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欣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危重
  • 4篇患儿
  • 4篇儿童
  • 3篇预后
  • 3篇危重病
  • 2篇血糖
  • 2篇危重病患儿
  • 2篇危重患儿
  • 1篇冬青
  • 1篇毒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钠
  • 1篇血糖变化
  • 1篇血糖变化分析

机构

  • 6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7篇廖欣
  • 4篇李博
  • 4篇朱翠平
  • 3篇黄怡玲
  • 2篇杨镒宇
  • 2篇李佩青
  • 2篇陶建平
  • 2篇高岩
  • 1篇田慧舒
  • 1篇龙小雅
  • 1篇吴金霞
  • 1篇邓力
  • 1篇曾其毅
  • 1篇洪婕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更昔洛韦、复方毛冬青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复方毛冬青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3组:更昔洛韦治疗组(A组)34例、复方毛冬青治疗组(B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A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B组采用复方毛冬青治疗,对照组不用任何抗病毒药,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26.973,P=0.000),A组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04,P=1.000),治疗3、5d后,A、B组临床症状、体征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F=10.188,P=0.000;F=22.000,P=0.000)。结论早期使用更昔洛韦或复方毛冬青是小儿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较好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龙小雅李博田慧舒廖欣邓力
关键词: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更昔洛韦复方毛冬青小儿
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与肝脏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水平变化趋势与肝脏功能变化的时相关系,探讨儿科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时肝脏对血糖的调控机制。方法按照前瞻性对照研究原则,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患儿63例,根据入室当天的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53例)及正常血糖组(10例)。动态监测血糖、肝功能(ALT、AST、LDH、TG、TC、HDL、VDL)水平。结果应激性高血糖患儿应激3 d时AST及VDL与高血糖相关,而TG与高血糖水平相关。研究病例中死亡8例,均为高血糖组感染性疾病患儿,病死率12.7%;存活与死亡(观察时点仍生存时)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危重患儿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可能为死亡危险因素;应激发生后需要注意保护肝脏功能,维持足够的能量代谢,平衡机体的代谢稳态,同时需防止应激后继发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危重患儿的良好转归。
李佩青吴金霞廖欣黄怡玲陶建平杨镒宇朱翠平
关键词:危重症高血糖肝脏功能预后
193例危重病患儿血糖变化分析
2009年
目的:通过分析193例危重患儿的血糖变化,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病情进展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PICU住院的193例危重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①193例危重病患儿中高血糖组有123例,高血糖的发生率为63.7%;血糖最小值为0.9mmol/L,最大值为30.5mmol/L,均值为8.2mmol/L;②123例高血糖患儿中,<3岁组87例(63.0%),3~7岁组17例(60.7%),7~10岁组9例(64.3%),>10岁组10例(76.9%),各年龄组高血糖发生率接近(P>0.05),均高于正常血糖发生率。③肺炎组发生高血糖有46例,颅内感染组24例,腹泻组11例,心肌炎组2例,感染性休克组11例,非感染性疾病组11例,其他组5例,意外组13例,不同原发病的血糖均数:肺炎为(7.075±2.900)mmol/L,颅内感染(8.259±3.840)mmol/L,腹泻(8.545±5.600)mmol/L,心肌炎(9.052±9.100)mmol/L,感染性休克(11.154±8.000)mmol/L,非感染性疾病(7.358±3.930)mmol/L,其他为(7.246±2.940)mmol/L,意外(12.329±7.890)mmol/L,经方差分析,不同的原发病其血糖升高的水平存在差异(P<0.05);④正常血糖患儿平均住院时间14.94d,平均住PICU时间9.5d,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472d,而高血糖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18.32d,平均住PICU时间12d,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0.1901d,经t检验,高血糖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PICU时间长于正常血糖组(均P<0.05);⑤正常血糖组发生单个脏器损害的有31例,2个脏器损害的14例,3个以上脏器损害的18例,而高血糖组分别为27、41、55例(P<0.05),提示高血糖组脏器损害更严重;⑥高血糖组患儿住院7d内死亡人数31例,高于血糖正常组的8例(P<0.05),说明高血糖组患儿住院7d内的死亡率高于正常血糖组。结论:危重病患儿常出现高血糖,血糖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密切联系,血糖水平升高会导致预后不良,是导致死亡率增加和住院时间延长的重要因素,在治疗过程�
黄怡玲朱翠平洪婕李博廖欣李佩青杨镒宇陶建平
关键词:危重病血糖预后儿童
260例危重患儿血钠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儿血钠与液体张力关系,说明维持正常血钠的重要性,以及可能的途径。方法回顾分析260例危重病患儿临床资料,应用SPSS16.0软件分析血钠和液体张力情况对预后的影响,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血钠异常190例;其中低钠血症159例,高钠血症31例。低血钠患儿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高血钠患儿<3岁与7~10岁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钠血症常发生在肺炎(39.0%)、颅内感染(18.9%)、感染性休克(9.4%);高钠血症常发生在颅内感染(占35.5%)、颅内非感染性疾病(16.1%),腹泻病(12.9%)。有原发或继发颅脑损伤患儿的高钠血症患病率(28.0%)显著高于无颅脑损伤患儿的患病率(5.4%)(P<0.01)。低钠血症病死率与正常血钠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钠血症病死率与正常血钠病死率和低钠血症病死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第0天供给的液体张力为0.40±0.21,第9天液体张力为0.24±0.16,第0天液体张力与第1~9天液体张力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等张液体与低张液体相比较,能明显缩短总住院时间(P<0.05)、住PICU时间(P<0.01)和机械通气时间(P<0.01);但不同住院日的液体张力供给与当天血钠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危重病患儿常见血钠异常,其中低钠血症更为常见,应重视危重病患儿血钠监测,及时纠正其异常;注意维持液体张力的供给,减少危重患儿低血钠发病率。
李博朱翠平黄怡玲廖欣
关键词:危重病儿童血钠
263例危重病患儿营养支持与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危重病患儿营养支持与患儿预后和病情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63例危重症患儿临床资料,分析热卡、禁食等因素对预后以及蛋白质供给对住院时间等的影响。结果入室后7 d内非死亡组患儿的每天总热卡为(51.3±41.2)kcal/kg,高于死亡组的(30.64±26.08)kcal/kg(t=-9.67,P<0.05);最小年龄组每天总热卡供给量与其他组比较最大(P<0.05),而感染性休克组与意外伤害组的每天总热卡供给量与其他组比较相对低(P<0.05);入室前3 d禁食患儿的病死率为39.46%,高于同期非禁食患儿的病死率27.78%(2=9.81,P<0.05);禁食5 d的病死率42.07%明显高于禁食3 d以内的29.05%(2=74.95,P<0.005);患儿的氮热比例平均为1∶(339.81±115.55),高蛋白质供给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29.41±22.60)d,明显长于低蛋白质供给组以及正常蛋白质供给组(23.10±21.05)d和(22.01±18.06)d,(F=5.89,P<0.05)。结论危重病患儿的所需总热量主要取决于肠内营养所提供的肠内热卡;所提供的热卡量影响着患儿的预后,提供足够的热卡可降低危重病患儿的病死率;不同疾病状态的患儿所需的热卡也不同,供给危重病患儿所需的热量最好根据患儿的危重评分及国际公式计算;禁食时间越长的患儿预后越差,危重病患儿最好能尽可能早地给予肠内营养;蛋白质供给量占供能物质的比例影响了患儿的氮热比例,而且过多地提供蛋白质会增加机体的负担,影响机体修复,延长疾病恢复的时间。
廖欣廖欣李博朱翠平黄彩虹
关键词:儿童危重病营养支持预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儿童慢性肾脏疾病中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作用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具有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和延缓肾功能减退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在儿科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ACEI与ARB对于多种慢性蛋白尿性疾病,如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IgA肾病、先天肾脏畸形、溶血尿毒综合征后遗症、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及胱氨酸病等均有明显作用,而且两类药在6个月到1年的治疗期内,对于儿童具有不良反应小、耐药性好的特点。ACEI在保护肾脏方面,其减少尿蛋白作用并非依赖于它的降压作用,而是独立的;而且减少尿蛋白的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ACEI和ARB分别单独使用时降低蛋白尿的效果相似,而联合使用时减轻尿蛋白和保护肾脏的作用却并不是两药效果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更强的延缓慢性肾病进展的作用。
廖欣高岩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疾病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儿童创伤后合并急性肺损伤一例
2009年
患儿,女,9岁,因汶川大地震致股骨骨折,17d后转入我院。患儿在地震中被埋16h后获救,送至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后转我院进一步治疗。入院查体:T36.0℃,R28次/min,P118次/min,BP114/72mmHg(1mmHg=0.133kPa),体质量20kg。
廖欣高岩
关键词: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急性肺损伤创伤后医院治疗入院查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