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林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122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社会学 更多>>
基于农户调研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研究 被引量:76 2016年 基于中国范围的乡村人居环境调研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宅基地空心现象。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宅基地空心化严重,93.5%的调研村庄有空心化现象,平均空心化率达到10.2%。2省域农村宅基地空心化差异明显,其中华北、华东、华中地区普遍较高;3多种因素导致农村宅基地空心化,认为是"外出务工"、"户口迁移"、"房屋年久失修"及"一户多宅"的受访者分别占39.94%,19.51%,25.73%和14.82%。4中国农村空心化宅基地再利用潜力巨大,但再利用难度大,需要从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和乡村空间重构的角度进行空心村整治。 宇林军 孙大帅 张定祥 郑博 韩乐然 宇振荣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空心村 农户调研 农村人口迁移 基于MODIS数据的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研究 2017年 地表生物量对农作物估产、植被长势评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遥感为生物量估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以唐山市为例,利用小麦种植区的MODIS遥感影像数据和同期野外调查获得的16组32个生物量数据,对比分析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与小麦生物量多个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进而建立了NDVI、EVI与小麦生物量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使用MODIS数据的植被指数能够很好地对研究区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其中使用EVI的三次函数模型拟合精度最高,并且对每组数据进行平均处理会使模型精度进一步提高。 翟鹏程 张永彬 宇林军关键词:遥感 地上生物量 植被指数 城市土地利用动态规划模型及3D GIS集成技术研究 宇林军关键词: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局部化转换规则的元胞自动机土地利用模型 被引量:13 2013年 传统土地利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模型基于空间同质性假设,使用全局性模型建立元胞转换规则,忽略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的驱动作用在空间上的变化。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橙县(Orange County)2003-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为例,提出了基于局部化转化规则的CA土地利用模型,其中元胞的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由地理加权多项logit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multinomial logit,GWML)获得。结果表明:GWML模型较传统全局性多项logit(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有更高的数据解释能力。基于GWML模型的土地利用CA模型能反映局部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因而较基于MNL模型的CA模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所得结论对未来国内地区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宇林军 孙丹峰 彭仲仁 李红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元胞自动机模型 空间异质性 基于土地利用强度的城市道路增长模拟模型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传统的城市空间模拟研究多关注交通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缺少土地利用对路网空间形态影响的模拟。已有研究通常使用静态路网,不能表达土地利用与交通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关系。本文以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与城市道路网络空间分布间的正向关系,提出了基于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城市路网增长模拟模型。以唐山市为例,对其城市环路内的道路增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以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快速生成路网,反映城市土地利用对道路网络扩张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际路网具有高度的空间分布相似性。该模型可进一步与土地利用模拟模型结合,模拟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动态相互作用。 宇林军 刘亚岚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强度 基于紧密型二三维结合的GIS构架与系统实现 被引量:9 2009年 在三维系统中实时渲染二维图层是实现紧密型二三维结合GIS的关键。该文在二三维结合实现三维GIS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LOD(Level of Detail)的二维图层与三维地形叠加的渲染构架和紧密型二三维结合GIS的初步系统构架,并利用ArcGIS Engine开发包与World Wind开源软件实现了该原型系统。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构架完全能够满足紧密型二三维结合GIS对渲染效果和效率的要求,成功解决了紧密型二三维结合系统的关键问题。 宇林军 孙丹峰 李红关键词:三维GIS ARCGIS LOD 服务式2D、3D结合GIS的核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被引量:9 2011年 3D GIS是GIS的发展方向,其研究尚处于基础理论阶段,目前,市场上还不存在成熟的真3D GIS。2D、3D结合是实现3D GIS的一条有效途径。服务式2D、3D结合GIS则是在服务式构架下实现2D GIS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无缝结合,即由GIS服务器提供传统的2D GIS服务,客户端提供用户界面及2D、3D数据融合渲染等功能。实现服务式2D、3D结合GIS的核心是如何在网络条件下,进行大规模数据传输及客户端2D、3D数据的实时融合渲染。本文针对此核心问题提出了基于C/S框架的2D、3D结合GIS系统构架,其核心包括基于LOD(Level of Detail)模型的客户端渲染构架及基于双缓存机制的数据服务构架。本文基于此系统构架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使用ArcGISEngine开发了GIS服务端,在World Wind开源软件的基础上,实现了三维客户端。二维GIS服务端为三维客户端提供基本的GIS服务,如查询,缓存区分析等。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服务式构架解决了服务式2D、3D结合GIS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构建应用系统奠定了基础。该系统构架亦适用于B/S构架。实践证明在此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将客户端封装为Web控件可实现基于B/S构架的服务式2D、3D结合。 宇林军 潘影关键词:GIS 城市家庭居住地选址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以美国佛罗里达州橙县为例 被引量:3 2012年 家庭选择居住地的行为天然具有空间性,因而空间异质性效应是家庭居住地选址建模不可忽视的因素。传统的居住地选址模型基于空间一致性假设,即假设影响因素对家庭的居住地选择行为的影响在空间上一致,因而忽略了空间异质性效应。基于多项Logit模型构建了居住地选址模型,并在两个空间尺度和5个子区域中分别应用该模型,来反映影响因素的影响作用在空间上的变化。以美国佛罗里达州橙县家庭选址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居住地选址行为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尺度上具有不同的作用,因而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尽管以美国地区为例,但所得结论对国内案例区研究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宇林军 孙丹峰 彭仲仁 张健关键词:空间异质性 近8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人口密度分界线变化 被引量:7 2015年 1935年胡焕庸先生通过对中国人口分布特征的研究,提出了被后人称之为"爱辉-腾冲"线的人口密度分界线。为了研究中国大陆地区近80年来人口分布格局的演变特征,本文基于胡焕庸先生给定的人口比例阈值,以县域边界为基础,依据洛伦兹(Lorenz)曲线原理,精确厘定了1935年—2010年间的7期人口密度分界线,并进一步分析该线的变动过程及其两侧人口比例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935年以后至2010年,人口密度分界线的西北部人口增长速率明显高于东南部,中国人口分布极端不均衡的情况有所缓解。 胡璐璐 刘亚岚 任玉环 宇林军 曲畅关键词:洛伦兹曲线 中国饲料产业链的空间分布研究 在经济领域,产业的空间分布是产业的重要信息。通过对其空间分布状况的分析,可以得到产业空间发展规律以及分布合理与否等深层次信息,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GIS是分析地理问题的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分析模型的缺少以及经济... 宇林军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