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淑清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神经外科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免疫
  • 4篇肿瘤
  • 4篇组织化学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病理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胶质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神经系统肿瘤
  • 2篇染色
  • 2篇中枢神经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组织化学染色
  • 2篇免疫组化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10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10篇孙淑清
  • 8篇方静宜
  • 7篇李敬军
  • 5篇袁艳华
  • 4篇岳盛琳
  • 4篇罗麟
  • 4篇戴珂
  • 3篇李桂林
  • 2篇徐作霖
  • 2篇孙异临
  • 2篇曲宝清
  • 2篇苏玉金
  • 2篇崔云
  • 1篇徐莉
  • 1篇张辉

传媒

  • 5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质瘤中P170、MGMT、TOPⅡ和GST-π的蛋白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170、MGMT、TOPⅡ和GST-π的蛋白表达与临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52例低级别(Ⅱ级)和56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病人组织标本行上述4种指标检测,并分析其术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胶质瘤组织中P170、MGMT、TOPⅡ和GST-Ⅱ的表达在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术后化疗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P170、TOPⅡ高表达的患者用化疗药物更为有效。结论胶质瘤组织中P170、MGMT、TOPⅡ和GST-Ⅱ的表达高低可指导临床选择化疗药物。
孙淑清徐莉崔云李桂林戴珂方静宜岳盛琳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膜细胞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研究脑脊膜血管外膜细胞瘤的诊断、组织来源、增殖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5 3例肿瘤进行HE染色及 6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下观察。结果 初发 2 7例 ,复发 2 6例 ;组织学表现为以血管为中心的血管外膜细胞增生 ,血管腔圆或裂隙样 ,肿瘤细胞圆或不规则 ,Ⅱ级 35例 ,Ⅲ级 18例 ;FⅧ 5 3例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及散在少许肿瘤细胞阳性 ,Vimentin 5 3例肿瘤细胞胞浆及血管内皮细胞阳性 ,PCNA LI 2 5 82 4 % ,平均值 4 8 85± 19 2 6 ,P5 3 LI 0 2 9% ,平均值 0 5 5± 0 4 8。结论 脑脊膜血管外膜细胞瘤是独立的恶性肿瘤 ;复发与其组织学分级、PCNA和P5 3表达无明显关系 ;该肿瘤可能来源于未分化间叶细胞 ,这种细胞有向血管内皮和血管外皮细胞分化的潜能。
方静宜罗麟孙淑清袁艳华李敬军
关键词:血管外膜细胞瘤PCNAP53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
嗜酸性垂体腺瘤与垂体的瘤样细胞瘤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嗜酸性垂体腺瘤与发生在垂体的瘤样细胞瘤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对2000~2004年15例诊断为垂体腺瘤的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15例病例中,生长激素(GH)腺瘤10例;GH与促乳激素(PRL)混合性腺瘤3例;另外2例GH与PRL表现为阴性,电镜观察细胞内充满异常的线粒体,临床无内分泌症状为瘤样细胞瘤.结论临床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子显微镜检查是鉴别诊断嗜酸性垂体腺瘤与发生在垂体的瘤样细胞瘤的重要依据.
孙淑清孙异临方静宜张辉曲宝清苏玉金徐作霖
关键词:免疫组化
双重复合染色在胶质肉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孙淑清方静宜岳盛琳袁艳华李敬军戴珂罗麟
关键词:胶质肉瘤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树脂薄切片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2年
孙淑清曲宝清孙异临罗麟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
改良冰冻切片HE染色方法在神经病理诊断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4年
袁艳华方静宜孙淑清岳盛琳戴珂李敬军
关键词:冰冻切片
癫痫病人脑棘波灶轴突、突触和树突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研究癫痫病人脑棘波灶内轴突、突触和树突的病理学变化。方法癫痫患者29例,手术治疗时在皮层电图监测下取棘波灶大脑皮质,用βAPP、突触素和MAP2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轴突、突触和树突的病理变化进行研究,并对突触做了电镜观察。结果棘波灶内轴突病变不明显;突触分布不均,或密集成片,或稀疏淡染,电镜下轴棘非对称性突触前轴突末梢水肿,突触小泡减少或消失;树突屈曲变形,病变严重者树突变得粗细不均,或变成串珠状,多数树突失去分枝,血管周围树突排列紊乱。此外,在5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癫痫的病例,观察到白质内神经细胞异位。结论癫痫棘波灶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突触和树突,突触的增多、重组和丢失,以及白质神经细胞异位可能是癫痫异常放电的病理学基础。
李桂林孙淑清李敬军
关键词:癫痫轴突突触树突病理学
脑胶质瘤中P170、TOPⅡ表达与其增殖活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P170)、拓扑异构酶Ⅱ(TOPⅡ)的表达与其增殖活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核抗原(Ki-67)作为增殖指标,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S-P法观察54例低级别(Ⅰ~Ⅱ级)和54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P170、TOPⅡ和Ki-67的表达,并对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及分析。结果P170、TOPⅡ和Ki-67蛋白在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在胶质瘤中,P170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6,P=0.019),TOPⅡ与Ki-67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37,P〈0.001),P170与TOPⅡ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胶质瘤中P170、TOPⅡ的表达与其恶性进展相关。
孙淑清李桂林苏玉金徐作霖崔云方静宜李敬军
关键词:胶质细胞瘤
微波EP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2006年
袁艳华方静宜岳盛琳孙淑清戴珂李敬军
关键词:病理技术微波免疫组化
松果体实质肿瘤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松果体实质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分化及其发病和预后的特点。方法 应用HE染色对 2 1例松果体实质肿瘤进行组织学分型 ,对其中 2 0例行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 (NF)、神经母细胞瘤 (N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细胞角蛋白 (CK)、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 ,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结果  2 1例松果体实质肿瘤标本中 ,松果体细胞瘤 9例 ,松果体母细胞瘤 4例 ,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肿瘤 8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突触素、NSE2 0例阳性 ,NF 14例阳性 ,GFAP 15例阳性 ,NB 2例阳性 ;结蛋白和CK全部阴性。结论 松果体实质肿瘤中明显具有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两个阶段特点以及具有中间分化、移行特征者应归于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肿瘤 ;该肿瘤可向神经元分化 ,未发现向上皮及肌肉分化 ;术后
方静宜罗麟李敬军孙淑清袁艳华
关键词:神经上皮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