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培田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先秦
  • 3篇检察
  • 2篇债法
  • 2篇史实
  • 2篇司法
  • 2篇先秦时期
  • 2篇民国
  • 2篇检察制度
  • 2篇法律
  • 1篇调查权
  • 1篇新中国
  • 1篇刑事
  • 1篇刑事辩护
  • 1篇演进
  • 1篇要案
  • 1篇预备立宪
  • 1篇源流
  • 1篇债权
  • 1篇债权债务
  • 1篇债权债务关系

机构

  • 13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3篇张培田
  • 3篇陈金全
  • 1篇李胜渝
  • 1篇车才洪
  • 1篇孙永波
  • 1篇张晓蓓

传媒

  • 2篇中国刑事法杂...
  • 2篇法学研究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人民法治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政法论丛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法治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墨子思想的法治内涵
2016年
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代,墨子治国理政的认知立足遵循客观自然的基础展开,对法及其运行形成系统的理论。遵循'天志'的自然法思想在墨子看来,人间秩序之上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存在即'天',墨子提出的'天'是一种天道、天理,一种具有客观规律性的高级理性的存在。
张培田
关键词:天志交相利良法之治西方法治
浅析先秦儒家“信”的思想被引量:1
2005年
儒家思想将仁、义、礼、智、信视为人的天性,孔子、孟子、荀子等都重视对“信”的思想的阐释。概括言之,信就是保证自己承诺的真实性,具体有守信之信、等级之信、人伦之信、宽仁政之信、交易之信等。就本质上讲,儒家思想的“信”是为仁义服务的,依附于伦理思想,是历史经验与现实社会相融合的结晶,反映在法律上就是不嗜杀人、同罪异罚非刑也、宽猛相济、无诉思想、反对不教而诛和父子相隐、君臣相隐等。但是,儒学者在阐释“信”的思想时突出了精神信念对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含有唯心的成分。
张培田车才洪
民国京师检察第一要案史料刍析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是由民国最高法院检察署收集、整理出版的典型案例,全文现保留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内容主要包括检察官对陈锦涛的起诉文以及律师对本案的辩护意见。
张培田孙永波
关键词:检察刑事辩护
箕子王道思想中的法治思维
2016年
一直以来,学术界大都认为,中国近代以前根本没有出现过法治思维。这给全社会导向极大。笔者最近又一次细读古籍,特别是早期王道理论,发现这种论断有失偏颇。箕子王道思想见诸于《尚书·洪范》,提出的年代大约是距今2900年至3000年的周初。(关于箕子作洪范的年代,学界争论不休。本文以最新研究成果,采洪范成于周初说。)自其王道思想问世以来,历朝历代都关注并予以解读。笔者求学初即对其王道理论顶礼膜拜,
张培田
关键词:最高统治者社会导向理论根基
试论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司法调查权
2011年
法律监督是检察权优化配置问题的逻辑起点。检察权通过检察机关所拥有并行使的一系列检察权能得以体现和实现。公诉权、诉讼监督权和检察侦查权属于检察权能结构中的第一层次,公诉权、诉讼监督权、检察侦查权又包含了诸如不起诉权、抗诉权、直接侦查权等属于第二层次的权能,而为了行使上述权能必须拥有的法律手段则属于第三层次的权能结构。优化检察权的配置,实质上就是优化检察机关各个层次的权能结构。优化检察权的权能结构,不仅指充实完善检察权的权能体系,也意味着放弃一些与检察权的法律监督属性并无多大关系的权能与职责。我国检察权的权能结构存在不足,需要通过立法授权,完善检察机关的权能结构,同时也应当放弃一些并不属于检察权内容的职权和职责。事实上,我国法律通过对检察制约和法律监督的规定,已经在刑事诉讼领域建立了以制约和监督为机制,以对警察权和审判权双重控制为特点的控权型检察制度。中国检察制度的本质特点是由检察制约和法律监督所指向,保障宪法和法律完整统一实施而对国家权力的控制。中国检察机关的职权配置应以此为前提。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检察权配置的法理研究"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检察权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之立场。
张培田
关键词:检察机关司法监察法律监督调查权检察制度社会犯罪监察制度
近代中国检察理论的演进——兼析民国检察制度存废的论争被引量:8
2010年
张培田
关键词:检察制度检察理论存废民国演进资产阶级革命
陪审制和参审制的历史考察与比较被引量:18
2006年
陪审制和参审制都是近现代国民直接参加司法审判的制度,但两者从概念到实际运作,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到社会效果迥然不同。本文考察陪审制和参审制的历史演变,结合其具体运行环境,分析其利弊,以期在司法审判民主化改革理论与实践中,正确把握两者的区别与优劣,对我国今后的司法改革有益。
张培田
关键词:陪审制参审制
清末预备立宪的史实考论被引量:5
2004年
清末预备立宪是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集团在内外交困时期为继续维持统治而被迫提起的。预备立宪的目的是使"皇位永固",让"外患渐轻",致"内乱可弭"。通过改官制、开办地方咨议局和中央资政院,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集团拟定立宪日期,颁布意在继续维持封建专制统治的"钦定宪法大纲"和"重大信条",但并没有起到延缓其统治的作用,反而加速了封建专制王朝自身的灭亡。
张培田陈金全
关键词:立宪清末宪法
先秦时期债流转的史实探析被引量:2
2005年
中国先秦时期从国家形成到秦始皇统一以前 ,债权债务关系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复杂化 ,解决债权债务的案例日益增多 ,实践中出现了不自觉的债的分类调整 ,对债的不同表现形式也有对比研究 ,这体现出中国独特的调整债的法文化特征。
张培田陈金全
关键词:先秦时期史实债权债务关系文化特征秦始皇不自觉
新中国审判制度曲折演变的史实考论(1957——1976)被引量:4
2005年
1957年反右以后,健全法制的司法审判制度在中国受到全面批判。审判独立遭到否定,群众运动方式引入审判,刑事诉讼审判原则被抛弃。到大跃进时期,公检法三机关联合办案形成制度,三机关办案指标量化,冤假错案增多。文革前期,审判机关被砸烂,原有审判制度为群众专政和军事管制取代。文革后期,革命委员会人保组行使司法权,侦诉审合一,有罪推定成风,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严重地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张培田
关键词:新中国司法审判制度健全法制审判原则联合办案反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