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芬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的性别差异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研究了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业成绩、兴趣和态度、期望、自我归因、问题解决方式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提出减小性别差异、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
- 张丽芬李京卿
- 关键词:性别差异男女生化学学习
- 长江口南槽拦门沙地形对纵向余环流模式的影响
——观测与模拟分析
- 河口是河流入海的区域,具有渔业、航运、淡水等多种资源,是支撑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地带。在近岸和河口区域的研究中,河床地形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水动力与河床地形间存在不断相互作用的反馈关系。河口环流作为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通常在...
- 张丽芬
- 关键词:拦门沙盐水入侵
- 文献传递
- 国外有关化学学习性别差异的研究及评注被引量:4
- 2006年
- 本文主要结合国外化学学科领域中性别差异的研究,从三个维度——对化学的态度和认识、化学问题解决、不同的学习方式等呈现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及评注造成差异的原因,以期给国内相关研究一点启示。
- 张丽芬王祖浩
- 关键词:化学学习性别差异评注
- 化学习题智能诊断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
- 研究学生的解题障碍在化学诊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文献中关于化学学科障碍的有效诊断与补救大多建立在个案研究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形式诊断解题障碍,经过深入分析与研究才能做出较合理的判断与解释。在时间上有相当长的滞后...
- 张丽芬
- 关键词:解题障碍智能诊断测试系统
- 文献传递
- 长江河口南槽纵向余环流:径流、潮汐和地形耦合机制被引量:5
- 2022年
- 经典河口环流理论认为河口纵向上存在表层向海、底层向陆的单环流,但该理论中并未包含对地形因素的考虑.本研究于2018年洪、枯季(7、12月)在长江口南槽开展全潮周期的现场调查,通过锚系剖面和座底三脚架观测获得了从陆向海3个站位的同步流速、温盐剖面等数据,探讨了河口拦门沙地形对纵向余环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口南槽拦门沙海域存在两种河口纵向余环流模式:在洪季形成于拦门沙外坡的经典单环流,而在枯季形成由拦门沙内、外坡环流构成的双环流.基于表征河口混合的Simpson数、M值和盐度剖面结构,揭示拦门沙海域纵向余环流形成的主因是斜压作用;双环流的形成归因于拦门沙地形对枯季盐水入侵的影响,外坡环流亦可能受口外上升流的作用.拦门沙海域双环流结构可显著影响河口滞流点及最大浑浊带悬沙的时空分布,流域和河口人类活动导致的拦门沙地貌形态改变进而又间接影响双环流发生的频率与规模.
- 张丽芬杨作升张凡李占海汪亚平汪亚平
- 关键词:拦门沙盐水入侵最大浑浊带长江口
- 高中A水平化学课程与教材解析
- 2006年
- 新加坡人多资源少,唯一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是人力。所以新加坡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实行精英主义教育政策。把公民培养成高素质、能适应各种生产需要的有技术的劳动力是新加坡教育的出发点。新加坡的课程实质受英国教育影响颇深,新加坡的现行课程设置是在1991年新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实行教育分流制度。
- 张丽芬王祖浩徐承波
- 关键词:教材解析教育分流制度
- 陆架海岸台风沉积记录及信息提取被引量:15
- 2019年
- 长时间尺度风暴强度–频率关系与气候变化相关联,而器测记录和历史记载难以提供充分的信息,因此从沉积记录中提取风暴信息成为一个前沿科学问题。在应用上,这项研究可为海岸带城市群应对未来气候和海面变化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回顾了台风沉积记录研究进展,显示陆架泥质沉积、海滩及海岸沙丘、潮滩、潟湖、巨砾是台风事件记录的良好载体,可通过层序形态和物质特性分析而识别。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分析方法,以区分台风、冬季风暴、河流洪水和海啸等不同类型的极端事件沉积。在台风强度信息提取方面,陆架泥质沉积所含贝壳–粗颗粒沉积物可作为海底再悬浮强度的指标,但需更多实测数据的率定;海滩及海岸沙丘顶部的台风沉积分布高程指示了台风激浪流的上冲高度,而台风巨砾的重量可以与近岸波浪的波高建立联系。以上数据经过换算后可以得出台风强度的信息,虽然这些间接的沉积学信息还不足以建立风暴强度–频率关系,但有助于台风强度大数据的建立。潮滩、潟湖沉积连续性好,可构成台风事件的时间序列,然而关于台风强度却是多解的,台风最大风力、持续时间、移动路径、登陆地点的不同组合可能产生同样的事件沉积。我们建议,应发展台风信息提取的新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进行现代过程模拟,根据已知的台风事件资料构建沉积物输运堆积模型,使之能够复演事件沉积的特征;进行多个地点事件沉积的反演模拟,在此情形下,即便每个站位的结果是多解的,但针对多个站位上求取其解的交集之后,多解性将下降,这种模拟方法可称之为“解空间收缩法”;采用大数据融合方式,将其他来源的台风强度数据纳入模拟体系,可进一步降低风暴信息提取的不确定性。动力过程模拟与大数据融合方法的建立,有助于获得与沉积记录同样�
- 高抒贾建军杨阳周亮魏稳梅衍俊李亚南王黎赵培培刘桢峤张丽芬
- 关键词:台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