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翔飞
- 作品数:128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苯并菲癸烷氧基桥连十二烷氧基苯基卟啉金属Ni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菲癸烷氧基桥连十二烷氧基苯基卟啉金属Ni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合成路线为:第一部分生成单羟基五己氧基苯并菲;其次合成含一个ω‑溴支链的烷氧基苯并菲;第二部分得到卟啉酸;第三部分是将上述两部分得到的中间体...
- 孔翔飞戴胜平邓海庄秀梅王桂霞
- 文献传递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总结被引量:7
- 2014年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指引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
- 王桂霞林文钊陈彦宏孔翔飞
-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可行性
- 高压密闭-ICP-OES法测定氟碳铈矿的15种稀土元素被引量:2
- 2021年
- 试样通过高压密闭消溶前处理后,采取ICP-OES法直接测定氟碳铈矿的稀土元素。考察了酸度以及共存离子的干扰,探究实验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采用干扰系数校正法消除氟碳铈矿中主量稀土元素Ce、La对其他元素的影响。在最适的工作条件下,检出限为0.00024~0.05526,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5.25%~109.72%,相对标准偏差RSD<2%。该方法可用于氟碳铈矿日常检测分析稀土元素。
- 梁玉仪李兵孔翔飞秦文忠胡振光
- 关键词:ICP-OES氟碳铈矿稀土
- 十二烷氧基苯基卟啉苯甲酰癸烷氧基桥连苝四酯二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二烷氧基苯基卟啉苯甲酰癸烷氧基桥连苝四酯二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一)将3,4,9,10‑苝四甲酸二酐先经过水解后单边缩合为苝单酐二己酯,然后再水解合成一个带羟基支链的不对称苝四酯化合物;(二)通过一锅法...
- 孔翔飞戴胜平姚威邓海王桂霞
- 文献传递
- 苯并菲苯甲酰氧基炔联苯炔苯桥连苝单亚胺二己酯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苯并菲氧羰基苯炔联苯炔苯桥连苝单亚胺二己酯的合成方法。其合成路线为:第一部分合成含碘联苯基乙炔基苯甲酰氧基五己氧基苯并菲。第二部分是以苝四甲酸酐为原料,合成含炔苯基苝酰亚胺二酯衍生物。第三部分是将上...
- 孔翔飞张洲洋宫宏康陈浩王桂霞
- 文献传递
- 十二烷氧基苯基卟啉苯甲酰胺辛烷亚胺桥连苝二己酯二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二烷氧基苯基卟啉苯甲酰胺辛烷亚胺桥连苝二己酯二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一)将苝四甲酸二酐先水解后单边缩合得到苝单酐二己酯;(二)通过一锅法合成卟啉酯然后与1,8‑辛二胺合成一个带氨基支链的卟啉衍生物;(三...
- 孔翔飞戴胜平宫宏康常晓王桂霞
- 文献传递
- 十二烷氧基苯基卟啉苯甲酰胺辛烷亚胺‑苝‑癸烷亚胺己氧基苯并菲三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十二烷氧基苯基卟啉苯甲酰胺辛烷基‑苝二酰亚胺‑癸氧基己氧基苯并菲三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合成路线如下:第一部分是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得到10‑氨基癸氧基苯并菲;第二部分以苝四甲酸二酐为原料,合成己氧基...
- 孔翔飞张洲洋宫宏康黄兰芳王桂霞
- 文献传递
- 浅谈大学班导师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 2013年
- 高校"双师—班导师和辅导员"联动制度中班导师在高等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自身出发,总结了班导师在高等教育中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渡过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指导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学实践,并对其职业规划和就业选择做出积极和客观的引导。
- 孔翔飞王桂霞
- 关键词:高等教育班导师就业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2
- 2017年
- 文章通过择优选择学生进入"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班"学习,并进行动态管理;加强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班"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鼓励"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班"学生参与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提供"卓越班"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锻炼的机会四个方面论述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实践。
- 孔翔飞王桂霞及方华刘峥
-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
- 高度分散有机荧光分子的SiO_2凝胶膜的发光
- 2009年
-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有机荧光分子BBOT(2,5-bis(5-tert-butyl-2-benzoxazolyl)thiophene)分散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凝胶薄膜,并获得了亮蓝色发光。本工作通过光谱技术研究了薄膜的发光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表征了BBOT/SiO2薄膜的表面形貌,分析了BBOT在二氧化硅凝胶中的表观分散行为和聚集态。通过研究有机荧光分子BBOT在介电常数从2到81的几种不同介质环境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的变化,揭示了BBOT在二氧化硅凝胶中吸收和发射主峰位相对于其在共溶剂1,4二氧六环中红移的原因是由于BBOT分子的电子基态比其激发态极性弱、与极性较大的二氧化硅凝胶相互作用的结果。薄膜发光强度随BBOT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6×10-3M时达到最强。通过SEM技术表明,在掺杂浓度6×10-3M及以下薄膜没有相分离,仅在10-2M时出现BBOT分子聚集形成的针状结晶形貌。本研究表明杂化薄膜通过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笼"的作用获得BBOT有机分子在二氧化硅凝胶中的高度分散而抑制其浓度猝灭,得到高强度蓝色发光。
- 王俊玲何志群王永生汪王景孔翔飞梁春军
- 关键词:溶胶凝胶SIO2光致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