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芦根

作品数:61 被引量:408H指数:12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克罗恩
  • 15篇克罗恩病
  • 14篇胃癌
  • 11篇直肠
  • 10篇预后
  • 9篇炎症
  • 9篇直肠癌
  • 9篇结肠
  • 9篇肠癌
  • 8篇术后
  • 8篇肿瘤
  • 7篇细胞
  • 7篇小鼠
  • 7篇结肠炎
  • 6篇肠屏障
  • 5篇三硝基苯磺酸
  • 5篇切除
  • 5篇外科
  • 5篇磺酸
  • 5篇苯磺酸

机构

  • 52篇蚌埠医学院第...
  • 25篇蚌埠医学院
  • 7篇南京军区南京...
  • 6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蚌埠市第一人...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59篇左芦根
  • 16篇刘牧林
  • 8篇姜从桥
  • 7篇朱维铭
  • 7篇李仕青
  • 6篇李宁
  • 6篇黎介寿
  • 6篇胡建国
  • 5篇郝博
  • 5篇李毅
  • 5篇陈德利
  • 5篇张伟
  • 4篇张宗兵
  • 4篇龚剑峰
  • 4篇曹磊
  • 3篇王姗
  • 2篇王宏刚
  • 2篇顾立立
  • 2篇张浩
  • 2篇席进

传媒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蚌埠医学院学...
  • 6篇肠外与肠内营...
  • 4篇中华全科医学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炎性肠病...
  • 1篇胃肠病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18篇2023
  • 10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动期与缓解期手术对克罗恩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影响被引量:35
2012年
目的观察处于活动期与缓解期的克罗恩病(CD)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情况,并加以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因CD相关并发症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肠切除吻合手术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缓解期CD(47例)与活动期CD(43例)患者术后内镜复发、临床复发、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花费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9%和51.2%,X2=6.979)、拆线时间(t=4.124)、术后住院时间(t=8.837)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术后1年累计内镜下复发率分别为8.5%和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5,P=0.032),术后2、3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缓解期C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伤口愈合快,住院天数短,住院花费少,且术后早期内镜下复发率低;但疾病处于活动期与缓解期CD患者在术后远期复发率方面没有差异。
左芦根李毅王宏刚朱维铭曹磊张伟龚剑峰李宁黎介寿
关键词:CROHN病结肠切除术复发
绿茶多酚抑制肠道JAK2/STAT3信号通路保护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肠黏膜屏障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GTP)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TNBS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GTP处理组,每组10只。GTP处理组小鼠每日给予0.2 mL GTP灌胃(100 mg/kg),模型组每日给予0.2 mL生理盐水灌胃。处理4周后处死小鼠,采用HE染色评估疾病活动度,采用ELISA检测小鼠结肠黏膜组织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肠黏膜屏障紧密连接蛋白1(ZO-1)及密封蛋白1(claudin-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黏膜ZO-1、claudin-1、磷酸化的Janus激酶2(p-JAK2)、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在GTP处理的第3周及第4周,小鼠疾病活动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小鼠。GTP处理组小鼠的结肠炎症评分及肠黏膜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TNBS组,而IL-10显著高于TNBS组。与TNBS组小鼠相比,GTP处理显著提高小鼠claudin-1、ZO-1的表达水平,且小鼠肠黏膜p-JAK2及p-STAT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GTP通过抑制肠道JAK2/STAT3信号通路发挥抗炎及肠黏膜屏障结构保护作用。
席进葛思堂左芦根朱玉可王炼解巧丽
关键词:肠屏障功能
Enah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Enah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以期为胃癌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行胃癌根治术病人97例,使用免疫组化标记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的Enah,并计算目标蛋白光密度值,分析2种组织中Enah的表达差异。以胃癌组织内Enah表达量的中位数为界,将病人分为Enah高表达组(n=48)和低表达组(n=49),比较2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术后5年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Enah是否为胃癌术后5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Enah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1)。Enah高表达组在病理分级为G3~G4、T分期为3~4期、CEA≥5μg/L及CA19-9≥37 kU/L的比例均高于Enah低表达组(P<0.05)。Enah高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Enah低表达组(P<0.01)。Cox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病理分级为G3~G4、Enah高表达及CA19-9≥37 kU/L是影响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Enah在胃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与肿瘤进展相关,对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左芦根葛思堂张宗兵朱玉可朱翔王迅姜从桥李仕青刘牧林
关键词:胃肿瘤分子病理学
中介体复合物亚基8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中介体复合物亚基8(MED8)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公共数据库分析MED8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纳入2012年6月至2017年7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04例患者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ED8对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预测价值;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ED8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采用慢病毒转染调控胃癌细胞系(MGC-803)中MED8的水平,流式细胞学分析MED8表达水平对MGC-803细胞G1/S期转换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检测MED8表达水平对MGC-803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和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ED8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01),且具有良好的预后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733,P<0.001);基因富集分析提示MED8可能参与细胞周期进程。流式细胞实验表明上调MED8表达可促进MGC-803细胞从G1期进入S期(P<0.001),下调MED8则相反(P<0.001)。免疫印迹检测显示上调MED8的MGC-803细胞中Cdk4和CyclinD1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下调MED8则相反(P均<0.001)。结论MED8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可能通过调控胃癌细胞周期G1/S期转换影响疾病进展及预后。
王秋生张震杨子张小凤葛思堂左芦根
关键词:胃癌生物信息学预后细胞周期
一种肠管管径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肠管管径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组测量端直径不同的测量器(1),所述的测量器(1)包括测量柱(2),在测量柱(2)一端设有手柄(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方便,管管径的测量准确,测...
温贺新郝博左芦根刘牧林
文献传递
莫诺苷药理学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中国传统医药历经几千余年的发展和沉淀,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大量经实践证明具有临床药用价值的天然植物类药物。伴随着青蒿素在抗疟疾治疗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了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1]。莫诺苷(morroniside)是一种从山茱萸或接骨木成熟果肉中提纯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莫诺苷纯化物为白色结晶粉末,分子式C17H26O11,相对分子质量为406.3817(分子结构式见图1)。
张紫凝左芦根胡建国
关键词:莫诺苷药理机制炎症氧化应激神经保护
脂肪因子Chemerin拮抗剂对白介素 10基因敲除小鼠结肠炎和肠系膜病变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拮抗脂肪因子Chemerin对白介素 10基因敲除(IL 10 KO)小鼠自发性结肠炎及肠系膜病变的影响,及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纳入8只野生型(WT)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6只IL 10 KO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及模型干预组。模型干预组每隔1日接受Chemerin拮抗剂干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接受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6周后处死小鼠,留取结肠及肠系膜脂肪组织标本,常规行HE染色;采用ELISA法检测结肠黏膜TNF α及IFN γ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黏膜IL 4、p STAT6及PPAR γ水平;采用PCR法检测肠系膜脂肪组织Nos2及Arg1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标记肠系膜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结果(1)结肠炎症反应情况:模型干预组小鼠结肠炎组织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小鼠(2.13±0.64比3.25±0.71,P<0.01),肠黏膜组织TNF α及IFN γ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22.39±3.54)ng/L比(39.53±7.05)ng/L,P<0.01;(20.56±5.10)ng/L比(30.99±4.27)ng/L,P<0.01)],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TNF α:(22.39±3.54)ng/L比(13.85±3.05)ng/L,IFN γ:(20.56±5.10)ng/L比(10.52±1.90)ng/L,P均<0.01]。(2)肠系膜病变情况:模型干预组小鼠肠系膜脂肪细胞平均直径显著大于模型对照组小鼠[(39.65±5.12)μm比(30.53±4.16)μm,P<0.01)],但仍然小于正常对照组[(39.65±5.12)μm比(49.69±9.62)μm,P=0.021)];模型干预组小鼠脂肪组织每100个细胞中巨噬细胞浸润数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13.56±5.19)个比(21.98±7.89)个,P<0.05)],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13.56±5.19)个比(6.34±3.16)个,P<0.01)];模型干预组小鼠肠系膜脂肪组织M1巨噬细胞标志物No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1.96±0.39比2.98±0.43,P<0.01),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1.96±0.39比1.00±0.15,P<0.01);同时,其M2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1.69±0.23比1.00±0.16,P<0.01),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1.69±0.23比2.65±0.36,P<0.01)。(3)作用
王炼解巧丽王迅朱玉可杨亚亭宋雪胡建国左芦根
关键词:肠系膜CHEMERIN脂肪因子结肠炎
茯苓酸缓解小鼠克罗恩病:基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拮抗肠上皮细胞凋亡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明确茯苓酸(PA)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作用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WT组)、模型组(TNBS组)和PA干预组(PA组),每组8只。TNBS组和PA组采用TNBS诱导CD样结肠炎;PA组在TNBS造模的同时给予PA干预[5 mg/(kg·d),腹腔注射],而WT组和TNBS组则每日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周后处死小鼠,采用疾病活动度(DAI)评分、体质量改变、结肠长度、组织学炎症评分和小鼠结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ELISA检测)评估肠炎程度;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及跨上皮电阻抗值(TEER)评估小鼠肠屏障功能;TUNEL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PA治疗CD可能的作用靶点;采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采用David数据库对预测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 4.2.6进行PA与关键靶点的分子对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以验证KEGG富集分析结果。结果PA组小鼠DAI评分、组织学炎症评分、体质量降低幅度和结肠黏膜TNF-α、IL-6、IL-1β水平显著低于TNBS组(P<0.05),但仍高于WT组(P<0.05);PA组小鼠结肠长度显著长于TNBS组(P<0.05),但仍短于WT组(P<0.05);PA组小鼠血清中FITC-dextran和I-FABP水平较TNBS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WT组(P<0.05),而肠组织TEER水平较TNBS组显著升高(P<0.05),但仍低于WT组(P<0.05);PA组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TNBS组(P<0.05),但仍高于WT组(P<0.05)。通过数据库共筛选到PA和CD交集靶点248个;构建PPI网络得到PA作用于CD的核心靶点分别为EGFR、HRAS、SRC、MMP9、STAT3、AKT1、CASP3、ALB、HSP90AA1、HIF1A;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PA对细胞凋亡进程具有负向调
邵荣瑢杨子张文静张诺赵雅静张小凤左芦根葛思堂
关键词:克罗恩病茯苓酸肠屏障
普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PBL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估普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在临床带教中的效果,以期为提高专业研究生的综合医学素养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普外科2016/2017级专业学位研究生71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学员随机分为观察组(35名)和对照组(36名)。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两组学员在普外科相关科室规培时间均为一年,轮转结束后结合研究生培养要求采用双向考核制度评估带教效果,包括:(1)教师对学员综合能力的测评:病例书写、病情分析、技能操作、出科考试、科研设计;(2)学员对教师教学满意度评价: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及学员获得感;(3)学员对自身学习效能评价:设计学习效能问卷调查表评价学员学习效能。结果观察组学员在病历书写、病情分析、技能操作、出科考试及科研设计方面考核中取得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学员对教师在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方面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学员在学员获得感(t=12.06; P<0.01)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员在学习积极性、分析问题能力、表述观点、学习效率及文献阅读能力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学员在明确责任(t=0.435; P=0.665)方面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普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结合规培的临床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员对规培及带教的认可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姜从桥朱平胜时依项武军葛思堂张宗兵左芦根
关键词: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PBL模式教学效果
阿帕替尼在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肿瘤组织的生长离不开其内部新生血管网的营养支持,而体积巨大的肿瘤常常因组织内部的缺血而发生液化、坏死,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类别中常见的溃疡型即为此种原因 1, 2 。这一结果的发现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但其难点在于靶向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而不干扰人体非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口服小分子血管生成抑制剂,其归属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类,可特异性作用于VEGFR-2,两者结合后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发挥靶向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作用,从而降低肿瘤组织血管密度,切断肿瘤组织营养物质的来源,进而抑制肿瘤组织的发展 3, 4 。
朱平胜时依项武军辛振葛思堂张宗兵左芦根宋国磊姜从桥
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组织血管生成抑制剂VEGFR-2信号转导通路营养支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