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囡
- 作品数:26 被引量:176H指数:9
- 供职机构:济宁市药品检验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芎汤加味方的提取工艺优选研究及药效学评价
- 2014年
- 目的优选芎汤加味方的处方工艺,通过药效学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进行药效剂量筛选和初步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挥发油、核桃油提取工艺与非挥发性成分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单因素试验法对提挥发油后水提液醇沉试验的乙醇浓度考察;采用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筛选提取方法改良后药物的剂量,并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法对药物安全性进行初步考察。结果芎汤加味方最佳提取工艺为:川芎、当归粉碎过10目筛,加10倍量水浸泡4 h,水蒸气蒸馏提取6 h,滤液浓缩备用,药渣保留;将150℃条件下加热1.5 h灭酶后的核桃仁粉碎至粗粉,加入4倍量石油醚,浸泡提取4次,每次40 min,药渣保留;对川芎、当归提油后药渣合并核桃仁药渣用10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药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有效剂量为3.78 g·kg-1,折算成临床70 kg的成人每日用量为42 g。小鼠最大给药量(MLD)为120.96 g·kg-1,相当于临床70 kg的成人每公斤体质量日用量的201.6倍。结论该优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芎汤加味方的提取。芎汤加味方对局灶脑缺血有保护作用,且安全、低毒。
- 孙蓉冯群张亚囡迟雪洁
- 关键词:正交试验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毒性
- 参莪汤有效组分体内抗肿瘤作用量-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参莪汤有效组分对肝癌H22肿瘤小鼠体内抗肿瘤的"量-效"关系,为新药开发提供客观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22腹水瘤细胞接种的方法,建立H22肿瘤小鼠动物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参莪汤有效组分,连续灌胃给药9天,末次给药后24h,取瘤块、胸腺、脾脏,计算抑瘤率和脏体比值。观察药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碳粒廓清检测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通过对各组小鼠抗肿瘤作用分析,参莪汤有效组分在8.31~70.72 g.kg-1剂量范围内能抑制肝癌H22小鼠肿瘤生长,增加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参莪汤有效组分在8.31~34.65 g.kg-1剂量范围内具有抗肿瘤作用,呈现一定"量-效"关系,其抗肿瘤作用的最佳剂量为34.65 g.kg-1,最小有效量为8.31 g.kg-1,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达到最高效应时,抗肿瘤作用不再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参莪汤有效组分通过免疫调节提高小鼠免疫功能达到抑制肿瘤作用。
- 谢元璋孙蓉张亚囡李晓宇季宇彬
- 关键词:量效关系
- 参莪汤不同组分抗肿瘤活性筛选研究
- 2013年
- 目的为研发低毒高效的抗肿瘤制剂,以抗肿瘤活性为先导,化学物质基础含量为指标,比较5种提取物的药效强度,确定复方参莪汤有效组分的提取工艺,为进一步优化处方药学工艺奠定基础。方法结合复方中各药味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确定5中不同提取方法,考察不同提取物中物质基础含量;建立肝癌H22肿瘤小鼠动物模型,给予相同剂量不同工艺的参莪汤有效组分,连续灌胃给药9天,末次给药后1天,取瘤块、胸腺、脾脏,计算抑瘤率和脏体比值,考察药物对肝癌H22肿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结果通过对不同提取物小鼠抗肿瘤作用分析,参莪汤各工艺组均能抑制小鼠肝癌H22肿瘤生长,增加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其中工艺4组的抗肿瘤作用最强。结论参莪汤有效组分抗肿瘤作用的最佳工艺为工艺4组,其抗肿瘤活性最佳,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应用前景。
- 吕莉莉谢元璋张亚囡朱兰兰季宇彬孙蓉
- 关键词:不同组分抗肿瘤活性
- 北豆根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 2012年
- 目的观察北豆根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脏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小鼠灌胃较高剂量的北豆根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后,血清ALT、AST活力在4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均约达48h;水提组分给药6h后即可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脏指数升高,其中24h肝脏指数升高最为明显;光镜下观察北豆根水提组分6h后,肝小叶结构尚还正常,个别细胞变性坏死;12h后大部分细胞核固缩,出现广泛的气球样变、玻璃样变、嗜酸性变性等,有假小叶形成;72h后肝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仍有个别细胞核固缩;醇提组分给药4h后肝脏明显肿大,肝脏指数升高,其中24h肝脏指数升高最为明显,光镜下观察北豆根醇组分6h后,肝小叶结构尚还正常,部分肝细胞核固缩;12h后,大部分细胞核固缩,问质细胞变性坏死;72h后部分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论北豆根水提组分剂量在46.05-61.4g·kg^-1之间、醇提组分在8.45~15.02g·kg^-1之间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光镜下观察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病理损伤更严重。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北豆根水提组分或醇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关于其肝脏损伤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谢元璋孙蓉王懿张亚囡罗栋
- 关键词:北豆根不同组分小鼠肝毒性
- 北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北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给小鼠灌胃北豆根水提和醇提组分,每天1次,连续灌胃7天,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1、3、7天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浆清蛋白(ALB)、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TBI)水平,并计算肝脏指数。结果北豆根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可致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增高,ALT、AST在给药后1天明显升高,以AST为更敏感,一直持续到7天。肝脏重量和肝体比值增大,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TBI)水平增加,血浆清蛋白(ALB)降低;上述变化随给药次数和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小鼠多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北豆根水提组分或醇提组分可造成明显的肝毒性损伤,即肝功指标的改变,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关于其肝脏损伤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孙蓉张亚囡
- 关键词:北豆根不同组分小鼠肝毒性
- 北豆根不同组分致小鼠肝毒性与氧化损伤相关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观察连续、较高剂量给予北豆根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导致小鼠肝毒性损伤程度与氧化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小鼠按照北豆根水提组分高、中、低剂量分别为7.2,4.7,1.2 g.kg-1,醇提组分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6.1,4.7,1.2g.kg-1连续给药7天,每天灌胃给药1次,7天后检测血和肝组织内MDA水平和SOD活性,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北豆根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可致血中和肝组织内MDA含量增加,同时SOD活性下降;血和肝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增加,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升高;血和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下降。上述变化趋势随剂量增加而加重,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北豆根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多次给药后可导致小鼠肝毒性损伤,其损伤途径与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后诱导脂质过氧化有关。
- 张亚囡罗栋孙蓉
- 关键词:北豆根不同组分肝毒性
- 基于“药性-功效-毒性”相关性的柴胡历代文献挖掘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梳理历代文献中关于柴胡的药性、功效、毒性认知过程的记载,结合传统中医对柴胡的认识,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开展柴胡"药性-功效-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历代文献中柴胡相关记载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历代文献关于柴胡的功效、主治有不同的记载;历代本草未将柴胡列为有毒之品,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柴胡的毒副作用。结论文献研究说明柴胡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与"柴胡劫肝阴"的说法及现代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相吻合,但柴胡为疏肝解郁要药,目前针对柴胡的药性、功效、物质基础和毒性研究都是孤立的,彼此之间缺少关联性。因此,如何平衡柴胡"疏肝解郁"与"柴胡劫肝阴"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柴胡功效入手观察和发现毒性,用现代语言阐明柴胡发挥功效与产生毒性的内在本质关系,以更有效、安全地应用柴胡,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 孙蓉黄伟张亚囡赵燕
- 关键词:柴胡历代文献
- 基于物质基础和抗脑缺血作用的芎汤加味方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在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芎汤加味方所含物质基础研究进展,进行其提取工艺研究。方法结合文献进行芎汤加味方6个制备工艺的研究,测定各工艺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观察各个提取物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通过物质基础的含量测定和抗脑血活性的比较,筛选最有效的提取工艺。结果通过挥发油、核桃油、阿魏酸提取率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工艺5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保留相对全面,对小鼠全脑缺血和缺氧损伤程度的改善作用最强。结论采用"质量-药效"综合评价模式可保障中药复方的有效性。初步确定了工艺5为芎汤加味方的最佳提取工艺,其具体优化参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冯群迟雪洁张亚囡孙蓉
- 关键词: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何首乌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比较何首乌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进行何首乌药材的急性毒性观察与评价。方法分别制备何首乌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按照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测定何首乌不同组分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最大耐受量(MTD)、最大给药量(MLD),连续观察14天,观察其急性毒性症状谱,记录累积死亡数及小鼠体重变化。结果何首乌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全组分>醇提组分>水提组分。何首乌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无法作出LD50,MTD试验结果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20.0 g.kg-1.d-1、98.4 g.kg-1.d-1和78.0g.kg-1.d-1,分别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116.7倍、574.0倍和455.0倍。主要毒性症状是腹泻、怠动、毛色不华。结论何首乌药材具有一定的毒性,与文献记载相符。其不同组分中化学成分是决定其毒性强度不同的物质基础,通过何首乌不同组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有利于进行何首乌药材系统的毒性研究与评价,为进一步锁定其毒性物质基础提供试验依据,其毒性成分和致毒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黄伟张亚囡孙蓉
- 关键词:何首乌不同组分小鼠急性毒性
- 缺血性脑血管病动物模型研究概况与中药药效学评价思考被引量:5
- 2011年
- 为了探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机制、药物筛选、药效评价、治疗方案优化,目前建立了许多模拟人类脑缺血疾病的实验动物模型。如何根据中药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候选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价,并将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与临床疾病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保证动物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对临床前中药药理研究与药效评价的有效药物,在临床上获得更好的疗效,提供方法学保证和有效的中药创新药物筛选与研发评价的研究工具。
- 孙蓉张亚囡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药效评价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