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季鹤
- 作品数:174 被引量:3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郑州市普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连续性血液滤过防治烧伤脓毒症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CRRT)防治烧伤脓毒症,减轻炎性介质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提高严重烧伤病人治愈率。方法:4例特重烧伤病人休克期后出现烧伤脓毒症,采用德国贝朗(BRAUN)CRRT5.3机,AV600S血滤器,进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每天12~14h,连续5~7d。治疗前后观察生命体征,检测电解质、血尿素氮、血气、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指标,根据病情及检测结果调整滤过液的配制。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各生命体征及各监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大多数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可清除炎症介质和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补充营养,是防治烧伤脓毒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 牛希华田社民汪洋张红卫娄季鹤何建民王胜利赵耀华
-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血液滤过
- 大面积Ⅲ度烧伤切痂创面不同修复方法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面积Ⅲ度烧伤切痂创面的3种修复方法,探求真皮替代物在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意义和价值。方法:总结笔者单位近15年来收治的大面积烧伤一次切痂面积15%TBSA以上,分别采用大张异体(异种)皮肤打洞小块自体皮嵌植法(简称“嵌皮法”),自体皮肤微粒播散移植外层覆盖异体(异种)皮肤法(简称“微皮法”)和自体皮肤细胞耕耘播种于异体真皮内移植法(简称“皮肤细胞法”),治愈出院,随访2月以上的210例患者病例资料,以术后30d和45d上皮化愈合面积占手术面积百分率及是否需补充植皮作为疗效判定标准,30d达80%以上或45d达95%以上且无需补充植皮者为优;30d在50~80%,或45d在81~94%,且此后可能需补充植皮者为良;30d在50%以下,或45d不足80%且此后需补充植皮者为差。结果:①自体皮扩大比例“嵌皮法”<“微皮法”<“皮肤细胞法”。②3种修复方法总优良率91.4%,3种方法间优良率无差异。③“皮肤细胞法”发现大部分异体真皮长时间无干枯坏死现象,异体真皮表面形成新生上皮,活检切片显示上皮细胞于异体真皮内呈团状增殖分化,14个月切片表明,除不含皮肤附属器外,既有致密的全层表皮结构,又有真皮组织结构,术后随访5年,愈合区皮肤似移植大块自体中厚皮,柔软,光滑和平坦。结论:“嵌皮法”、“微皮法”和“皮肤细胞法”均可作为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以“微皮法”较常使用。“皮肤细胞法”因发现大部分真皮长时间未被排异,值得进一步观察。
- 娄季鹤牛希华赵春安赵耀华田社民何健民崔正军
- 关键词:烧伤切痂
- 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实施多指标综合监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可行的监测指标及监测方法,提高休克期抢救成功率。方法成立重症监护病房(BICU),选择可靠实用的监测指标并制定其安全范围及预警界限。对2000年9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82例特重烧伤患者(研究组)实施多指标监测,指导休克期输液。与1997年1月至2000年8月收治的217例特重烧伤患者(对照组)对比,统计两组患者实际输液量,得出输液公式;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疗效,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多指标综合监测下,研究组较对照组各年龄段患者的输液量均增加(输液常数较补液公式中的输液常数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抢救成功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监测对休克救治具有重要意义,要选择可靠实用的指标进行监测,综合分析判断病情。既往的输液量偏低,可能存在隐匿性休克。
- 田社民魏莹刘凤云李允黄红军牛希华娄季鹤孙聪北王淑珍
- 关键词:烧伤休克
- 广泛瘢痕组织中骨外露创面的修复
- 目的寻求广泛瘢痕组织中骨外露创面的修复方法,提高烧伤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总结1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广泛瘢痕组织中骨外露创面的修复方法,应用各种肌肉移位加植皮9例次,
- 赵耀华夏成德牛希华娄季鹤田社民狄海萍吴兰草
- 文献传递
- 抢救一批延迟入院老年烧伤患者
- 目的 探索成批老年烧伤延迟复苏治疗方法。方法 对6 例60 岁以上电动车充电电池爆炸伤伤后6 h 入院,伴有休克综合征患者,在心电监护、有创动脉压、血气分析等多指标综合监测下,入院后2~3 h 均匀补充第一个24 h总液...
- 牛希华徐志霞苏卫国曹大勇徐林刚夏成德娄季鹤
- 关键词:老年烧伤
- 92例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主要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探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92例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主要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方法此次纳入的研究对象:院内收治的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样本量:92例),选例地点: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选取时间: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统计患者主要病原菌分布及主要菌株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结果92例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中,共检出126株病原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是102株(80.95%)革兰阴性菌中的主要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是15株(11.90%)革兰阳性菌中的主要菌株;白假丝酵母菌是9株(7.14%)真菌中的主要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的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青霉素等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上在对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病原菌的分析过程中能够发现主要的菌种为革兰阴性菌,并且其对于不同药物有着不同的耐药性,基于此可指导患者选取耐药性较低的药物治疗,以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 赵孝开肖宏涛李晓亮张建李琰光娄季鹤夏成德
-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 纳米银抗菌凝胶与磺胺嘧啶锌软膏结合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临床观察
- <正>目的:观察纳米银抗菌凝胶与磺胺嘧啶锌软膏结合治疗中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深Ⅱ度烧伤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0-60岁,烧伤面积1-15%,烧伤原因:热液烫伤28例,火焰烧伤32例...
- 邱长虹娄季鹤陈志坚
- 文献传递
- PCT与CRP对指导遴选抗生素控制烧伤感染的意义
-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 反应蛋白(CRP)在指导抗生素使用控制烧伤感染的意义.方法 入院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第一时间急诊抽血化验降钙素原与C 反应蛋白,对伤后直接入院中度烧伤、重度烧伤和特重烧伤患者常规经验...
- 娄季鹤吕涛李树仁李延仓
- 危重烧伤患者感染创面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患者感染创面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9例危重烧伤创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59例危重烧伤创面未感染患者设为未感染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感染组感染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病原菌分布。59例危重烧伤创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7株,占比65.28%,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24株,占比33.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为光滑念珠菌,占比1.39%。(2)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95.00%,对多粘菌素B、美满霉素无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0.00%、80.00%,对多粘菌素B无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对美满霉素无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4.74%,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无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无耐药性。(3)感染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烧伤面积≥50%、烧伤程度为特重度、烧伤深Ⅱ度面积>50%和(或)Ⅲ度面积>20%、有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3联、创面用药≥3种均为危重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临床可根据严重烧伤患者感染创面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结合感染危险因素,予以针对性用药和干预,降低创面感染风险。
- 肖宏涛李晓亮李琰光娄季鹤夏成德
- 关键词:危重烧伤创面感染耐药性
- 8例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总结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ACS)的临床诊治特点,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本单位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例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6例患者给予胃肠减压,4例行肛管排气,3例行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2例行腹腔穿刺抽液,2例行剖腹减压,2例行腹壁减张。结果本组病例治愈6例,死亡2例,病死率25%。结论积极防治病因,综合支持疗法,尤其尽早腹压减张是腹腔间隙综合征防治的要点。
- 张业龙李树仁吕涛娄季鹤查新建王胜利邱长虹
- 关键词:烧伤腹腔间隙综合征