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芸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阔韧带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子宫阔韧带ETT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月经紊乱半年入院,B超提示盆腔包块,手术标本见肿块位于子宫左侧阔韧带。组织学表现为典型的上皮样瘤细胞巢、地图样坏死、血管瘤细胞套样结构及膨胀性生长方式。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CK、CK18、p63、CD10呈弥漫强阳性表达,EMA、HCG、PLAP、PR、E-cad呈局灶阳性,α-inhibin、HPL、ER、desmin、SMA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20%。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ET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中间滋养细胞肿瘤,可发生于子宫阔韧带,具有独特的生长方式及组织学、免疫学表现,尚需与绒毛膜癌、上皮样平滑肌肉瘤、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等相鉴别。
- 邹亮张芸欧阳莉高慧淳周建洪朱敏媛刘文
- 关键词:滋养细胞肿瘤
-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1例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反复右侧鼻出血3个月就诊,专科检查发现鼻腔内新生物,行内镜下切除术。组织学表现为细胞形态单一,肿瘤由单形小圆细胞组成,向外呈乳头状生长方式。免疫组化提示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结论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发病率低,文献报道较少,对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案的研究尚未取得一定共识,有待于更多病例资料的积累和大宗量的病例研究。
- 张芸关莹叶敏施张芝叶东梅姚晔
-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鼻腔原发性头颈部肿瘤
- 胰腺原发腺鳞癌伴脾脏转移1例
- 2013年
- 患者男性,73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咳嗽及活动时腹痛加重,平卧休息时腹痛可稍缓解,无放射性疼痛。查体: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扣诊呈鼓音。
- 邹亮周建洪张芸高慧淳欧阳莉朱敏媛刘文
- 关键词:胰腺肿瘤腺鳞癌脾脏转移病例报道
- 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B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5例宫颈ABC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常规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5例患者平均年龄64岁,均伴高危HPV感染,其中1例表现为宫颈接触性出血,4例无症状,阴道镜及大体标本均未见明显肿块,均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组织学类型:均为ABC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累及腺体;镜检:上皮下宫颈间质内见分化较好的基底样细胞呈小巢状、索状浸润性生长,癌巢周围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部分癌巢中心可见囊性腔隙,也可见鳞状或腺样分化,浸润深度1.0~6.9 mm;免疫表型:P63及P40在ABC中呈阳性表达,在鳞状分化的区域表达减弱,腺样分化的区域表达缺失,P16及Bcl-2在ABC中呈弥漫强阳性,Ki-67在基底样细胞区域表达低于鳞状分化的区域,随访:术后随访25~48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宫颈ABC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常伴宫颈HSIL及高危型HPV感染,预后良好,需与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等鉴别。
- 邹亮张芸揭由坤
- 关键词:宫颈肿瘤免疫组化
- 儿童睫状体髓上皮瘤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儿,男,4岁。因3个月前发现左眼眼红,伴少许灰白色分泌物,瞳孔区可见灰白色反光就诊,病程其间无头痛、跟痛、畏光等伴随症状。我院眼科门诊体检:左眼NLP(无光感),结膜无充血,角膜弥漫性轻度水肿,鼻侧上方略粗糙,KP(角膜后沉积物)(+++),前房消失,瞳孔不规则大,瞳孔区可见杂乱色素用块及少许灰白色机化膜,
- 邹亮周建洪张芸高慧淳欧阳莉朱敏媛刘文
- 关键词:髓上皮瘤睫状体儿童病例报道
- 子宫黏膜下脂肪平滑肌瘤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患者,59岁,因阴道少量出血2次入院。查体: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全腹扣诊呈鼓音。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子宫颈光滑,无接触性出血;子宫稍大,质中,无压痛;双侧附件未扪及异常。B超示子宫增大,质地不均匀,子宫实质性占位。诊刮送病理检查:子宫内膜囊性萎缩性改变,于全麻下行子宫切除术,术中冷冻检查示:子宫黏膜下良性肿瘤,考虑脂肪平滑肌瘤。
- 邹亮周建洪张芸许丽萍高慧淳欧阳莉朱敏媛刘文
- 关键词:子宫肿瘤病例报道
- 结肠透明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结肠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CC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观察1例结肠CCS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观:距一侧肠切缘5.0 cm处见2个相连的结节状肿块,大小分别为4.0 cm×3.0 cm×2.0 cm和2.5 cm×2.0 cm×1.5 cm,切面分叶状,呈棕黑色,质硬。镜检:瘤组织被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分隔呈片状、巢状或束状,瘤细胞呈胖梭形或上皮样,核仁大而突出,核分裂象少见,胞质丰富,透亮或淡伊红染,胞质内见黑色素颗粒。免疫表型:瘤细胞HMB-45、S-100、vimentin均呈弥漫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35%。患者9个月后发生肺转移。结论结肠原发CCS极其罕见,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预后差。
- 邹亮周建洪张芸高慧淳欧阳莉朱敏媛刘文
- 关键词:结肠肿瘤透明细胞肉瘤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