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去噪
  • 2篇去噪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变换
  • 2篇SAR图像
  • 2篇SAR图像去...
  • 2篇波变换
  • 1篇电磁
  • 1篇电磁传播
  • 1篇多接口
  • 1篇多接口多信道
  • 1篇多信道
  • 1篇信道
  • 1篇信道分配
  • 1篇信道分配算法
  • 1篇优化算法
  • 1篇通信
  • 1篇通信台站
  • 1篇图像处理

机构

  • 5篇国防科学技术...

作者

  • 5篇张旭
  • 3篇熊辉
  • 2篇罗建书
  • 2篇殷昌盛
  • 1篇刘明涵
  • 1篇李世升

传媒

  • 2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2003全国...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无线Mesh网络中基于离散粒子群优化的信道分配算法被引量:5
2013年
无线Mesh网络中配置多接口Mesh路由器并使用多信道可有效增加网络容量并降低干扰。信道分配问题已被证明是一个NP难题。信道分配的目的是将可用信道分配到通信链路以实现网络干扰最小的目标。针对多接口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中的信道分配,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在实现过程中,通过增加交叉操作将其改进为离散粒子群优化(DPSO)用以处理信道分配这一离散问题。同时,引入了信道合并过程用以消除违背接口约束情况。通过仿真试验并与Tabu-Based算法对比,该算法能有效降低网络干扰并提升网络性能。
张旭殷昌盛熊辉李世升
关键词:无线MESH网络多接口多信道信道分配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
通信台站覆盖预测及三维显示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通信台站覆盖预测及其优化显示的问题。传统的战场通信台站覆盖预测与地形显示并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通常是二维显示,不仅信息量少,而且很不直观。为优化覆盖预测与显示,基于战场地形高程等地理数据,实现了战场地形的三维再现。结合台站信息和地理信息数据,利用ITU-R P.1546电波传播模型,进行了台站覆盖预测及在三维地形上的显示。仿真结果表明系统三维效果显著,能够比较客观、形象地反映通信台站覆盖。在战场实际使用过程中,设计的系统可以为指战员呈现逼真、直观的战场通信状况,可大大提高制定作战方案能力和效率。
殷昌盛张旭熊辉
关键词:高程数据
基于自适应收缩因子的SAR图像去噪被引量:8
2003年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像固有的斑点噪声 ,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收缩因子的去噪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分解至平稳小波域 ,利用与信号相关小波系数的空间及尺度相关性 ,自适应地得到收缩因子 ,修正小波系数 .与基于Mallat分解的阈值去噪及Wiener滤波相比 ,该方法在有效抑制SAR图像噪声的同时 ,较好地保持了图像边缘细节 。
张旭罗建书
关键词:SAR图像平稳小波变换去噪
基于SuperMap的电磁传播可视化研究
2012年
为了协助作战指挥员了解、掌握战场电磁环境,为实施战斗决心提供辅助决策,利用Visual C++.NET和Super-Map Objects等可视化软件研究开发了电磁传播可视化系统。系统以电磁传播预测理论为基础,实现了电磁传播模型的仿真计算和结果显示。从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本系统能够比较客观、形象地反映战场电磁传播状况。论述了应用GIS技术开发电磁传播显示系统的基本思路、功能设计和实现方法。
刘明涵张旭熊辉
关键词:电磁传播可视化SUPERMAPVC++
基于自适应收缩因子的SAR图像去噪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固有的斑点噪声,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收缩因子的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分解至平稳小波域,利用与信号相关小波系数的空间及尺度相关性,自适应地得到收缩因子,修正小波系数.与基于Mallat分解的阈...
张旭罗建书
关键词:小波变换雷达图像处理图像去噪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