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英
- 作品数:37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论就业艰难时期的大学生职业态度教育被引量:6
- 2004年
- 职业态度作为人们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它对于一个准职业劳动者的在校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大学生现在学习和提高、将来实践和发挥职业技术的重要保证。新时期大学生职业态度教育,仅有理论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努力探索切实可行、有操作性的教育途径,充分利用和创造职业态度养成的措施,才能真正培养和训练在校大学生的职业态度。
- 尹玉英郝素芳
- 关键词:学生就业大学生岗位培训
- 区域文化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宝贵特色介体被引量:3
- 2013年
- 在当前大学思想教育艰难和艰苦时期,区域文化传统和乡土优良美德,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介体。以世界客都梅州的嘉应学院为例,客家千年优秀传统道德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同根同源,客家美德继承、发扬、光大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客家民系聚居区的传统美德,是客都大学充分发掘和利用的宝贵资源。汲取客家优秀传统道德,以客家传统美德为生长点,整合并发扬光大,这是当前地方大学进行思想教育的独特内容。
- 尹玉英
- 关键词:思想教育客家文化
- 高等教育施行过程权力与权威泛论被引量:1
- 2007年
- 高等教育施行过程作为教育主体即教育者的施行过程,是一个科学而谨严的系统工程。在这个以大学生的教育和人格塑造为核心的教育施行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施行过程的权力和权威,这对教育施行过程的效果和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策划、施行、反馈、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 尹玉英
- 关键词:高等教育权力
- 德育与审美:主客体关系及作用被引量:1
- 1999年
- 德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理论上的抽象,吸收其它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思想材料,形成自己动态发展中相对科学和稳定的学科体系。在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美学在研究对象上和德育学有共同点,德育学吸收美学研究的思想成果,对充实和丰富自...
- 郭柏春尹玉英
- 关键词:德育审美主客体关系能动作用同构关系
- 大学教学创新过程中本科生研究性学习新论
- 2013年
-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在充满争议和步履维艰中走过一轮几年试验阶段。在当前大学协同创新的背景下,又使本科研究性学习进入大学教学的创新视野。这亟待对本科研究性学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厘清,回答推进本科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可能性、规范性等若干问题。
- 尹玉英
- 关键词:本科教学研究性学习规范性
-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 2020年
- 新课改以后,对高考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生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力,这对于作为高考"三加一加二"中"一"的历史科目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普遍对于枯燥无味的历史缺乏学习兴趣,并且也没有学到适合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在历史科目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却没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将围绕在新高考形势下,对历史教学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展开叙述。
- 尹玉英
-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 教师专业化视野下职业能力构成的若干思考被引量:4
- 2010年
- 教师专业化视野下,教师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教育的核心是专业知识教育,基于专业知识教育的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在教师专业化视野下,教师职业能力的基本构成和培育是十分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 尹玉英
-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 异曲同工,彰显各自魅力——《开辟新航路》同题异构反思
- 2016年
- 在市教研室组织之下,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的三位老师围绕《开辟新航路》这一同题异构的主题各开了一节内容相同,思路和结构不同的课,带给我们很大的感触。所谓同题异构,意思是同一节课的内容(课题都是《开辟新航路》这个内容),由几位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准备课件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
- 尹玉英
- 关键词:新航路开辟备课组教学课题集体备课
- 高校交费新生心理形态写实分析
- 1999年
- 一个人从少年期迈入青年期以后,他的心理特点、他的精神世界,就开始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自我意识的增强。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认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观察和分析大学新生中的一个新群体——除了和所有的新生一样交费以外,还要一次性交足四年建校费的学生(笔者称之为交费新生,下同),这批交费新生,他们的自我意识从迈入校门开始。
- 赵晓舟尹玉英
-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群体学生角色青年期
- 论教育接受过程:以生为本与教师角色行为
- 2008年
- 高等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位的价值意义,这已是不需论证的问题,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实现以学生为根本。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以学生为本位的主要领域是在教育全过程的接受过程,矛盾的主要方面关键在教师行为。以学生为本位的主题语句,是教育接受过程以生为本的教师角色行为选择。
- 尹玉英张爱红
- 关键词:教育以学生为本教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