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折晓叶

作品数:18 被引量:1,87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福特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社会
  • 4篇社会学
  • 4篇产权
  • 2篇学分
  • 2篇社会学分析
  • 2篇主义
  • 2篇乡村
  • 2篇逻辑
  • 2篇个案
  • 2篇个案研究
  • 2篇工业化
  • 1篇道理
  • 1篇抵制
  • 1篇地产
  • 1篇地产权
  • 1篇动机
  • 1篇对抗性
  • 1篇研究议题
  • 1篇意识形态
  • 1篇议题

机构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17篇折晓叶
  • 5篇陈婴婴
  • 1篇艾云
  • 1篇彭玉生

传媒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社会学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社会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国社区医学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社会发展研究
  • 1篇中国乡村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6
  • 1篇199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农村“职业—身分”声望研究被引量:29
1995年
本文以分布在东中西部1O个县(市)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农村居民为对象,首次在中国农村对职业声望进行了社会学测定,并以此为对照,对中国城市职业声望和国际职业声望比较研究的基本结论进行了讨论、验证,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文章在考察传统意义的职业声望时,加入了带有杜会分化特征的身分要素,证明就业身分对声望体系表现出很强的再分化能力,指出职业和就业身分共同构成我国现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位置,声望评价只有与二者相结合,才能对社会结构现实的分化过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文章还进一步讨论了声望体系与社会分化的客观机制之间的认同关系,认为声望体系虽然与社会分化其他层面的特征不可混为一谈,但作为主观评价的结果,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地位的主要差异,从操作的意义上来说,它可以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对社会分化的秩序进行测量。
折晓叶陈婴婴
关键词:职业声望社会分化社会结构分化社会位置
“田野”经验中的日常生活逻辑经验、理论与方法被引量:45
2018年
该文从社会学角度展现个性化的学术研究心得,以作者数年从事"田野"研究工作的实例,讨论"田野"经验与日常生活逻辑以及与理论和方法之间的关系。经验与理论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环节即日常生活逻辑,需要深入探讨和揭示。日常生活逻辑是一种"积淀根基",深藏于日常生活的细微末节之中,需要扎根田野、深入生活去发现和揭示。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尝试完成从观察到理解、从疑问到提问、从易感性到分析性、从技术过程到社会过程、从讲故事到讲道理等几个重要环节的跨越。单个案研究和多案例比较方法对于上述研究具有不同的作用,两者之间是一个递增的、相互关联的关系,只不过在各个不同环节和阶段上,各自强调的重心有所不同。
折晓叶
关键词:个案研究
中国乡村的宗族网络、工业化与制度选择被引量:4
2003年
引言100年前,马克斯·韦伯为寻找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的根源,曾对中国社会做了相当全面的比较考察,并著有《中国的宗教》一书。在该书中,他指出了一系列可能抑制理性的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现的因素,其中包括儒家意识形态(体现在官员所接受的人文主义训练)、家长制权威。
彭玉生折晓叶陈婴婴
关键词:人文主义资本主义网络宗族
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被引量:217
2005年
产权界定,作为一种当事人之间缔结或改变权利合约的互动过程,无疑是经济生活史上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集体企业改制的某些经验事实表明,社区集体产权主要不是一种市场合约性产权,而是一种社会合约性产权。这种社会性合约既不是某种有意识设计的制度,也不是社会关系的自然表达,而是特定行动关系协调的产物,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和谐秩序。在市场合约不完备的情况下,它有可能以非正式的方式比较好地处理和解决社区内部的合作问题和产权冲突,具有界定和维护社区产权秩序的作用;但是在制度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这种作用就十分有限了。在当下依靠行政力量推动改制时,如果仅仅以制度设计来取代非正式的社会合约规则,而不能充分考虑到后者的延续或替代问题,将会给社区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折晓叶陈婴婴
关键词:产权界定
资本怎样运作——对“改制”中资本能动性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53
2004年
1990年代中末期所发生的乡镇企业改制表明 ,社会形态的资本在产权变革中具有能动性的力量和作用。乡镇企业作为“社区里的企业”所具有的社会共同体特性构成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时“干中学”的社会场域 ,在这种场域下形成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要素 ,它具有合作性、留根性和嵌入性等特征。因此 ,当企业家赎回自己的人力资本时 ,须付出相应的“社会成本” ;在社区共同体内部 ,社会资本与产权在产生“激励”时具有互补作用 ,社会资本存量可能成为观察改制后社区公共空间出现差异的一个重要变量 ,并且共同体的社会资本具有某些产权特征。而探讨社会资本产权 ,对于理解乡镇企业改制和工业集体制解体时期社区公共空间的培育可能具有帮助。
折晓叶陈婴婴
关键词:能动性社会学产权
公共(卫生)事业的基层社区发展模式
2001年
折晓叶
关键词:公共事业
土地产权的动态建构机制——一个“追索权”分析视角被引量:30
2018年
土地征收后的补偿等产权议题一般发生在名义产权界定之后,本文从产权的社会视角出发,建立了一个"追索权"分析框架,通过质性的案例研究方法,对于其中的事后确认权、权利转换权、收益分配权、增量索取权等一束权利加以综合分析,以此强调追索权对于土地产权建构的重要意义,并为产权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分析角度。这一思路的基本观点是:追索权是由追索一方和被追索一方共同建构出来的,前者的索取和后者的让渡赋予了它独特的内涵。它经由多个主体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关系界定,即成为法理的和情理的日常生活逻辑界定的权利,往往需要在事后的追索过程中被不断厘清和建构。它特别强调权利的合法性制度基础和社会关系结构基础,由此引发的产权事后变动恰恰是产权动态建构过程的合理体现。
折晓叶
关键词:土地征收补偿追索权
产权制度选择中的“结构—主体”关系被引量:36
2000年
This article aim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rmers’ actual choice and the existing social structure through several recent cases of choice of property rights in villages.It emphasizes that “choice structure”is an intermedium,which connects objective structure and subjective choice.Choice of property rights is an extremely dynamic social process,in which endless interaction and construction occur between soical structure in the village and its members who have various choice strategies facing social changes.Village’s Social structure and its members’ choices are internally connected and mutually constructed.The article furth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ve effect from the farmers’ initiative concern in their practice of choices,as well as the legacy and extensibility from the existing organization and institution in this process of choice of property rights.Finally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form of ownership is not necessarily the key to village reform,and that the real key is whether the village can continually create expectation of cooperation,and solve their internal conflicts with the cooperation.
折晓叶陈婴婴
关键词:产权制度
城乡关系演变的研究路径——一种社会学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被引量:36
2014年
本文主要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余年为背景,以城乡关系转型得以实现的制度路径为线索,描述和分析了前人关于城乡关系演变的种种研究路径。文章的分析重点是城乡关系演变各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理论和现实提出的新的研究需求。文章尝试提出一个有关城乡关系变迁的制度研究取向的分析框架,包括基层与上层、乡村与城市、权力与市场等诸种二元互动和博弈的复杂过程。这一分析框架从多重制度逻辑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机会结构"、"互动机制"和"行动策略"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研究议题和分析概念。
折晓叶艾云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互动机制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1014
2011年
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既对立又互补的视角,对当下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进入村庄的社会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特别关注项目过程中的分级"制度机制"运作模式,包括国家部门的"发包"机制、地方政府的"打包"机制和村庄的"抓包"机制等,分析它们所形成的不同制度逻辑和行动策略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和结果。"项目制"作为新旧体制衔接过程中对既得利益补偿的一个重要机制,为分级治理逻辑的汇合搭建了一个制度平台;强调只有通过公共品的供给,增加村民参与的公共空间,实现村庄公共治理,项目制才能真正增进公益进而达成整合的目标。
折晓叶陈婴婴
关键词:项目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