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冰烨

作品数:13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5篇污染
  • 5篇非均相
  • 5篇非均相反应
  • 5篇DRIFTS
  • 4篇甲醛
  • 3篇污染控制
  • 2篇沙尘
  • 2篇沙尘暴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无机组分
  • 2篇硝酸盐
  • 2篇颗粒物
  • 2篇环境空气
  • 2篇PM2.5
  • 2篇尘暴
  • 1篇自动监测
  • 1篇自动监测数据
  • 1篇污染特征
  • 1篇均相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
  • 5篇浙江省环境监...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环科环境...
  • 1篇浙江省生态环...

作者

  • 13篇徐冰烨
  • 8篇朱彤
  • 5篇李宏军
  • 5篇丁杰
  • 3篇李雷
  • 3篇唐孝炎
  • 2篇胡敏
  • 2篇李怡
  • 1篇张泽锋
  • 1篇陈琦
  • 1篇尚静
  • 1篇丁杰
  • 1篇蔡志铭
  • 1篇俞洁
  • 1篇陈露

传媒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2篇第四届环境模...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第三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O_2在NaCl表面的非均相反应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新的样品制备方法和气-固自由扩散的实验方式,使用漫反射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原位反应器,结合离子色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研究了NO2在NaCl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研究表明反应不只是发生在颗粒物表面,体相也参与了反应;颗粒物表面的活性点对反应起决定作用,同时测定了反应级数为二级,反应摄取系数为(1.54±0.70)×10?5.
李宏军朱彤丁杰陈琦徐冰烨
关键词:DRIFTS非均相反应反应级数
浅谈浙江省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
2018年
为更全面、准确和及时反映浙江省大气环境质量,满足区域大气联防联控、大气重污染预警应急及浙江省清洁空气行动对监测的需求,从2012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建设浙江省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推动浙江省大气环境监测从现状点式地面监测到区域立体及趋势预警监测的转变。2015年底整个监测网络建设完成投入运行,并应用于G20峰会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空气质量保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沈叶民盛颖智徐冰烨陈露沈磊
关键词:大气复合污染
甲醛在TiO_2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被引量:3
2010年
使用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DRIFTS)原位反应器研究了甲醛在TiO2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结合离子色谱定量分析了反应的主要产物甲酸盐,甲酸盐是由中间产物二氧亚甲基进一步氧化生成.研究了温度和紫外光照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和紫外光照可提高反应速率,推测了暗反应和紫外光照下甲醛在TiO2表面的非均相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常温下甲醛在TiO2颗粒物表面的反应级数接近2级,初始反应摄取系数为(0.5~5)×10-8([HCHO]:1×1013~2×1014molecule·cm-3),是甲醛浓度的一次函数,同时测定了表观活化能.
徐冰烨朱彤唐孝炎尚静
关键词:甲醛TIO2非均相反应
甲醛在矿质氧化物颗粒表面的大气非均相反应
VOCs在大气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对大气化学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中国城市大气复合污染严重,大气氧化性强,VOCs浓度高,其中甲醛是大气中最重要的羰基化合物之一。本研究以Al2O3和TiO2颗粒物作为矿物颗粒物的代表,...
徐冰烨
关键词:非均相反应甲醛大气污染污染控制
文献传递
沙尘暴细颗粒物无机组分的漫反射红外傅立叶转换光谱(DRIFTS)研究
根据2002年春季沙尘暴细颗粒物无机组分的漫反射红外傅立叶转换光谱,确定了沙尘暴颗粒物中含有碳酸盐、硝酸盐、硫酸盐和SiO<,2>类物质,并与透射红外光谱进行了比较.定量测定了沙尘暴期间细颗粒物中NO<,3><'->的含...
朱彤丁杰徐冰烨胡敏李怡李雷
关键词:沙尘暴DRIFTS碳酸盐硝酸盐
文献传递
海盐颗粒物表面NO2大气非均相反应的研究
海盐是大气海洋边界层主要颗粒物,而NO2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沿海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在海盐颗粒物表面NO2的大气非均相反应将关系到大气氧化性、区域酸雨、Cl亏损、人体健康、颗粒物吸湿性及气候变化.NaCl...
李宏军朱彤丁杰徐冰烨张泽锋
关键词:非均相反应污染控制
文献传递
浙江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浙江省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遍布全省69个县市区,每天上传海量监测数据,单纯依靠人工审核数据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通过对浙江省环境状况和应用需求分析,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浙江省设计开发该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系统,大大提高了数据管理能力,已成功在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得到了应用。
盛颖智徐冰烨蔡志铭郭宁
关键词:环境空气监测
甲醛在Al2O3颗粒物表面的大气非均相反应研究
羰基化合物是大气中VOCs光化学降解反应中最重要的反应中间产物,其中甲醛是含量最为丰富的羰基化合物,约占总量的70-80﹪.甲醛是一种危险致癌物质和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也是一种不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在对流层中发生重要的反...
徐冰烨朱彤唐孝炎丁杰李宏军
关键词:甲醛污染控制
文献传递
近10年浙江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6
2017年
利用浙江省环境空气中SO_2、NO_2和PM_(10)监测数据,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研究了近10年(2005—2014年)浙江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14年,浙江省县级以上城市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体环境空气质量呈好转趋势。(2)SO_2年均值呈不显著下降趋势,NO_2年均值基本保持稳定,PM_(10)年均值呈显著下降趋势。浙江省SO_2、NO_2和PM_(10)浓度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浙中北部地区,与2005年相比,2014年浓度高值区域面积减少,污染程度降低。(3)SO_2、NO_2和PM_(10)月均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浓度高值主要出现在1、11、12月,低值集中出现在6—9月。(4)PM_(10)为城市大气中首要污染物,NO_2污染负荷呈显著上升趋势,表明浙江省城市空气污染特征逐渐从煤烟型污染过渡到机动车尾气型污染。(5)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和污染源综合整治等人为控制措施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地形、气象、沙尘等自然因素是大气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的外因。
徐冰烨俞洁沈叶民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SO2PM10
沙尘暴细颗粒物无机组分的漫反射红外傅立叶转换光谱(DRIFTS)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根据2002年春季沙尘暴细颗粒物无机组分的漫反射红外傅立叶转换光谱,确定了沙尘暴颗粒物中含有碳酸盐、硝酸盐、硫酸盐和SiO2类物质,并与透射红外光谱进行了比较.定量测定了沙尘暴期间细颗粒物中NO3-的含量,与离子色谱结果一致,从而建立了直接测定大气颗粒物无机组分的漫反射红外傅立叶转换光谱方法.
朱彤丁杰徐冰烨胡敏李怡李雷
关键词:沙尘暴PM2.5DRIFTS碳酸盐硝酸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