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儒
-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淮安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淮安地区雷电活动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
- 利用淮安地区2011-2014年的闪电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正负地闪活动、雷电流强度、闪电密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淮安地区正负雷电活动具有明显季节变化与日变化,正负地闪的月变化均具有单峰和单谷的特征,而正负地闪的日变...
- 朱俊儒张德宏王苏吴越
- 关键词:雷电活动
- 孤立金属尖端的电晕触发阈值被引量:7
- 2014年
- 为了得到金属尖端在发生电晕放电时尖端处的电场强度,该文首先采用实验室实验得到不同高度、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金属尖端发生电晕放电时的环境电场阈值;再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二维泊松方程,得到尖端处电晕触发阈值,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环境电场阈值随金属尖端高度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减小趋势,随着尖端越来越尖,环境电场阈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高度、形状对金属物尖端处电晕触发阈值无影响,尖端处电晕阈值为定值;给出尖端处电晕触发阈值为158.75 kV·m^(-1)与空间分辨率的拟合公式,可为今后电晕放电数值模拟中判断电晕放电的起始时刻提供参考。
- 谭涌波朱俊儒李祥超梁忠武郭秀峰
- 关键词:电晕放电有限元空间分辨率
- 基于电晕触发阈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7年
- 为定性分析强电场环境下大气条件对电晕触发阈值的影响,先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探测出铁质金属尖端分别在不同湿度以及不同温度情况下的起晕电压值;再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与不同相对湿度下,放电针尖端处的场强。研究发现:在相对湿度(RH%)分别为20、30、40、50、60情况下,放电针尖端处最大起晕电场均与放电针周围的温度基本上呈线性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分别在15、20、25、30℃时,放电针尖端处最大起晕电场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大且这种增加程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出现缓慢减弱现象。
- 朱俊儒谭涌波张德宏陈佳义顾善
- 关键词:有限差分法
- 一种高架气象自动站安装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架气象自动站安装结构,包括立杆、安装座,安装座设置在立杆的底部,立杆上活动套接有套筒,套筒侧面连接支架,支架上安装气象仪、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立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导轮和收放转轮,锁舌插接在立...
- 汤洁夏网萍肖晨朱俊儒安礼政封洋
- 孤立金属放电针电晕电流特性的研究
- 2022年
- 为定量分析强电场下孤立金属放电针电晕放电强度,首先通过实验获取圆柱型铁质金属尖端在发生电晕放电时的瞬时电晕电压值;在分辨率为1 cm情况下,利用二维有限元法将电晕电压值转换成铁质放电针尖端处的电场值;拟合建立了电晕电流与金属尖端处电场之间的函数公式。最后,根据得到的电晕电流公式与野外观测得到的负环境电场下的电晕电流作对比,发现实验室环境下的放电针电晕放电强度明显小于野外观测环境的,且电晕电流增强幅度弱于野外观测环境的。
- 朱俊儒谭涌波汤洁陈佳义师正
- 关键词:电晕放电实验室电晕电流
- 雷暴云底部正电荷区对闪电类型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5
- 2014年
- 在经典的雷暴云三极电荷结构的假定下结合已有的随机放电参数化方案,进行了二维高分辨率闪电放电的模拟实验,定量的探讨了雷暴云底部正电荷对闪电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雷暴云底部正电荷对负地闪和反极性云闪的产生起了关键作用,随着底部正电荷区的电荷密度大小或分布范围的增大,闪电类型依次从正极性云闪向负地闪再向反极性云闪变化;(2)相对于电荷区分布范围而言,底部正电荷区的电荷密度大小对闪电类型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只有当雷暴云底部正电荷区的最大电荷密度取值在一定范围内时,才会出现负地闪,并且负地闪的发生概率相对固定;(3)在该范围内,负地闪的发生由底部正电荷区的电荷密度大小以及分布范围共同决定,且其与云闪触发条件之间存在一个线性边界;(4)底部正电荷区的电荷密度大小以及分布范围的共同效果是改变底部正位势阱的分布,当闪电启动参考电位接近0 MV时生成反极性云闪,而当其远小于0 MV时则更容易形成负地闪.
- 谭涌波梁忠武师正朱俊儒郭秀峰
- 关键词:电荷密度数值模拟
- 淮安地区雷电活动规律的研究
- 利用淮安地区2011-2014年的闪电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正负地闪活动、雷电流强度、闪电密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淮安地区正负雷电活动具有明显季节变化与日变化,正负地闪的月变化均具有单峰和单谷的特征,而正负地闪的日变...
- 朱俊儒张德宏王苏吴越倪玉红
- 关键词:雷电活动
- 文献传递
- 淮安地区闪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利用淮安地区2011—2014年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淮安地区闪电发生频次、闪电时间分布规律、闪电空间变化、雷电流累积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淮安地区闪电活动以负地闪为主,占90%;闪电活动月分布差异性较大,地闪主要集中在6—9月,发生闪电次数占全年总数的96%;近4年来0,1电频数日变化呈单峰型,闪电活动的高峰期为14:00—18:00,负闪与总闪日变化趋势相一致,正闪数量逐月波动不明显;闪电密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部以及东部区域,平均闪电密度为2.39次/km^2·年;总闪强度集中在10~40kA,闪电强度大于32kA的累积概率小于50%,并拟合出大于某闪电强度累积概率方程。
- 唐赟朱俊儒周承李文蜜徐梦颖
- 关键词:闪电定位闪电密度闪电强度
- 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对云闪传播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在已有的随机放电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了雷暴云电荷分布,并进行二维高分辨率闪电放电的模拟试验,定量探讨了雷暴云的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对云闪传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雷暴云顶部的屏蔽层电荷以及底部正电荷区会限制触发于雷暴云主正、负电荷区的云闪正、负先导的垂直传播范围,使云闪通道在一定垂直范围内传播,并最终趋向于沿水平方向传播;(2)电荷区的电荷密度或分布范围的增大都会导致云闪通道长度增大,但增大方式不同,电荷密度主要是通过增加高密度中心附近的通道分枝数,并且通道长度随电荷密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分布范围则是通过扩展通道的水平传播范围,并且通道长度随分布范围的扩大呈线性增大;(3)电荷区电荷密度的增大会增加云闪通道的分枝数,尤其在高密度中心附近,最终使云闪通道的分形维数呈增大趋势,但基本上不会改变云闪通道的双层分枝结构,电荷区分布范围的扩大则不影响云闪通道的分形维数。
- 谭涌波梁忠武师正朱俊儒
- 关键词:电荷密度分形维数数值模拟
- 盱眙龙虾池塘夏季水温与溶解氧变化特征及预报模型研究被引量:19
- 2015年
- 为了进一步提高江苏省夏季虾塘管理水平,减少高温灾害对龙虾产量造成的损失,利用盱眙县龙虾池塘2014年夏季水体溶解氧、p H、不同层水温逐时观测资料以及对应台站气象数据,对溶解氧、p H、水温的小时变化、日变化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逐层水温及溶解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夏季较深层的水温均高于气温,10 cm水温的小时变化幅度最剧烈。日最高水温出现的时间依次为:10 cm>30 cm>60 cm>100 cm。气温与水温波动性较为一致,溶解氧的波动与气温呈负相关,p H波动较小。与空气温度相比,不同层水温波动幅度较小,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层最高水温最大值与当日最高气温、前1、2、3、4日最高气温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其相关系数达到0.8以上,日平均溶解氧含量与当日最高气温、前1日最高气温、100 cm最高水温呈显著的负相关性。日平均溶解氧含量与不同深度最高水温的实测值与模拟值决定系数均达到0.98以上,相对误差不超过1%,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本研究构建的盱眙龙虾池塘水温、溶解氧预报模型可为龙虾的养殖和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 倪玉红孙擎王学林朱俊儒肖晨
- 关键词:龙虾水温溶解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