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良欢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心房肌
  • 3篇房颤
  • 2篇凋亡
  • 2篇凋亡水平
  • 2篇心房颤动模型
  • 2篇心房肌细胞
  • 2篇肌细胞
  • 2篇复律
  • 2篇复律后
  • 1篇心房颤动复律
  • 1篇心房肌组织
  • 1篇心肌
  • 1篇山羊
  • 1篇逆转
  • 1篇醛固酮
  • 1篇醛固酮水平
  • 1篇重构逆转
  • 1篇转复

机构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彭良欢
  • 2篇徐东杰
  • 2篇王岚
  • 2篇倪杰
  • 2篇杨兵
  • 2篇陈明龙
  • 2篇曹克将
  • 2篇张凤祥
  • 2篇陈红武

传媒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山羊心房颤动模型复律后心房肌细胞凋亡水平的改变
2008年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心房肌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以探讨房颤复律后心房组织学重构逆转与心房肌细胞凋亡关系。方法:18只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窦性心律组(A组);慢性房颤组(B组);房颤后恢复窦性心律组(C组)。三组均行开胸手术,左心耳缝入起搏电极,A组不起搏,3个月后处死;B、C组持续快速起搏(400±10次/min)制作慢性房颤模型,B组起搏3个月后处死;C组起搏3个月后停止起搏,用心律平静脉注射或直流电复律,维持窦律3个月后处死。取左心房组织,用TUNEL法标记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房肌细胞凋亡。结果:慢性房颤组左房心肌细胞凋亡比窦性心律组显著增高(P<0.05),房颤后复律组左房心肌细胞凋亡仍高于窦性心律组,但比慢性房颤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房颤复律前后心房肌细胞凋亡水平随心房组织学重构的进展而升高,随重构的逆转而下降。
彭良欢倪杰王岚陈红武张凤祥徐东杰杨兵陈明龙曹克将
关键词:心房颤动重构逆转凋亡心房
心房颤动山羊模型转复窦性心律后血液和心房肌组织中醛固酮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Af)山羊模型恢复窦性心律后血液和心房肌组织中醛固酮水平的变化。方法:18只成年山羊,体重相仿,雌雄不限,随机分成3组,其中窦性心律组(A组)6只,Af模型组(B组)6只,Af模型复律组(C组)6只,3组均行开胸手术,左心耳缝入起搏电极,A组不起搏,B、C组持续快速心房起搏3个月形成Af模型,3个月后处死A、B组山羊,取左、右心房肌组织冻存,C组停止起搏,予心律平静脉注射或加用直流电复律,维持窦性心律3个月,之后处死C组山羊,取左、右心房肌组织冻存,用ELISA法测定各组心肌标本中醛固酮水平。C组在Af前、Af后3个月、复律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各留取血清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醛固酮水平。结果:C组心肌组织醛固酮水平低于B组(P<0.01),与A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心房肌组织醛固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复律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血清醛固酮水平呈递减变化。结论:Af恢复窦性心律后血液和心房肌组织中醛固酮水平下降。
倪杰彭良欢王岚陈红武张凤祥徐东杰杨兵陈明龙曹克将
关键词:心房颤动醛固酮心肌
山羊心房颤动模型复律后心房肌细胞凋亡水平的改变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心房肌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以探讨房颤复律后心房组织学重构逆转与心房肌细胞凋亡关系。 方法:18只山羊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A)窦性心律组;(B)慢性房颤组;(C)房颤后恢复...
彭良欢
关键词:心房颤动复律心房肌细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