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维

作品数:63 被引量:768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政治法律
  • 24篇经济管理
  • 19篇社会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社区建设
  • 8篇协商
  • 6篇公共服务
  • 5篇社会
  • 5篇社区矫正
  • 5篇公共服务设施
  • 4篇农民
  • 4篇贫困
  • 4篇资本
  • 4篇自治
  • 4篇协商民主
  • 4篇连片
  • 4篇民主
  • 4篇城市
  • 3篇中国城市社区
  • 3篇社会工作
  • 3篇社会支持
  • 3篇社区公共服务...
  • 3篇社区管理
  • 3篇社区事务

机构

  • 60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韦恩州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不列颠哥伦比...
  • 1篇随州市曾都区...

作者

  • 60篇张大维
  • 12篇陈伟东
  • 9篇郑永君
  • 3篇孔娜娜
  • 2篇龚丽丽
  • 2篇谢洪波
  • 2篇王苏苏
  • 1篇黎娜
  • 1篇唐曼
  • 1篇殷妙仲
  • 1篇余彧
  • 1篇段江平
  • 1篇舒晓虎
  • 1篇刘光利
  • 1篇王慧芝
  • 1篇李静静
  • 1篇吴渊
  • 1篇安真真

传媒

  • 7篇上海城市管理
  • 5篇中州学刊
  • 4篇社会主义研究
  • 4篇理论与改革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江汉论坛
  • 2篇城市问题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行政论坛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探索
  • 1篇中国国情国力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行能力视角下连片特困区避灾农业发展与贫困治理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
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避灾农业发展现状堪忧,其资源整合能力低、可行能力弱,避灾减灾及可持续发展遭受重大考验。本文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可行能力为理论分析框架,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及文献资料,从受灾农户、当地政府、乡村...
张大维余彧王慧芝
关键词:避灾农业贫困治理可持续发展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与建设进展被引量:18
2008年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其研究越来越成为政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并逐步形成了单独的研究体系。本文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国内外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出现了哪些研究成果和不足;二是我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进展情况,主要是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内容、投资主体、建设标准、人员配备等方面出现了哪些特点和经验。
张大维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
社区治理中协商系统的条件、类型与质量辨识——基于6个社区协商实验案例的比较被引量:19
2020年
协商民主在发展运用过程中存在边界范围的窄化和泛化倾向,为了解决窄化协商的困境,协商系统成为第四代协商民主理论的标识。但协商系统的提出并不是说协商可以泛化,社区治理中的协商系统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即满足信息、实质性平衡、多样性、自觉性、公平考量等五个要素。透过这些要素的特征,以及分别呈现的接触程度、回应程度、代表程度、权衡程度、考虑程度等可以辨识协商系统的类型和质量。基于对六个社区协商实验案例的分析,呈现出中国特色的社区协商系统实践。通过比较发现,这些社区协商系统实践体现的要素特征存在差别并形成强制性协商、动员式协商和自主性协商三种类型,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类型会发生转化。基于此,将协商系统理论运用于社区治理实践时,不仅要发展非正式协商以防窄化协商,而且要把握协商的要素条件从而避免泛化协商,同时还需促进协商类型升级,提高协商质量以促进社区善治。
张大维
关键词:协商民主
协商资本与协商能力嵌合:高质量协商的发展逻辑——以村民自治第一村的协商程序创新为例被引量:3
2023年
协商程序作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与各地实际相适应的创新探索是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实现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结合村民自治第一村广西宜州合寨村新村屯的实证调研发现,协商程序创新有其内在规律。在梳理国内外已有文献基础上,引入以协商能力概念为基础的协商资本视角,对新村屯协商程序创新进行了调查梳理,认识到协商资本概念尽管能够解释协商程序创新,但同高质量协商之间仍有距离,仍需结合协商能力进行优势补充,并由此提出将协商资本与协商能力的嵌合作为协商程序创新和高质量协商发展的进路和逻辑。由此,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协商资本作为协商能力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为协商民主理论的深入探索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第二,协商资本视角下的高质量协商需要社会主义公民精神和参与意识的大力培育;第三,立足主体导向的协商资本与协商能力优势嵌合在指导高质量协商实践中更具操作性。
张大维张大维
关键词:协商程序
青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评量、归因与策略被引量:1
2020年
随着社区矫正对象的增多,青年社区矫正对象作为处于不利地位或社会资源相对缺乏的人群理应得到关注。厘清青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获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更精准地供给社会支持以促进其适应和回归社会。基于对799个青年社区矫正对象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利用探索性因素法(EFA)构建青年社区矫正对象社会支持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各指标的赋值测量和权重整合,评量结果表明:第一,青年社区矫正对象社会支持水平为73.63(百分制),处于良好以下水平;第二,社会支持各类型得分呈差序特征,情感性支持相对最好,工具性支持次之,支持利用度最差;第三,行动策略、居住类型和矫正类型是影响青年社区矫正对象社会支持的最主要因素。基于此,需要倡导相应的社会支持精准供给策略。
张大维邢敏慧
关键词:社会支持影响因素
行政规范自治:社区协商治理的向度、过程与进路——基于多案例社区比较被引量:2
2023年
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大抓基层、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鲜明指向。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广泛实践使城市社区如何衔接好自治与行政的关系,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社区治理道路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其中,社区协商作为治理进路之一,考察其在现阶段如何实现自治与行政关系的制度化衔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已有研究将共识塑造和行政惯习作为认识我国社区协商治理的功能向度,并选取了民政部协商典型案例中的三组个案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社区居委会从民意整合到共识回应的衔接推进构成了社区协商治理过程。该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居委会的能动性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上级部门以行政问责与资源下沉等方式实现对社区自治的规范性约束,使前者在约束性框架内开展活动,二者共同构成了社区协商治理进路。由此展现了我国基层协商民主作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纵向衔接行政体制与基层自治的重要组成,其中,行政力量正成为引导和培育社区自治的能动要素,行政规范自治的过程推动了基层民主实践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契合。
赵益晨张大维
关键词:协商治理自治行政
刑罚观与社区矫正的公众认同--基于湖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公众认同是社区矫正制度有效实施的社会心理基础。社区矫正的公众认同受公众刑罚观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社区矫正的公众认知范围较小,认知程度不深,参与状况不佳,但公众认同状况较好,59.8%的个案认同社区矫正。惩罚、公正、康复、文明、人本主义、刑罚成本、社区风险和政策倡导八种刑罚观念都显著影响社区矫正的公众认同。其影响机制是:越认同惩罚和公正的刑罚观越不认同社区矫正;越认同康复、文明和人本主义的刑罚观越认同社区矫正;刑罚成本和社区风险越低,政策倡导越多则越认同社区矫正。
郑永君张大维
关键词:刑罚观社区矫正公众认同
社区协同结构中居民信任的构建、转化与有效治理——以社区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为背景被引量:3
2022年
在公共卫生风险背景下,社区的协同治理机制如何带动居民的有效参与以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是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代表着社区领导力量、外部资源以及内部资源的各防疫主体在防控中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性特征,且社区内部资源的居民能够作为抗疫主体协同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在高风险情况下,居民与社区的合作离不开信任的长期维系,信任则基于信任演化机制通过复合性信任关系得以构建和转化,从而推进居民逐步参与到社区协同治理结构之中。为构建长期的社区信任关系以应对高风险社会的挑战,社区风险治理措施应立足常态化,明确开放透明、多元参与的方向;以公共服务建设为载体,以惯习沉淀社区互信,激发居民日常社区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张大维赵益晨
关键词:公共卫生协同治理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配置差异分析及均等化对策被引量:7
2009年
根据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拥有量、拥有率、覆盖率、辐射率、职工数等指标统计,目前我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在区域之间存在不均衡现象。实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区域均等化,应建立科学的财政投入机制、多元的建设投资渠道和多样的设施供给方式。
龚丽丽张大维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社区与社会资本:互惠、分离与逆向——西方研究进展与中国案例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社区与社会资本是当今中西学界和政界普遍关心的两个重要概念,由其延伸的问题范畴日益成为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探索的重要方面。社区与社会资本之间呈现出互惠性、分离性和逆向性的相互关系特征。中国的社区建设起步较晚。文章结合本土的四个案例试图分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社区建设与社会资本培育,使之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张大维殷妙仲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区建设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