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绵
-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反转构造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一个早期伸展、晚期反转的早白垩世伸展凹陷。通过综合应用地震、钻井等资料,对贝尔凹陷的形成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贝尔凹陷早白垩世末期发育的反转构造丰富了伸展构造样式,提供了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构造圈闭;决定贝尔凹陷反转构造含油性的主要因素是油气生成时间、运移时间与反转时期的配置和反转强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 吴亚东沈华张云绵
- 关键词:贝尔凹陷油气运移
- 频谱成像技术在油田勘探初期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频谱成像将地震数据体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利用分频处理技术大大提高了对薄储集层的分辨能力。从理论基础分析出发,首先介绍了频谱成像的原理、最大分辨率,然后结合国内某油田的实际情况,阐述用频谱成像技术进行沉积相划分以及判断沉积环境水进水退的方法及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在勘探初期,利用频谱成像特有的横向高分辨率特点,可以很好地预测储集层的沉积环境变化及进行沉积相的划分。
- 胡宇芳张云绵杨建勋钟德盈查朝阳
- 关键词:频谱成像分频处理沉积相
-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油气富集区分布特征被引量:25
- 2009年
-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是陆相富油气凹陷,根据"满凹含油"的地质认识,在有效烃源岩范围内,都可以发现油气。但油气富集区(通常称为"甜点")仍有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在凹陷中的低凸起、基底断层上方形成的断裂发育带,一方面可以作为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另一方面还可以成为油气圈闭的侧向封挡,是油气富集区的主边界。同时断裂周围发育的构造裂缝大大改善了储集层的连通性,使油气藏高产的概率大大增加,使断裂发育带本身成为油气富集的"甜点"带。因此,断裂发育带对油气富集区的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应更加重视对断裂带本身的油气勘探。
- 李明赵一民刘晓张云绵王玉山
- 关键词:长岭凹陷油气富集区
- AVO流体反演理论与实践被引量:20
- 2006年
- AVO流体反演技术能够定量地确定储集层含各种流体的可能性。首先利用测井曲线建立Monte-Carlo随机正演模型,然后通过Biot-Gassman流体替换理论获得模型中流体分别为油、气、水时的合成记录,利用Shuey公式得到相应的截距和梯度,将实际地震数据所得到的截距和梯度与模型所产生的截距和梯度进行对比,再利用Bayes理论即可定量求得所含油、气、水的可能性。当储集层中含有油、气、水中的二相或三相时,可能性分布图重叠,预测的可能性值比只含单相流体时有所降低,但是预测的准确性仍然比较高。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川中天然气勘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高建荣滕吉文李明张云绵
- 关键词:AVO
- 我国老油气区精细深化勘探方法技术与实效
- 赵文智邹才能李明侯连华刘晓崔化娟王波刘志舟赵一民龙建东张云绵吴丰成
- 经过50多年勘探,大部分老油气区处于高成熟勘探阶段,储量增长慢、产量递减快。老区剩余资源占全国总资源量25%以上,快速高效发现并将其转化为经济可采储量,对确保国家能源供给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几年,老区深化勘探得到重视和加强...
- 关键词:
- 关键词:石油地质理论油藏描述
- 一种油层识别和产能评价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油田勘探开发中的油层识别和产能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在对地化热解数据进行重量校正,重质组分校正的基础上,采用原油密度叠代循环技术,对地化热解中轻、中组分进行校正,得到恢复原始地层条件的地化热解数据和残余烃组分含量,...
- 赵文智邹才能李明侯连华刘晓崔化娟王波刘志舟赵一民龙建东张云绵吴丰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