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有全

作品数:34 被引量:364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4篇地面沉降
  • 6篇地下水
  • 6篇GIS
  • 5篇遥感
  • 4篇永久散射体
  • 4篇平原区
  • 4篇京津
  • 4篇雷达
  • 4篇工程应用
  • 4篇北京平原
  • 4篇北京平原区
  • 4篇沉降
  • 3篇地裂缝
  • 3篇地面沉降监测
  • 3篇地质
  • 3篇土壤
  • 3篇土壤侵蚀
  • 3篇京津冀
  • 3篇孔径雷达
  • 3篇合成孔径

机构

  • 3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北京市水文地...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北京市地质环...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北京市地质研...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天津市地质调...
  • 1篇中国铁路设计...

作者

  • 34篇张有全
  • 22篇宫辉力
  • 11篇李小娟
  • 10篇赵文吉
  • 8篇陈蓓蓓
  • 6篇王荣
  • 4篇朱琳
  • 4篇顾兆芹
  • 3篇刘欢欢
  • 3篇潘云
  • 3篇卢学辉
  • 3篇周德民
  • 3篇王彦兵
  • 3篇周朝栋
  • 2篇孙颖
  • 2篇王海刚
  • 2篇喻孟良
  • 2篇赵龙
  • 2篇贾三满
  • 2篇田芳

传媒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地下水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生态环境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1990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被引量:47
2007年
根据1990年、1995年和2000年3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平台获取了北京地区90年代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结合历史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及其它空间、属性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全面分析了北京市1990年~2000年阃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驱动力。揭示该区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差异。针对变化幅度最大的城镇用地运用空间重心转移模型、分形模型分析90年代北京城镇用地扩张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区域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1990年~200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向为城乡居住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林地与耕地变化类型占土地利用图斑总数的5.5%以上。全区耕地面积减少93749hm^2.林地、园地面积增加了12106hm^2,居民点等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77674hm^2;北京地区10年来土地利用年变化速度达到0.95%。耕地以平均每年1.60%的速度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年变化率分别达到5.28%和2.86%;1990年-1995年间城镇用地重心转移方向为西北,1995年-2000年城镇用地重心转移为东南方向,城镇用地空间形态不规则程度逐渐降低;通过对影响城市用地扩展的城市人口、GDP因子的偏相关分析发现,经济的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展的根本驱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土地利用多样化转变的外在驱动力,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及前期土地利用方式是这一转变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
张有全宫辉力赵文吉李小娟
关键词:遥感GIS土地利用
北京市降雨侵蚀力计算方法与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北京市20个测站1981~2004年的降雨资料,对比分析了几种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计算了北京市不同地区的降雨侵蚀力R值,并在GIS软件支持下对所得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逐月雨量的指数函数形式可作为估算北京市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的简易计算方法;②北京市降雨侵蚀力R值的年内动态变化显著,年R值在近几年降低趋势明显;③在空间分布上,北部山区八道河-椴树岭一带、西部房山山前地带R值最高,并沿两处连线向西、东南方向呈递减的趋势。
张有全宫辉力赵文吉李小娟
关键词:GIS降雨侵蚀力计算方法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在地面沉降中的应用研究
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发的地面沉降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地质环境问题。由于缺乏观测数据,使得在过去很难准确的定义形变区域的范围、形变幅度以及季节性肜变特征。   随着新型SAR传感器以及InSAR技术的发展,使用星载雷达数据可以...
张有全
关键词:地面沉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基于GIS的北京市延庆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域划分被引量:19
2006年
随着灾害科学研究的深入,区域地质灾害已成为其重要的研究领域。文章利用遥感技术及GPS工具获取地质灾害的特征信息,在对地质灾害的成因背景分析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评估理论构建了地质灾害发育度模型。以北京市延庆县为实验区,采用ArcEngine&.NET进行易发性分区程序的编写,计算研究区域内单元网格的发育度值。为了克服调查数据的局限性和人为因素,在计算发育度时引入修正系数,从延庆县DEM数据中提取单元格网内的地形坡度值,根据坡度值区间确定修正系数。将发育度计算结果按照一定规律、原则聚类,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域划分,取得了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的结果。基于“3S”技术及灾害地质条件,采用地质灾害发育度模型,可以较好地用于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域的划分,并能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信息。
张有全宫辉力李巧刚
关键词:地质灾害遥感GIS
北京地区地面沉降监控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宫辉力叶超李小娟赵文吉贾三满史文中孙颖喻孟良于军张有全朱琳刘久荣陈蓓蓓
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水文地质学、遥感信息工程及地理学其他学科领域;2、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北京市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区域地面沉降问题,开展地面沉降监测、机理、预测集成研究。1)SAR干涉测量改进方法研究提出了GP...
关键词:
关键词:水文地质学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验证平台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验证平台,主要包括固定基座、移动框架和反射板,其中固定基座固定于地面;移动框架通过垂直升降装置连接于固定基座,并通过水平移动装置与反射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验证平...
宫辉力张有全李小娟赵文吉卢学辉叶超陈蓓蓓雷坤超孙颖
文献传递
区域地面沉降监控关键技术及重大工程应用
宫辉力叶超李小娟赵文吉李文鹏张有全刘久荣贾三满孙颖陈蓓蓓朱琳周春平周德民于军喻孟良
面向对地观测、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等国家重大科技发展领域,满足了国家南水北调、奥运应急供水、绿色北京等重大战略需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课题支持下,针对区域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以现代地球系统...
关键词:
关键词:水文地质学
地表形变监测检校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形变监测检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主体反射屏、角反射器连接结构和角反射器基础框底架梁;所述主体反射屏包括n组反射屏单元,每组反射屏单元包括固定反射屏和可移动反射屏;所述角反射器连接结构包括n...
宫辉力张有全王荣李小娟吴勋
文献传递
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是北京市最重要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区,年开采量达到6亿方左右。持续过量开采地下水已经诱发了水位严重下降、水质变差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选取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中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较好区域占24.82%,主要是由于其补给条件较优,并且具有丰富的补给水源;可持续利用中等区域占70.06%,由水位下降严重或补给条件差造成;可持续利用较差区域占4.11%,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可更新能力差,中深层承压水水质较差,同时是地面沉降主要发育区。
杨国庆张有全宫辉力王蓉孙颖
关键词: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层次分析法
北京宋庄地裂缝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近年来由于北京市平原区地裂缝灾害凸显,不仅加速地表水土流失,而且对灾害区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严重影响。为分析地裂缝形成原因,缓解及减轻地裂缝灾害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本文以新发现的宋庄地裂缝作为靶区,通过地质调查、In SAR监测、槽探、钻探等方法,揭示了宋庄地裂缝空间发育特征,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面沉降等方面,深入分析成因。结果显示:(1)宋庄地裂缝影响长度达8. 7 km,NEE向延伸,受灾体主要展现出拉张形变;(2)区域拉张应力场为宋庄地裂缝形成提供内动力条件,构造影响下的第四系沉积厚度差异及地层岩性不均一,为宋庄地裂缝形成提供重要地质背景;(3)南苑—通县断裂为宋庄地裂缝形成提供了应力积累和传递媒介;(4)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土体水平、垂向变形是地裂缝形成的诱发条件。受基底伸展变形、隐伏断裂及地下水开采影响,土体发生水平及垂向变形,使得在非饱和带断层区附近形成拉应力集中区,当达到土体抗拉强度时,形成盲裂缝,在雨水侵蚀或潜水位回升作用下,扩展至地表形成裂缝及串珠状土洞。
赵龙李玉梅崔文君罗勇张有全田芳雷坤超乔玲沙特田苗壮王新惠孔祥如刘贺齐鸣欢
关键词:地裂缝差异沉降地下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