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支气管
  • 3篇气管
  • 2篇新生儿
  • 2篇血清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支原体感染
  • 2篇体感
  • 2篇综合征
  • 2篇哮喘
  • 2篇小儿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患儿
  • 2篇产儿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机构

  • 9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黄金集团

作者

  • 10篇宫芬
  • 9篇董传莉
  • 8篇谢怀珍
  • 4篇张兰
  • 3篇汪灵芝
  • 2篇陈兰举
  • 1篇董淮富
  • 1篇贾文婷
  • 1篇姜敬
  • 1篇张永梅
  • 1篇段晓侠
  • 1篇杨芳芳

传媒

  • 4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瓜霜喷雾剂治疗Little's区鼻衄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鼻中隔前下部1ittle's区是鼻衄的常见部位,易于反复发作,以青少年居多.笔者自1998~2001年底采用西瓜霜喷雾剂局部喷雾治疗60例,经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冷晓亮张永梅宫芬
关键词:西瓜霜喷雾剂鼻衄疗效
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监测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监测方法、特点、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静脉血清葡萄糖测定及毛细血管全血糖测定2种方法对早产儿进行血糖监测分析,常规治疗对早产儿给予葡萄糖静脉输注,期间使用血糖仪对早产儿采足跟毛细血管全血动态监测血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葡萄糖输注的浓度及速度,直至血糖稳定。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糖代谢紊乱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118例早产儿中,静脉血糖异常发生率50.8%,静脉低血糖发生率49.2%,静脉高血糖发生率1.69%。低出生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既是早产儿静脉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1和P<0.05),也是早产儿末梢高血糖的危险因素(P<0.01)。剖宫产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双胎和新生儿窒息是早产儿末梢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早产儿糖代谢紊乱发生率高,需要积极监测。采取阴道分娩、积极控制低出生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是减少早产儿血糖异常的重要措施。
宫芬董传莉谢怀珍董淮富
关键词:早产儿糖代谢紊乱
支原体感染20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住院治疗,且临床资料较完整的支原体感染患儿20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病程长,86例(41.7%)合并有喘息症状,胸片检查中18例(8.74%)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炎性实变病变,79例(38.3%)合并肺外并发症,中性粒细胞比例>0.75有155例(75.2%),184例(89.3%)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合并细菌感染者,单纯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联合应用头孢类抗生素疗效好。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易诱发喘息及肺外损害,X线胸片表现多样,对于胸片呈大叶性肺炎改变、单纯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欠佳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需注意合并细菌感染,及时行相关病原检查,联合用药效果较好。
宫芬董传莉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4例哮喘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MP感染诱发哮喘36例(MP感染诱发组),非MP感染诱发哮喘38例(非MP感染诱发组)。观察2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肺外脏器受累情况,以及治疗措施和对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反应等。结果:MP感染诱发组患儿在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及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等方面与非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患儿肺外脏器受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诱发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较好。结论:与非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比较,MP感染诱发哮喘发热多见、咳嗽剧烈、喘息出现晚且持续时间长,对支气管扩张剂不敏感,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有效。
董传莉谢怀珍张兰宫芬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肺炎支原体
“绿肺”微信平台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建立护患微信平台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7年11月支气管哮喘患儿113例,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性延续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一般性延续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患微信平台交流。观察2组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患儿哮喘控制评分、复发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患儿哮喘控制评分和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患微信群交流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儿家长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度、就医依从性和患儿家长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姜敬董传莉宫芬谢怀珍段晓侠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延续护理
无脾综合征1例
2008年
董传莉谢怀珍宫芬
关键词:无脾综合征阵发性咳嗽肺呼吸音病毒性感冒鼻翼扇动患儿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应用骨化三醇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所产生的效果,为评估毛细支管炎的病情和预后提供新的方法,并为骨化三醇辅助治疗毛细支管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8—2019年本院儿科诊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61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本院同时期儿童保健科的正常婴幼儿4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依据患儿病情,将观察组进一步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并将中度组的65例患儿按数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骨化三醇组,骨化三醇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骨化三醇0.25μg/d,干预2周。比较常规治疗组33例与骨化三醇组32例的喘息天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的平均浓度为(20.62±3.83)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的(32.19±1.70)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血清25-羟维生素D的平均浓度(24.60±2.54)nmol/L,中度组平均浓度(19.51±2.60)nmol/L,重度组平均浓度(17.24±2.49)nmol/L,病情越重,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1,P<0.05)。骨化三醇组患儿喘息天数(5.34±1.36)天,住院天数(9.45±1.52)天,住院费用(3067.53±626.13)元,均较常规治疗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越低,病情越重。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补充骨化三醇,有助于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降低治疗费用。
宫芬汪灵芝董传莉谢怀珍
关键词:血清25-羟维生素D骨化三醇毛细支气管炎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6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早产儿36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喂养方式喂养;2011年9月-2012年11月收治的早产儿48例为观察组,严格遵从尽早开始喂养(24h内)、微量喂养、谨慎禁食、提供非营养性吸吮、适量加奶、促进排便的喂养原则,并在肠内营养耐受后逐渐撤销肠外营养、尽快达到经口喂养。观察两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到足量喂养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光疗时间、喂养不耐受的例数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到足量喂养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光疗时间、发生喂养不耐受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积极的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对早产儿是安全的,可以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胃肠道功能成熟,减少并发症。
董传莉谢怀珍张兰宫芬贾文婷杨芳芳汪灵芝陈兰举
关键词:肠内营养婴儿早产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39
2016年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36例NRDS患儿应用PS联合n CPAP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血气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36例患儿应用PS联合n CPAP治疗后,33例治疗4 h左右青紫、气促、呻吟、三凹征均明显缓解或消失,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酸中毒有不同程度的纠正(P<0.01),治疗成功率达91.67%;3例患儿治疗无效转为机械通气。所有患儿均无慢性肺疾病发生。结论:PS联合n CPAP治疗NRDS效果良好。该技术系无创通气,操作简便快捷,能阻止NRDS的进展,有效地避免使用机械通气,降低慢性肺疾病的发生。
谢怀珍董传莉张兰宫芬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6
2014年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10月被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经病原学检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感染严重程度评分(SSS)分组,其中重症感染组26例,一般感染组24例。另外选取3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所有患儿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液标本检查降钙素原、血常规、生化常规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0.5 ng/ml为阳性,超敏C反应蛋白≥8 mg/L为阳性,白细胞计数≥20×109/L为阳性。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中PCT水平为(7.31±4.28)ng/ml,hs-CRP水平为(20.08±14.16)mg/L,白细胞计数(17.15±8.24)×109/L;细菌感染组PCT、hs-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hs-CRP及WBC的阳性率,重症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一般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重症感染组88.5%的PCT水平在2 ng/ml以上,一般感染组仅20.8%的患儿PCT在2 ng/ml以上,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WBC和hs-CRP,PCT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PCT值越高,疾病的危险度越高。
张兰谢怀珍董传莉宫芬汪灵芝陈兰举
关键词: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