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蓉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孔雀石绿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回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孔雀石绿废水中加入稀碱调节pH至3.5~7,过滤得滤液后,流经装填有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柱或吸附塔,孔雀石绿吸附在活性炭纤维上;吸附出水的pH在6~7直接排放,...
- 唐登勇郑有飞郭照冰金文杰曹蓉邵禹董超王晓兰潘婷陆海
- FACE条件下臭氧浓度升高对不同筋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深入研究不同筋型小麦籽粒品质对地表臭氧(O_(3))浓度升高的响应,本研究依托于开放式O_(3)浓度增加系统(O_(3)-FACE),于2021年和2022年分别以13个(4个强筋品种、5个中筋品种、4个弱筋品种)和12个(4个强筋品种、6个中筋品种、2个弱筋品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环境O_(3)浓度(AA)和1.5倍环境O_(3)浓度(E-O_(3))处理,研究不同筋型小麦对O_(3)浓度升高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O_(3)浓度升高下2021年Ca元素含量显著升高24.8%,2022年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8.1%。不同筋型小麦籽粒品质对O_(3)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强筋和中筋小麦2022年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8.6%和7.6%,2021年Ca元素含量显著升高24.7%和27.2%,弱筋小麦2021年淀粉含量显著降低6.7%,两年蛋白质含量增幅较强筋和中筋小麦更大。根据不同筋型小麦籽粒品质标准,高浓度O_(3)将会有利于中筋和强筋小麦品质形成,而不利于弱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高浓度O_(3)对所有供试小麦均有重要影响,其中宁麦13、扬麦33和扬麦22对O_(3)敏感。
- 曹蓉徐彦森冯兆忠尚博马艳泽
- 关键词:小麦筋型矿质元素
- 臭氧浓度升高对不同水稻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的影响
- 近地层臭氧浓度逐年增加,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导致产量下降、品质改变。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和小麦籽粒品质影响的研究仍集中在单一品种或少数品种,不同类型水稻和小麦籽粒品质对臭氧的响应报道甚少。依托于开放式...
- 曹蓉
- 关键词:臭氧浓度升高水稻小麦籽粒品质
- 融合注意力机制和二次特征提取的ResNet小样本农作物病虫害识别
- 2024年
-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对于小样本和多类别的农作物叶片病虫害识别效果和时间不理想的问题,本文利用改进的ResNet模型来实现农作物病害识别.通过加入dropout层、激活函数、最大池化层和注意力机制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特征捕捉能力、实现了用较低的模型参数量来提高病虫害识别的准确率.首先对从公共数据集Plant Village获取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增强,将ReLU激活函数替换为PReLU,解决ReLU函数在小于0部分神经元坏死的问题;然后在全局平均池化层之前加入dropout层,设置合理的阈值,有效避免过拟合现象的发生,增强模型的鲁棒性;此外,在dropout与全局平均池化层之间加入最大池化层,不仅能扩大神经元的感受野,还能帮助模型获取局部病虫害的最显著特征,减小图片背景的噪声影响,实现二次特征提取;最后嵌入CBAM注意力机制,使模型自动学习输入特征图中最重要的通道信息,并对其进行通道与空间之间加权,从而更好地捕捉图像中的语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对测试集识别准确度达99.15%,模型参数量仅为9.13M,与Xception、InceptionV3、原ResNet等模型相比,准确率分别超过了1.01,0.68,0.59个百分点,降低了模型参数量,为农作物病虫害识别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深度学习方法.
- 汪志立王定成曹蓉郑梦丽刘亚鹏卓欣
- 关键词:病虫害识别
- 东北夏季降水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 东北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而夏季是东北农作物的主要生长季,也是降水集中的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分布是影响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1961—-2010年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东北地区122个台站的日平...
- 曹蓉
- 关键词:冷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太平洋海温
- 孔雀石绿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回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孔雀石绿废水中加入稀碱调节pH至3.5~7,过滤得滤液后,流经装填有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柱或吸附塔,孔雀石绿吸附在活性炭纤维上;吸附出水的pH在6~7直接排放,...
- 唐登勇郑有飞郭照冰金文杰曹蓉邵禹董超王晓兰潘婷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