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国立

作品数:124 被引量:615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阳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4篇棉花
  • 41篇基因
  • 17篇陆地棉
  • 14篇荧光
  • 13篇原位
  • 13篇原位杂交
  • 12篇转基因
  • 11篇染色体
  • 10篇荧光原位杂交
  • 9篇育种
  • 8篇杂交
  • 8篇植物
  • 8篇细胞
  • 8篇基因组
  • 7篇纤维
  • 7篇腺体
  • 6篇性状
  • 6篇质粒
  • 6篇无腺体
  • 6篇纤维发育

机构

  • 1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北京大学
  • 6篇安阳工学院
  • 5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辽宁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学研究院
  • 2篇安阳市小康农...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湖南省棉花科...
  • 1篇江苏沿海地区...

作者

  • 124篇宋国立
  • 71篇王坤波
  • 55篇黎绍惠
  • 50篇张香娣
  • 49篇刘方
  • 48篇王春英
  • 21篇王玉红
  • 16篇程海亮
  • 15篇张友平
  • 11篇左东云
  • 10篇陆才瑞
  • 8篇吕丽敏
  • 8篇胡育昌
  • 8篇崔荣霞
  • 8篇彭仁海
  • 8篇邹长松
  • 7篇李懋学
  • 6篇冯晓旭
  • 5篇刘三宏
  • 4篇赵新华

传媒

  • 30篇棉花学报
  • 17篇中国棉花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遗传
  • 3篇作物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Journa...
  • 2篇中国种业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棉麻流通...
  • 1篇作物品种资源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Agricu...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棉花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5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纤维作物,棉花生物技术研究在我国起始于70年代,近年来,人们对棉花遗传转化、外源基因检测和育种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基因工程在棉花改良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棉花抗虫性改良、抗...
刘方王坤波宋国立
文献传递
棉花抗黄萎病QTL初步定位被引量:14
2010年
本研究以高抗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海7124和高感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邯郸14组配的F2群体184个株系,构建了一个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包括了142个位点和30个连锁群,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8.24cM,全长1169.6cM,覆盖棉花总基因组约23.4%。用复合区间作图分析共检测到12个抗黄萎病相关QTL,其中田间抗病性检测到不同时期7个病情指数相关QTL,1个病株率相关QTL,温室苗期抗病性定位4个病株率相关QTL。从绝对量上看,各QTL加性效应从2.20到42.39,显性效应从1.65到32.25,解释表型变异1.09%~22.73%,且田间抗病性获得的QTL与温室苗期抗病性得到的QTL基本相同,其中qFDI711-30-0.01位点距MUSS294仅为0.01cM,加性效应较高解释表型变异22.32%,这对于培育优质抗病材料用于标记辅助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翠翠简桂良王安乐刘方张先亮宋国立黎绍惠陈朝辉王春英张香娣王坤波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SSRQTL
适用于棉花荧光原位杂交的DNA纤维高效制备技术被引量:6
2009年
棉花富含酚类和多糖等高分子次生化合物,细胞质浓厚,且染色体形态小、数目多、制片困难,至今还未见棉花DNA纤维制备方面的报道。本研究用"刀切引流法",在含有Triton X-100和PVP40的冰冷细胞核提取缓冲液中,用锋利的刀片切割发育一周的棉花黄化子叶以释放棉花细胞核,所得细胞核干净完整杂质少,不需要研磨和巯基乙醇等处理,方便快捷无毒害,成功率达到100%。细胞核在室温下经温和碱裂解去除染色质上的蛋白质后,以前端导引裂解液铺展载玻片,即"引流法"拉伸制备DNA纤维,避免了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消除了因载玻片推抹用力不均而导致的DNA纤维堆积和断裂,所制备的DNA纤维平直完整、伸展程度均匀、背景清晰。用基因组和45S rDNA分别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棉花DNA纤维适用于荧光原位杂交。本研究探索出一套简单、高效、快捷、无毒害的适宜于棉花荧光原位杂交的DNA纤维制备技术,必将为棉花基因组研究和全基因组序列的最终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彭仁海宋国立刘方黎绍惠王春英张香娣王玉红王坤波
关键词:棉花荧光原位杂交DNA纤维
棉花南繁技术及育种应用
王坤波宋国立王清连张西岭黎绍惠
本项目属棉花育种领域。南繁加代成为我国复季作物加速育种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棉花因生育期长,一个周年难以满足南北正反两季田间生长的要求。在棉花南繁必须播种的十月份,海南岛常遇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不能及时播种或保苗困难,增...
关键词:
关键词:棉花育种栽培
棉属D基因组棉种着丝粒FISH标记的筛选初报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筛选着丝粒探针,在棉花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中标记染色体着丝粒区域,以便于构建棉花粗线期染色体细胞遗传学图谱.在棉花遗传连锁图上选择尽可能接近着丝粒区的单拷贝的分子标记,以海岛棉pima90-53的BAC文库为素材,采用两维筛库法从该文库中筛选BAC克隆,然后用BAC-FISH技术进行染色体定位检测.用10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的SSR引物BNL3563筛选到一个BAC克隆150D24,该克隆在四倍体陆地棉和海岛棉部分染色体着丝粒区有杂交信号,但信号强度不高.以二倍体D基因组为靶DNA进行FISH时,染色体着丝粒区有明显信号,但是以二倍体A,C,E等基因组棉种染色体为靶DNA进行FISH时,染色体着丝粒区未发现杂交信号.BAC克隆150D24可能含有D组特有卫星重复序列,可用作棉属D基因组棉种(包括四倍体棉种D亚组)的着丝粒FISH探针.
吴琼程华刘方王省芬王春英宋国立黎绍惠张香娣王玉红马峙英王坤波
关键词:FISH着丝粒BAC
与棉花显性无腺体基因Gl<Sub>2</Sub><Sup>e</Sup>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与棉花显性无腺体基因Gl<Sub>2</Sub><Sup>e</Sup>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及其应用。所述SSR标记为BS4、BS5和BS6;所述SSR标记BS4的引物对BS4由序列表序列1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
宋国立陆才瑞程海亮黄娟邹长松张友平王巧连余道乾姜鹏飞杨文翠
文献传递
棉花播种起垄开沟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棉花播种起垄开沟机,包括起垄装置、播行开沟装置、机架、施肥装置、地轮和施肥传动系统;其中施肥装置固定在机架的上方,播行开沟装置和起垄装置分别固定在机架的前下方和后下方。本实...
王坤波宋国立黎绍惠张香娣刘方王春英胡育昌
文献传递
氟节胺与杀菌剂复配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增效药剂筛选
2024年
为筛选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氟节胺与杀菌剂组合,并明确最佳药剂配比,以棉花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杀菌剂的毒力,采用Wadley的增效比率法评价复配剂的增效作用,通过室内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咯菌腈、嘧菌酯、枯草芽孢杆菌和氟节胺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0.219、0.725、6.013、55.971 mg·L^(-1)。氟节胺与咯菌腈在复配比为10∶1时具有增效作用;氟节胺与枯草芽孢杆菌在复配比为10∶1、3∶1、1∶2和1∶3时均具有增效作用,其中复配比为1∶2时增幅最大;氟节胺与嘧菌酯复配无增效作用。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氟节胺与枯草芽孢杆菌按1∶2复配时棉花的病情指数最低,防治效果达77.11%,显著优于其他复配组合。综上所述,当棉花发生枯萎病时可使用氟节胺与枯草芽孢杆菌按1∶2复配进行防治。以上研究结果为防治棉花枯萎病提供了技术指导。
郑德有左东云王巧莲吕丽敏程海亮顾爱星宋国立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药剂筛选杀菌剂
棉花新材料中G5主要特点被引量:3
2000年
王坤波崔荣霞王春英黎绍惠宋国立张香娣胡绍安
关键词:棉花生物学特性
与亚洲棉光籽突变体DPL972中光籽基因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英文)
2016年
对棉纤维相关性状基因的克隆及遗传分析可为阐明纤维形成机制奠定良好基础。以野生型材料DPL971及其光籽突变体DPL972为亲本构建F2群体,其中光籽与毛籽性状分离比符合3∶1,表明突变体DPL972中的光籽基因为显性单基因(将其命名为Ga Fzl)。结合棉花基因组数据,合成1567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引物,覆盖了A组13条染色体,标记多态性分析和群体连锁分析发现在染色体A08上存在15对与光籽基因Ga Fzl连锁的标记,其中最近的标记为SSR82,遗传距离为6.6 c M。本实验完成了Ga Fzl基因的染色体初步定位,开发了15个与其连锁的SSR标记,为下一步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冯晓旭邹长松陆才瑞程海亮张友平Mkulama A P Mtawa王巧连宋国立
关键词:GASSR连锁图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