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东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激酶
  • 1篇动功
  • 1篇学习记忆
  • 1篇医学教学
  • 1篇依赖性蛋白激...
  • 1篇运动功能障碍
  • 1篇运动再学习
  • 1篇运动再学习疗...
  • 1篇智力
  • 1篇试卷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物理医学
  • 1篇物理医学与康...
  • 1篇下肢运动
  • 1篇下肢运动功能
  • 1篇下肢运动功能...
  • 1篇疗法

机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刘朝晖
  • 3篇张文东
  • 1篇崔尧
  • 1篇王仙丽
  • 1篇王志杰
  • 1篇王晋
  • 1篇崔光彬
  • 1篇常冬梅
  • 1篇朱银星
  • 1篇焦卉朵
  • 1篇袁晓朝
  • 1篇郭克锋
  • 1篇李源莉
  • 1篇鲁睿
  • 1篇张鸽
  • 1篇张建社
  • 1篇蔡丽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康复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次声对大鼠海马区钙调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及Tau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8 Hz、130 d B次声对大鼠海马区钙调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 MKⅡ)及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5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1 d组(n=8)、7 d组(n=8)、14 d组(n=32)。14 d组再分为照射后1 h、6 h、24 h、48 h亚组,每亚组8只。对照组每天次声仓内无次声作用放置2 h,其余各组8 Hz、130 d B次声照射2 h。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磷酸化Ca MKⅡ(p T286-Ca MKⅡ)及tau蛋白表达。结果 14 d组p T286-Ca MKⅡ水平最高(F>14.912,P<0.001),tau蛋白表达最多(F>36.229,P<0.001),7 d组次之(P<0.05)。14 d组中,次声后1 h、6 h,tau蛋白表达最高,24 h有所恢复,但仍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8 Hz、130 d B次声作用后,大鼠海马区Ca MKⅡ磷酸化水平和tau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增高,可能参与次声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受损。
蔡丽王晋崔尧张鸽武松艳张文东刘朝晖
关键词:次声TAU蛋白学习记忆
应用瑞文智力测试改革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1年
目的:为了总结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材料与方法:对我校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瑞文智力测试改革,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教学,结业考试试卷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成绩呈正态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其合理性。结论: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对今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教学具有参考价值。
刘朝晖郭克锋张文东鲁睿王志杰袁晓朝焦卉朵崔光彬
关键词:康复医学试卷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CST)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MRP,观察组在训练前进行CST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躯干控制测试(TCT)进行躯干控制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治疗后行步行能力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下肢FMA、MBI及T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步行相关参数比较,观察组最大步行速度、步长及步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长和步行速度具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CST结合MRP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张建社刘朝晖常冬梅李源莉朱银星张文东王仙丽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再学习疗法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