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药物
  • 2篇药物监测
  • 2篇治疗药
  • 2篇治疗药物
  • 2篇治疗药物监测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腭咽
  • 2篇腭咽闭合
  • 2篇腺样
  • 2篇腺样体
  • 2篇儿童
  • 2篇儿童腺样体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言语
  • 1篇言语声学
  • 1篇药动学
  • 1篇医师

机构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张明
  • 5篇王丽萍
  • 2篇田媛
  • 2篇孙浩
  • 2篇李国飞
  • 2篇李巍
  • 1篇王书轩
  • 1篇张立新
  • 1篇潘诗农
  • 1篇李秀荣
  • 1篇刘艳
  • 1篇宁平
  • 1篇张玉富
  • 1篇盛卓人
  • 1篇薛辛东
  • 1篇吴敏
  • 1篇王俊科
  • 1篇白伟良
  • 1篇菅凌燕
  • 1篇李君

传媒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影像技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以喉梗阻为首发症状的新生儿甲状舌管囊肿被引量:11
2008年
王丽萍张明李巍田媛潘诗农张力
关键词:喉梗阻甲状舌管囊肿
成人危重患者利奈唑胺个体化用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利奈唑胺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抗感染药物。考虑到危重患者个体病情差异大、基础疾病重、脏器功能差、用药品种及数量多等因素,标准剂量的利奈唑胺可能并不适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成人危重患者使用利奈唑胺的相关研究,分析了该类人群的药动学特征,归纳了危重患者常见生理/病理改变对药物的影响。在使用利奈唑胺时,临床应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综合评估,除适当减少肝/肾功能损伤患者的用药剂量外,还需在其他情况下多考虑适当增加用药剂量。用药后,为避免药物暴露过量或不足,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尤其应利用好治疗药物监测这一重要手段。
张明李国飞孙浩
关键词:利奈唑胺药动学治疗药物监测
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对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对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行腺样体切除术的31例患儿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患儿父母或陪护人员调查问卷、吹泡试验及计算机语音声学分析.结果 患儿父母或陪护人员调查问卷显示,3...
王丽萍张明
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对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对腭咽闭合功能的早期及长期影响。方法:对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患儿父母或陪护人员调查问卷、吹泡试验及计算机语音声学分析。结果:①患儿父母或陪护人员调查问卷显示,31例中有22例术后有鼻音增高的改变,有9例术后3个月此症状仍存在。有7例术后出现鼻腔食物反流,且均同时有鼻音增高,但鼻腔食物反流全部于术后1个月内消失。②吹泡试验反映术后1周内患儿存在腭咽闭合功能不全(P<0.01),术后1、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计算机语音声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短期内出现辅音残缺、元音共振峰残缺和鼻化音的异常语图表现,术后3个月时基本恢复正常;术后/i:/音F3峰值与术前相比降低,尤其是术后1周时F3峰值降低最明显(P<0.01)。结论: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大部分儿童可出现一过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表现,但未见其对腭咽闭合功能有长期的影响。
张明王丽萍张力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腭咽闭合功能言语声学
我院临床医师对于DXA检查项目认知调查和对策分析
2020年
目的:本研究期望通过调查,明确我院临床医师对DXA检查项目的认知现状,为后续改进制订详细对策,提升临床医师OP诊查水平。方法:采用现场问卷法,调查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临床科室中开立DXA检查年数量前十位科室的医师。问卷信息包括临床医师基本信息以及对于DXA认知情况(包括检查人群、开立项目、开立部位、结果解读、结果利用、结果互认、随诊周期和复诊结果解读等方面)。结果:共计调查38例次。调查发现,临床医师在检查人群、开立项目两方面能够做到100%掌握,但其他项目掌握仍存在较大问题。合理率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结果解读(81.6%),结果利用(76.3%),复诊结果解读(68.4%),结果互认(47.4%)和随诊周期(34.2%)。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职称级别是DXA认知度差异的独立风险因素(OR=10.50),即中级职称医师在DXA认知评价方面明显低于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另外,并未发现不同科室、患者疾病差异、医师年龄、工作年限等其他导致DXA认知度差异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针对调查发现的诸多问题,后续需有针对性制订对策,努力提高临床医师OP筛查和诊治能力,督促其持续改进。
张明张立新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病患者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数据,为规范此类特殊人群万古霉素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1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终末期肾病患者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病例,调查患者基本情况、肾脏替代治疗、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分析不同肾脏替代治疗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状况。结果:纳入患者51例,32例(62.7%)采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13例(25.5%),连续肾脏替代治疗6例(11.8%)。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剂量的给药模式,均未给予负荷剂量,给药频次和给药时机存在差异。监测时机合理率仅27.5%,49.1%患者住院期间仅监测1次。血液透析初次监测时机把控较为严格,腹膜透析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监测时机随意性较大。所有51例患者共进行监测101例次,其中93例次为谷浓度,谷浓度<10 mg·L^(-1)为31例(33.3%),10~20 mg·L^(-1)为40例(43.0%),>20 mg·L^(-1)为22例(23.7%)。依据监测结果,用药剂量或频次调整比例分别为23.9%,20.0%,45.5%。万古霉素谷浓度达标率由27.5%升至96.1%。结论:终末期肾病万古霉素用药应采取标准的负荷剂量和个体化维持剂量,配合治疗药物监测可提高治疗达标率。
张明李国飞菅凌燕孙浩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
新生儿重度上呼吸道梗阻的病因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度上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发生重度吸气性呼吸困难的新生儿的临床表现、直接喉镜、CT、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结果及治疗经过。结果 47例中先天性疾病占87.2%(41/47):先天性喉喘鸣15例,占31.9%,其中6例伴有胃食管反流;上呼吸道先天性囊肿14例(舌根囊肿10例,会厌囊肿3例,喉囊肿1例),占29.8%,其中有13例曾被误诊为先天性喉喘鸣;先天性总气管狭窄3例;先天性喉蹼2例;声带麻痹2例;皮耶-罗宾综合征3例;猫叫综合征2例。急性膜性喉气管支气管炎6例。47例中3例放弃治疗,44例经吸氧、药物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其中曾行气管插管、吸痰37例次,行直接喉镜、支撑喉镜手术19例次。结论新生儿重度上呼吸道梗阻病因以先天性疾病为主,对这类患儿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尽早明确病因,迅速解除梗阻,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预防不良后遗症的发生。
王丽萍张明李巍田媛薛辛东王书轩
关键词:气道梗阻喉疾病
急性重症胆管炎病人术后SICU治疗
1997年
急性重症胆管炎病人术后SICU治疗王俊科1张明1盛卓人1许国忠1裴旗2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麻醉教研室SICU,沈阳市(110001)2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内科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胆道系统严重感染并导致全身性损害的一种常见病。由于并发...
王俊科张明张明许国忠盛卓人
关键词:胆管炎术后SICU
发音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外科干预与嗓音学研究
王丽萍白伟良张玉富李君刘艳李秀荣宁平张明吴敏
发音功能障碍性疾病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课题组自1988年起,在国家自然及省部级课题基金资助下,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发音功能障碍相关疾病进行了外科干预和嗓音学研究。正常嗓音声学特征研究对1万6千例不同年龄组正常嗓音进...
关键词:
关键词:嗓音学嗓音疾病外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