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运河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9H指数:8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新疆香梨脱毒苗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 2006年
- 魏鹏刘彤崔运河张元杭
- 关键词:快速繁殖技术香梨脱毒苗移栽成活率梨属植物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分布的计盒维数被引量:5
- 2008年
-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植被。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生境的2个样地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样地A和B心叶驼绒藜种群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分别为1.709 0、1.527 0,梭梭为1.406 3、1.568 6;心叶驼绒藜占据和利用空间的能力较强,梭梭相对稍弱。样地A和B 2种灌木种间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相差很小,分别为1.780 5、1.735 7,均大于单种灌木种群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表明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对空间的占据和利用能力更强,且在2样地间生态功能相当。
- 陶冶刘彤贾亚敏崔运河
- 关键词:梭梭种群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心叶驼绒藜种群更新的空间格局被引量:22
- 2008年
- 心叶驼绒藜(C.ewersmanniana)是干旱区优质牧草和防风固沙植被的主要物种。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选择两个200 m×200 m具代表性样地,采用Ripley’sK(d)函数分析了心叶驼绒藜种群更新空间特征以及与群落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新疆绢蒿(Seriphidium kaschgaricum)等三种主要灌木物种间作用关系。发现两个样点心叶驼绒藜大株(繁殖株)的空间分布对后代以及整个种群的空间分布影响极大,两个样点心叶驼绒藜大株、中株均与幼株间呈不同尺度的正关联,全部植株以及幼株都与新疆绢蒿呈正关联,与梭梭呈负关联,与琵琶柴关联性在两个样点结果相反。分析认,为心叶驼绒藜种群更新对成株依赖性极强,空间扩展能力很低。在0—35 m范围内种群更新的空间自相关性明显。四种灌木空间分布关系除受各自生态位决定外,主要受水等环境因素作用。最后对心叶驼绒藜等生态恢复方法提出建议。
- 刘彤赵新俊贾亚敏崔运河骆郴魏鹏张元杭林海荣
- 关键词:牧草点格局分析空间自相关种群更新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形特征被引量:16
- 2008年
- 灌木是防风固沙的主要植被,其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形特征研究是了解其分布格局、过程和功能,进而提出科学治理措施的基础。应用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两个200m×200m样地(A,B)的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群格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心叶驼绒藜的信息维数分别为1.7174(A)、1.5420(B);梭梭为1.3755(A)、1.5765(B)。从总体看,心叶驼绒藜的空间格局强度较强,梭梭相对稍弱。两个样地两种灌木之间的信息熵曲线均在5m^15m出现了尺度转变区,表明两样地内两种灌木之间种群结构较复杂程度和格局强度相当。心叶驼绒藜的关联维数分别为1.7078(A)、1.3728(B);梭梭为1.5347(A)、1.6322(B)。表明心叶驼绒藜个体聚集,关联强度较强,梭梭相对较弱。两种灌木之间的关联维数分别为1.7763(A)、1.8799(B)。两物种之间的关联维数值均大于单个物种的关联维数值,表明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整体关联强度较强。
- 陶冶刘彤贾亚敏崔运河骆郴魏鹏谢江波
- 关键词:关联维数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主要灌木的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9
- 2007年
- 不同植被格局的对比研究对于认识植被在该地区的适应状况和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地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代表性样地,对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等四种优势灌木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灌木分布呈明显环境依赖性强,心叶驼绒藜的分布格局明显,变程较小,介于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之间,各向同性;梭梭呈自相关性很强的集群分布,变程较大;琵琶柴主要分布在丘间低地,为中等程度的集群分布,沙拐枣在该区分布频度较低,具有各向异性,属于随机分布。总结认为该地区灌木分布受沙漠与绿洲环境的共同作用,心叶驼绒藜和梭梭在该地区适应良好,空间自相关距离长短互补,搭配使用防风固沙效果明显。
- 贾亚敏刘彤骆郴崔运河谢江波魏鹏崔耀平
- 关键词:心叶驼绒藜各向异性
- 莫索湾南缘沙漠植物群落多样性抽样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7
- 2006年
- 2005年9月中下旬,在莫索湾南缘沙漠设置的200m×40m样带内共观测到植物物种22个,其中草本物种占77.3%。通过种一面积方程拟合和临界抽样面积的求解发现要达到抽取群落60%以上物种,临界样方面积至少在518.33m^2以上,而草本物种在735.49m^2以上。样方间相似性指数分析发现样方布样经历的生境异质性越高,物种替代性增加,相似性降低,抽样效率提高。研究发现沿垂直于沙丘走向的方向布样,以4m×4m为基本样方,抽样272m^2即达到60%群落物种,远低于临界抽样面积的求解结果,表明基本样方大小和设置方向对抽样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沙漠物种偶见种多,频度和密度较低,并且分布的环境特异性强,认为对沙漠植物群落观测,样线法、巢式样方法以及对草本观测的梅花样方法均具有一定局限性,建议对草本和灌木物种多样性观测,在确定合理的布样方向基础上,以4m×4m为基本样方。提出对沙漠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功能有全面了解,必须将局部抽样与区域抽样结合,增加抽样频率和强度。
- 刘彤崔运河翟伟贾亚敏张元杭谢江波
-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 天山北部拟南芥生存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被引量:6
- 2009年
- 在对新疆天山北部浅山地带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存分布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13个拟南芥样地(生存群落)的综合物种多样性格局特征及环境因子对其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明显。天山西支婆罗科努山的伊犁地区多样性最大,塔尔巴哈台山额敏地区其次,天山中部8个样地多样性较低且变幅较大,阿尔泰山阿勒泰地区多样性指数处于中等水平,总体上,13个拟南芥样地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异质性明显;各样地拟南芥及其邻近种种类及数量不一,以天山中部最多;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与降水量变化关系拟合较好,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大;物种多样性指数的DCCA排序表明,除降水量外,坡向、有效钾及电导率等微环境因子也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
- 陶冶徐岩岩刘彤王丹蒋成国崔运河阎平
- 关键词:拟南芥物种多样性环境因子DCCA
- 天山北麓中段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与相邻物种的分布格局及相互关系被引量:14
- 2008年
- 天山山脉是世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及其近缘种的分布中心之一,资源优势明显。在北天山中段浅山地带选择拟南芥分布的典型样地50m×50m,分析了样地物种的结构、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用Ripley’sK(d)函数分析了拟南芥与相邻物种的空间特征和相互关系。发现样地由7科23个物种组成,以新疆绢蒿(Seriphidium kaschgaricum)为建群种,短命植物物种占近70%。拟南芥仅分布于北坡,在3m内聚集强度高于所有分析物种,在5m范围内与新疆绢蒿中株呈显著正关联,与十字花科的涩芥(Malcolmia africana)、藜科的散枝猪毛菜(Salsola brachiata)、木碱蓬(Suaeda dendroides)、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呈一定尺度显著负关联。分析认为拟南芥空间分布依赖于新疆绢蒿大株、中株生长塑造的遮阴、保湿和丰富土壤有机质,生态位与藜科物种差异极大,生境特异性高于同属近缘种小鼠耳芥(Arabidopsis pumila),以及涩芥(M.africana)、庭芥(Alyssumdesertorum)、四齿芥(Tetracme quadricornis)、丝叶芥(Leptaleum filifolium)、狭果鹤虱(Lappula semiglabra)等短命植物。在干旱胁迫下,拟南芥环境选择强度大于种内作用,密度依赖的种子扩散表现不明显。扩散对策是通过大量生产种子,依靠果实不易开裂控制种子短距离扩散,充分利用原适宜生境来维持种群繁衍。
- 刘彤赵新俊崔运河刘龙昌贾亚敏骆郴魏鹏张元杭
- 关键词:短命植物种子扩散点格局分析
- 天山北麓拟南芥种群分布格局及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 新疆北部的天山北麓和准噶尔盆地及其周同地区为早春短命植物的主要分布区。本研究沿天山北部至阿勒泰山脉选取拟南芥自然居群分布的样点7个,每个样点选取2个10×10m的典型样地,共设置样地14个,调查分析样地内群落结构,组成及...
- 崔运河
- 关键词:短命植物植物分布天山北麓
- 文献传递
- 天山北部拟南芥分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生态适宜性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采用物种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新疆北部的石河子、伊犁果子沟、额敏、阿勒泰等7个地区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存群落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样地间的物种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并采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分析了天山北部拟南芥生存群落的生态位适宜度及其限制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科、属、种结构较简单。天山中部4个样地均为草本群落,优势种相似,与其它3地不同。伊犁果子沟地区物种多样性最高,额敏地区其次,阿勒泰样地较低;总体上天山中部4个样地的物种多样性均不高,而其群落间物种相似性较高。天山中部4个样地与伊犁果子沟、额敏、阿勒泰3样地间的物种相似性均较差,但后3个样地间的物种相似性稍大。拟南芥生存群落的生态位适宜度较高,均在0.885以上,仅沙湾与独山子、伊犁果子沟之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了拟南芥生存群落在天山北部较好的适应性。分析发现土壤养分(速效磷、速效钾)及土壤电导率是影响天山北部拟南芥种群分布、数量及重要性差异的主要小环境限制因子,但最终要受到水分因子的制约,降水、地理位置等大环境因素以及群落内物种相互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拟南芥的分布与其生存群落的优势种,尤其与如新疆绢蒿的多年生草本依赖关系较为密切。
- 陈忠萍徐岩岩王丹崔运河
- 关键词:拟南芥群落结构物种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