTc硫胶体为示踪剂 ,γ探测仪探测SLN ,然后进行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 (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 ,ALND) ,两处标本同时送病理检查 ,以此来评价SLN的病理组织学结果能否准确地反映腋窝淋巴结状态。 结果 在 10例病人中发现SLN ,发现率为 6 6 .6 % ( 10 /15 )。SLN的数量为 1~ 3枚 /例 ,平均 2 .1枚 /例。非前哨淋巴结 (non sentinellymphnode ,NSLN) 5~ 16枚 /例 ,平均 10 .3枚 /例。发现SLN的 10例病人中 1例 ( 10 % )SLN有癌转移 ,其他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 ;2例SLN未发现癌转移而NSLN有癌转移 ,假阴性率 2 0 % ( 2 /10 ) ,准确性 80 % ( 8/10 )。 结论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技术以及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可靠性方面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 ,提高准确性 ,降低假阴性率。
吴萍王建军杨勇朱健翁志毅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活检淋巴结转移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认识进展被引量:18
2005年
朱健
关键词:无张力修补复发性腹股沟疝术后5年普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